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洛神賦圖》到《牡丹賦》,洛陽牡丹甲天下實至名歸

從《洛神賦圖》到《牡丹賦》,洛陽牡丹甲天下實至名歸

轉眼又到五一,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是大家出行旅遊的最佳季節。五一假期也是洛陽牡丹花會(4月5日-5月5日)的最後幾天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洛陽牡丹」的話題,眾所周知,洛陽牡丹甲天下,那關於洛陽牡丹甲天下有哪些出處呢?


一、《洛神賦圖》:洛陽牡丹歷史上的首次亮相

東晉大畫家是顧愷為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曹植的《洛神賦》創作了一幅畫卷《洛神賦圖》,雖然《洛神賦圖》的主角是曹植和洛水之神甄妃,主要描繪的是他們的愛戀和人神相隔的無奈。但是,在《洛神賦圖》中,盛開在洛水之畔的幾株牡丹對於洛陽牡丹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自此開始,洛陽牡丹第一次出現在美術作品中,登上了藝術的殿堂,儘管只是洛神的陪襯。


二、《洛陽牡丹記風俗記第三》:洛陽種植牡丹「技藝甲於天下」

關於洛陽人種植牡丹的技藝,古籍多有記載。據《龍城錄》記載 ,唐代東都洛陽人宋單父,精於園藝,他栽培的牡丹,紅白爭艷,變異千種,被當時人尊稱為花師,驚服他有「幻世之絕藝」。宋單父應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在驪山種植了一萬多種顏色同的牡丹。 宋代大詩人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風俗記第三》載,宋代,有一個人稱「門園子」的人,複姓東門,擅於嫁接牡丹,為有錢人家嫁接牡丹,頭年秋天嫁接,次年春花開付錢,接活一株,價值五千。由這些典籍可見,唐代洛陽種植牡丹「技藝甲於天下」。


三、《清異錄》:五代亂世,戰火中洛陽牡丹盛開如昔

五代十國時期,諸侯割據,連年混戰,但是洛陽牡丹種植業仍得到了不斷的發展。據宋代《清異錄》記載:「後唐庄宗喜愛牡丹,在洛陽宮殿前植牡丹千餘本,有御衣紅、紫龍杯、三支、百葯仙人、小黃嬌、月宮花、雪夫人、蓬萊相公、粉奴香、卵心黃、紫等各種品種」。


四、《洛陽牡丹記》:宋代,洛陽牡丹甲天下地位無可動搖

到了宋代,洛陽牡丹達到鼎盛時期,最終奠定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無可撼動的地位。北宋的開封是政治中心,而洛陽,是當之無愧的文化中心,誕生了《資治通鑒》等史學巨著,同時,也因為當時一些名人熱捧,牡丹成為當之無愧的」國花「 。當時關於洛陽牡丹的名人專著頗多,最為著名的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鄞江周氏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等。


五、明代徐渭《牡丹賦》

明代後期,亳州等地開始種植牡丹,但是,洛陽的地位仍然無可撼動,在《大明一統志》有記載:「牡丹,出洛陽者為天下第一」。明代徐渭的《牡丹賦》也有記載:「何名花之盛美,稱洛陽為無雙……爾其月陂堤上,長壽街東,張家園裡,汾陽宅中,當春光之既和,藹亭榭之載營。天宇曠霽兮絲遊,景物招人而事起。」


小結:

「洛陽牡丹甲天下」的地位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沉澱,時至今日,洛陽牡丹仍然是我們的「國花」。周總理曾經來過洛陽,說過:「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今天,牡丹的文化內涵更被賦予了新的時代特徵,寓意了我國國富民強、前程似錦的美好形象,是我們中國人共同的理想和願望。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讀了關於邵雍的小故事,覺得易經占卜還真不是玄學!
86字的家書,10大哲理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