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留在甘肅的腳印

他們留在甘肅的腳印

【視點】他們留在甘肅的腳印

蘭州握橋(油畫)呂斯百(1952年作)

敦煌瓜果(油畫)常書鴻(1949年作)

古道(油畫)陳興華

蘭州瓜果香(油畫)常書鴻(1961年作)

又一條橋通過黃河(油畫)呂斯百(1957年作)

白麗

近現代以來,由內地探行敦煌,必取道蘭州,使得蘭州成為藝術家的一個集聚地。以常書鴻、呂斯百、洪毅然、張階平、陳興華等為代表的藝術家的來到,改變了蘭州的文化內涵,開啟了西北現代美術的轉型。

常書鴻、呂斯百、常沙娜在北京(1954年)

1935年,留法畫家常書鴻在舊書攤上看到他當時為之「陌生」的《敦煌石窟圖錄》,毅然回國從事敦煌石窟的保護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終於在1942年秋來到蘭州,奉命籌備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1943年春,常書鴻千辛萬苦召集到他的學生龔祥禮等4位志願者,加上妻兒一行7人,帶著于右任先生所書「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的大匾,從蘭州出發,顛簸了一個月抵達敦煌。從此,蘭州成為常書鴻的後方營地。1959年,蘭州藝術學院成立,常書鴻擔任院長,其後4年時間,常書鴻多居蘭州,致力於教學管理和引進人才,並將自己所藏油畫和創作作品兩度在蘭州展出,轟動一時。

呂斯百在寫生(1954年左右)

另一位與蘭州結下不解之緣的是畫家呂斯百。呂斯百曾留學法國,1950年春,他來到蘭州,開啟了西北美術教育的創建歷程。呂斯百一身灰色的棉軍衣,帶著幾大箱書籍資料在蘭州城西一片鬱鬱蔥蔥的果樹叢中,和同事們一起創立了西北師範學院藝術系,在當時破舊的土坯房教室里講授素描和油畫。呂斯百質樸無華、溫和敦厚,教學仔細嚴謹。在藝術上他強調對景寫生,其油畫《蘭州握橋》用筆穩重堅實,色調沉著渾厚,是他在蘭州留下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他「土色系列」風格的一個標誌版本,更是他在西北地區生活的見證。呂斯百以認真的態度對待教學和管理工作,以自己的身體力行和默默奉獻的人格精神引領著周圍的同事和學生。而遠在南京的呂夫人、法語教授馬光璇卻無法來輔佐他,因為當時蘭州沒有法語課教學,呂斯百隻好每年來回奔波探親,那時從蘭州至南京單程就要三四天時間,就是這樣,他也不忘買一些繪畫用品和資料帶回來,經常懷抱著石膏像,像「保護宋瓷一樣」將石膏像帶回蘭州。

常書鴻、呂斯百不但為西北培養了第一批美術師資,也為西北引領了一批著名的藝術學者。呂斯百在蘭州期間,聘請了美術理論家、畫家呂風子的學生韓天眷到西北任教,韓天眷花鳥畫造型準確靈動、書法功底雄厚,給當時西北的中國畫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他還聘請了軍旅畫家黃胄來教速寫。從法國留學歸來的中國第一代工藝美術教授方勻和畫家劉文清那時也來到西北師範學院任教。

以常書鴻、呂斯百兩位先生為代表的藝術家的來到,開創了西北的現代美術轉型。正是由於他們的到來,才有了更多的藝術學人把蘭州當作他們開創事業的基地,當作他們生命和藝術的永久驛站。

洪毅然在蘭州

洪毅然是四川人,曾擔任西北師範學院藝術理論教師。他勤懇教書,普及美學知識,在蘭州寫下《大眾美學》一書。洪毅然視美學研究如生命,晚年,在視力僅0.02時,還用放大鏡逐字審閱外地業餘美學愛好者的幾十萬字手稿,最後在病榻上還摸索著寫下美學短文三篇。

另一位藝術家張階平是山東人。1931年,他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西畫系,在抗戰期間就創作了許多宣傳畫。1937年,他在西安創作作品《解放》,表現了一位覺醒的女性形象。1956年,張階平由西安被常書鴻借到甘肅省文化局工作,然而這一借不歸,後來索性連當音樂教授的張夫人一併調來,雙雙留在了蘭州藝術學院。1957年,他同呂斯百等人合作創作了巨幅油畫《瓦子街戰役》,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

與上述學者不同,畫家陳興華是軍旅出身,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陳興華在部隊做宣傳工作時主要是書寫大幅標語,他寫得又快又好,傳說人有多大字便可多大。他的美術功底全靠自己摸索而得,早期的作品多是表現戰爭題材,如組畫《上甘嶺》,油畫《山海關會師》《黃繼光》《小八路》等。1958年,陳興華被常書鴻由北京調來蘭州。他曾創作了大型壁畫《絲綢之路》等作品,擔任過西北師範學院藝術系主任。

歷史的記憶當然不僅於此,我們還可以列舉出一大批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就逗留、移居蘭州的畫家、學者,由他們共同構建的故事永遠不會消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甘肅網 的精彩文章:

韻味悠長的通渭影子腔
細讀石窟繪畫窺見敦煌藝術?從《圖說敦煌二五四窟》說起

TAG: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