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級文明村-「文敬」探源

國家級文明村-「文敬」探源

國家級文明村---「文敬」探源

作者:李 贇

文敬村地處曲沃縣西北邊緣,「文敬」是該村的官名,其小名叫「吉村」、「井村」。明代嘉靖版《曲沃縣誌》載:村名為「吉」村。當地群眾呼之為「井」村。「井」村取該村古時有水井1眼,人們賴以生存,故稱之。文敬與蒙城交界處,古時有一眼水井,因年代久遠,井已湮沒。1965年,「四清」丈量土地時在該交界處將井碑掘出,碑上刻有「井村」二字;該村古北門橫匾上鐫有「井煙波汾」四字,古北門現仍保存完好,四字依然清晰可見。

明代時,該村已經稱「文村」了,至於從什麼時候起叫「文村」,現已無從考證。明嘉靖版縣誌載:「文村裡轄吉村,為里治地」,書中在此批註:文中子葬此。文中子就是隋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王通。王通,字仲淹,號文中子,隋朝河東郡龍門縣通化鎮(今萬榮)人,唐初傑出詩人王勃的祖父。《三字經》把他列為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王通從小受家學熏陶,19歲時考中秀才,西遊長安時,見隋文帝,奏上《太平十二策》,主張「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驗今,運天下於指掌」,深得文帝讚賞,但下議公卿時卻被冷落排擠。後被任命到蜀郡做官,不久便因對朝廷失去信心而辭官歸鄉。回鄉後,王通用了九年的時間著成《續六經》,共80卷。《續六經》完成後,王通名聲大噪,求學者自遠而至,盛況空前,有「河汾門下」之稱。其死後,眾弟子將他奉為「至人」,稱「王孔子」或「文中子」,後世更有「河汾道統」之譽,充分肯定了他在隋唐儒學變革和發展中的重要歷史地位。王通在講學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思想和主張,在自然觀上,對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天人感應說及後來的讖緯神學進行了抨擊,在一定程度上使漢代以來神學化的儒學向理學天理論轉變,成為「前理學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歷史觀上,他以「道」的主宰取代了「天」的主宰,成為理學天理史觀的前奏;在倫理學上,他較早提出」窮理盡興「和」主靜「的修養方法,對唐代儒學,特別是宋代理學有著極重要的影響,開了理學某些重要概念範疇、治學方法以及修養方法之先河。遺憾的是,《續六經》在唐代就全部失傳了,只留下他的弟子姚義、薛收編輯的《文中子說》。

王通為何葬於文敬?王通死時年僅33歲,正值青壯年,他的死因無外乎暴病而亡或意外死亡,而意外死亡的可能性最大,根據封建社會的傳統習俗,在外而亡者,尤其是青壯年,是不能將屍體運回故里供人祭奠的。王通逝世於井村,為井村自古交通便利且與蒙城古鎮相鄰,井村與通化相距也不過100多華里的路程,而且王通棄官回鄉後,以遊歷訪學和著述立說為職,他18歲時就「有四方之志,遊歷訪學,刻苦學習」。

文中子葬於井村後,將村名命名為「文村」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南宋末期,吉州廬陵人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際,領兵抗敵,欲挽狂瀾於既倒,不幸兵敗被俘。在獄中,他備嘗艱苦,斷然拒絕元人的誘降,至死不屈,於元代至元二十年1月9日英勇就義。他堅貞的民族氣節,萬世流芳;他留下的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傳誦。文天祥就義後,他的同族後輩為躲避元朝統治者株連九族,四處逃散,其中的一支輾轉逃到山西的祁縣,後追查不止,又逃隱於曲沃井村溝內,才安然定居。據該村《文氏家譜》記載:先祖文天賜,與南宋文天祥同宗。

文天祥同族的一支隱於井村定居,也許是歷史的偶然,但在當時,井村也確實是個隱居的絕佳之地。這是因為:(一)井村的地勢既有開闊的平地,也有數條溝壑,村西沿汾河峽谷向南約20華里還有古堡河港,交通便利,進退自如;(二)山西位居黃土高原,黃土具有直立性、粘連性,在井村村西的溝壑中隨意鑿個窯洞就能居住,且冬暖夏涼,溝壑中多泉水,撒些種子多少都有收成,極易生存。(三)井村如今本地居民僅佔五分之一,大部分為移民,如山東的、河北的、河南的等,現該文姓村民絕大部分聚居於村南的第五村民小組,文姓居民約佔百分之九十五。

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中子葬於井村,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同族的一支在此安居並繁衍生息,出於對兩位英雄豪傑的崇敬和懷念之意,至清乾隆時,更村名為「文敬」,一直沿襲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一 的精彩文章:

TAG: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