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今人們是一日三餐,但2000年前卻是一日兩餐,你知道為什麼嗎?

如今人們是一日三餐,但2000年前卻是一日兩餐,你知道為什麼嗎?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可見吃的重要性。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追求飛黃騰達、榮華富貴,唯一在乎的可能只有吃了。不管在哪個朝代,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自己能不能吃飽肚子。現在大家一般都是每天三頓飯,但是在秦漢之前,人們每天卻只吃兩頓飯,這到底是為啥呢?

主要就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很低,農業發展水平也比較落後,很難得到足夠的糧食吃。老百姓沒辦法就每天只吃兩頓飯。當時的士兵也是一樣每天兩頓飯,並且士兵的食物還是按照其等級發放的,想多吃也沒有。

漢朝人的第一頓飯被稱為「饔」或者「朝食」,一般是早上的七點到九點開吃;漢朝人的第二頓飯叫做「食」或者是「飧」,通常是下午的四點鐘開吃。這個時間點是非常嚴格的,大家都非常自覺,如果錯過吃飯時間之後就不能吃了。

漢朝的生產工具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因此漢朝的農業生產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相對來說人們家裡的存糧開始增多,於是就吃的多了,也開始增加吃飯的次數。不過一天吃三次也只有王公貴族才會如此,一般的平頭老百姓是沒有辦法的,還是只吃兩頓。

唐朝開始,人們有了吃早點的習慣。到了宋朝之後,變化更大,因為宋朝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過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般的老百姓手裡也開始有了閑錢。在宋朝逐漸取消了唐朝以前的坊市制度,晚上,人們會在集市上逛消磨時間,大家在一起就肯定會消費,也會有吃喝,於是就逐漸出現了吃晚飯的習慣。並且在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宵夜,可見宋朝人的夜生活還是比較豐富的。

有了一日三餐的規矩之後,每天吃的內容也開始被固定,以前大家早晚吃的點心逐漸消失了,而午餐成為人們最重視的一頓飯,和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差不多。

朋友們,你覺得每天吃兩頓好還是三頓好呢?

公號:一道秘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機密檔案 的精彩文章:

賈寶玉口口聲聲說,深愛著林黛玉,可卻與眾多丫鬟有關係
「醋罈子」林黛玉,為啥能忍受愛人賈寶玉,與丫鬟襲人有染?

TAG:歷史機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