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冰封千年終於重現天日!現世現存唯一一把維京長矛鑒賞

冰封千年終於重現天日!現世現存唯一一把維京長矛鑒賞

1974年9月,當時還是年輕學生的Per Dagsgard正在挪威中部的倫德布林(Lendbreen)山區尋找古代馴鹿狩獵的遺迹。他沿著山谷向山坡的冰層搜尋,當他走到冰層底部時發現了一根被壓在冰雪中的古代長矛,其由於冰層大量融化才顯露出來。

紅點所在位置即長矛被發現之處

當時矛頭已經與木杆分離,但桿身還保存的很完整。長矛很快就被奧斯陸考古博物館收藏。後來學者們證實,這是一支維京時代的長矛,時間大約在公元825年到950年。在此之前,當地還出土過維京人使用的箭簇。其實這根長矛能保存地如此完好,當地的冰層功不可沒,不僅隔絕了氧氣,還沒有微生物的腐蝕,冰人奧茲的出土是個更經典的例子。

這根長矛的矛頭長45.5厘米,刃部長度為31厘米,最大寬度為5.3厘米。矛頭設計很簡單,沒有鑲嵌的痕迹。矛頭尾部有凹槽,還有一個用於將矛桿與矛頭連接起來的小孔,連那根小鐵釘也保存完好。

矛頭、矛桿連接處與鐵釘

矛桿由樺木製成,長度為185厘米,在矛頭內發現的尖端長度為8.5厘米,整支長矛的長度大約為230厘米。矛桿直徑最寬處為22毫米,但是越向尾部越細。在冰塊中有冷凍乾燥的過程,木材有時會縮小,因此矛桿的直徑原本可能會稍大。從博物館最早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桿身已經被冰層壓彎,這是冰川考古學中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但可惜的是,由於無法適應出土後的乾燥環境,矛桿出現了斷裂,現在矛桿已經斷為了三根。

倫德布林地區在歷史上是一個馴鹿狩獵區,維京人有可能在這裡獲取他們必需的食物。但是獵殺馴鹿更多依靠弓箭或者用來投擲的短矛,因此這種長矛的出土就顯得不那麼尋常。在埃達詩Hávamál中,奧丁告誡他的子民們,要隨時攜帶武器,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前方會有什麼樣的危險。想在冷酷的環境中生存,維京人確實離不開這種「時刻準備著」的精神,因此這支長矛可能是一個獵人的重要武器。同樣的例子還有在奧普蘭高海拔地區發現的維京劍。

1975年的照片,出土後不久矛桿就斷為了兩截

但有趣的是,發現長矛的地區並沒有大規模的冰層移動,也就是說,這支矛出土的位置,大體上就是它被丟棄的位置,顯然這裡也沒有發生過戰鬥,為什麼有人要將長矛扔在這裡?它的主人到底又是什麼身份?這些謎團的答案可能依然隱藏在當地的冰層中,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格洛米,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看似笨重的雙手巨劍竟是歐洲中世紀最靈活的決鬥武器?
花木蘭從軍前的「買買買」國家給報銷嗎?開創隋唐盛世的府兵制究竟咋回事?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