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尼德羅:給孩子喂飯,怎麼就成了孩子的噩夢

尼德羅:給孩子喂飯,怎麼就成了孩子的噩夢











幾個月前,我和朋友分享了一段兒子吃飯的小視頻。視頻里,剛滿一歲的兒子左右手都很靈活,兩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可以精準地夾起想吃的食物,並快速地送入嘴中。視頻之外,有時候,兒子還會拿起食物放在空中停頓一會兒,然後看著我們,露出他並不整齊的乳牙,再快速地放進嘴裡,咯咯笑個不停。



我的這位朋友算得上是兒子的「老粉絲」,兒子剛出生沒幾天,她就借出差之機遠道而來,看望尚在老家醫院裡待著的兒子。所以,伴隨孩子一天一天長大,我偶爾會發一些照片、視頻給她,共享孩子的近況。看完視頻,朋友對兒子吃飯的狀態很滿意,並忍不住感慨:「

孩子吃飯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在朋友的記憶中,自己幼時的吃飯過程算得上是一場噩夢

。因為朋友的媽媽覺得用手抓不幹凈,所以在她學會使用勺子和筷子之前會喂她,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她已經學會用勺子,但媽媽也還是習慣性喂她。媽媽沒有時間喂,那就保姆喂;保姆沒有時間喂,幼兒園的阿姨喂。總之,媽媽、保姆和幼兒園阿姨輪番上陣,誰有空就誰喂,在吃飯這一點上,她毫無自主權可言。




由於自己在吃飯上沒有自主權,所以朋友小時候養成了一個「壞習慣」——總喜歡把飯含在嘴裡卻不下咽。朋友的媽媽、保姆和阿姨,對此當然是深惡痛絕,一直責怪孩子吃飯不乖。反過來也可以想見,媽媽或保姆為孩子做飯肯定費了不少精力,到頭來孩子卻不願意吃,動輒口含食物一個小時,喂飯的人怎能不崩潰?







在微信上看朋友的描述,我試圖安慰她:「你看你現在也是吃貨一枚,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嘛!」結果,朋友卻認為自己之所以養成愛吃東西的習慣,恰恰就是因為她小時候被限制了,形成了一種反向效果。換言之,這是一種叛逆之舉。在她看來,自己小時候缺乏吃飯的自主權,所以她在長大之後,有錢有權(吃飯)了,就變成了一枚妥妥的吃貨。深夜裡,她的朋友圈偶爾會出現一盤高熱量的食物,原因也許就在這裡。








在社交媒體的語境里,吃貨是一個較為正面的標籤,給人隨和、有趣的感覺。但就像有人喜歡稱自己是強迫症,而偽強迫症並不知道真正的強迫症患者有多麼痛苦,一般意義上自稱「吃貨」的人,也不能體驗那些暴飲暴食者的絕望和痛楚。




醫學意義上的「吃貨」,被稱之為為「暴食症患者」。他們常常在深夜、獨處、無聊的時候暴飲暴食,攝入遠遠高於正常的食物總量。比暴食症患者更糟糕的是「神經性貪食症」患者,這些患者在暴飲暴食之後,隨即又會陷入深深自責、焦慮和罪惡感情緒之中。於是,催吐、服用瀉藥、瘋狂鍛煉的行為又會出現在他們身上。神經性貪食症的主要發病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在中國的發病率是2%。



當然,在跟朋友分享視頻的那會兒,我並不清楚這個疾病和這類患者的存在。但通過朋友的描述,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關於孩子吃飯,

我們可能都太關注他吃飽了沒,或者進一步吃得好不好,營養夠不夠,卻忽略了他的吃飯方式上對其日後心理成長的影響。




在今天的城市家庭里,一到吃飯,幾乎必然有一個成年人捨棄自己上桌吃飯的權利,單獨對付嬰幼兒階段的孩子。有的家庭,更是出現了全家人輪流上陣喂孩子的情況。可以說,三十年前我的朋友所遭遇的喂飯情形,今天的大部分孩子也在經歷。實際上,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外邊的餐廳,如果

餐桌上有一個1-5歲的孩子,全家人使出渾身解數喂飯的場景可以頻繁見到。




和朋友的聊天結束後,我開始留意這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試圖找到不同進食方式對嬰幼兒的影響。可以預見的是,大部分嬰幼兒的飲食書籍都是在介紹各類食譜,討論如何給孩子加強營養。當然,也會有一些文章提到「讓孩子自己吃」的必要性,不少育兒公號文章也指出,追著喂飯對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成人的固執有時候非常隱性,我們自己都很難覺察到。比如我們在看待孩子吃飯能力這一點上,很容易一直保持固化的觀點:孩子太小,還不能很好地將食物送入口中,需要大人幫忙。孩子6個月後加輔食時是這種觀點,孩子1歲了也持這種觀點,孩子上了幼兒園必須要自己吃飯了,但只要父母在身邊,父母還是沒有改變觀念。

父母打心眼裡認為,相比孩子自己吃,自己喂可以更加快速、精準和衛生。




很顯然,孩子在學習自己吃飯的階段,一定會造成災難性的場景。但是如果不給他們機會,而是依靠孩子自己足夠大了才學會用勺子、用筷子這一技能,所造成不僅僅是早期喂飯時大人與孩子的極度痛苦。更糟糕的一點在於,

這會剝奪孩子對吃飯的興趣,乃至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導致他們的社交障礙。




這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的確,一個人的成長路徑、發展軌跡並不容易預測,我很難說一直被父母喂飯的孩子,將來就一定會出現社交障礙。不過,這一判斷也並非信口開河,而是建立在規範的精神醫學研究之上。








德國格呂能巴赫心身醫學診所的貝貝爾·瓦德茨基博士,曾專門針對患有飲食障礙的成年男女做了大量訪談和研究,結論是這些人的飲食障礙(包括減肥癖、暴飲暴食和催吐癖)都源於自我評價和對外交往的障礙。簡單來說,是

社交障礙導致了一個人暴飲暴食或厭倦食物,以及暴飲暴食之後瘋狂催吐、減肥,而不是反過來。




這個結論跟我們的主題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不過在具體論述中,在瓦德茨基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著作(中譯本為《女人自戀 渴望承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里,描述了孩子吃飯方式對日後心理狀況的影響。




瓦德茨基發現,食物實際上是一種社交媒介。新生兒呱呱落地,通過母親的乳房與母親形成親密互動,所以母乳餵養除了提供孩子必要的營養,也是在建立孩子與母親的交往方式。等到孩子逐漸成長,食物繼續充當社交媒介的功能,

在吃飯的過程中,孩子其實是在與父母進行互動,父母與孩子通過吃飯進行情感交流。




所以,父母的餵養方式將會非常關鍵。前面我已經說過,成年的父母在看待孩子拙劣的吃飯能力時,會有進行干預和代勞的衝動。孩子可能一開始沒辦法精準抓取食物,可能會弄得滿桌滿地都是,可能會把食物倒在自己腦袋上。但是,假如父母一直進行喂飯,

這種代勞行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會認為吃飯是為了完成父母的任務,是為了取悅父母。







如果父母認為「我給你的你都要吃」,這就會大大傷害孩子吃飯的熱情;如果父母用「你不吃,爸爸或媽媽就會生氣」的語言或表情,那麼孩子將會逐漸放棄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我就是一個替父母吃飯的工具,我的身體並不屬於我自己。當然,像我的這位朋友那樣,很多孩子面對父母的「強硬態度」,他們會選擇用「含著卻不下咽」來抵抗,這是他們捍衛自己吃與不吃的自主權的一種體現。




不過,在父母看來,這就是「不乖」。一日三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久而久之,孩子根本沒有能力對抗父母的評價。逐漸的,孩子就會從抵抗變成憤怒,從憤怒變成絕望,再從絕望變成冷漠。吃飯變成一種負擔,一種潛移默化塑造孩子心智模式的負面因素。有必要提一句,

許多看起來很乖的孩子,其實因為早期的抵抗失敗,轉而變成擅長取悅父母的類型

。這些孩子可能成績很好,才藝很多,很容易收割外界的稱讚。但是,他們往往缺乏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即使有,也缺乏追求的勇氣,他們更精通如何在恰當的時間、地點和事物上讓父母滿意,而不是追求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有部分會遭遇嚴重自我認同的危機。因為長期處於「工具化」狀態,所以這些人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生活意義,也無法與他人建立起持久的親密關係。這種社交障礙導致他們無法獨處,無法度過無聊的深夜。也許是「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的定律在作祟,他們開始出現報復性的心理,在曾經不能自主控制的飲食上,開始暴飲暴食。




但是,

社會審美對人的身體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女性,客觀上面臨的形象壓力更大

。暴飲暴食之後帶來的身材變形讓他們痛不欲生,所以暴食之後的催吐、瘋狂鍛煉、深夜跑馬拉松等等,也就變得可以理解了。根據統計,暴食症患者中95%都是女性,其中有以青少年女性為主。




當然,按照瓦德茨基的研究,導致人們社交障礙的原因絕不僅僅是早期的進食方式問題,而是存在非常多因素,諸如家庭暴力、父母頻繁吵架、遭遇性侵、經歷重大變故等等因素,都可能會引發個體的社交障礙,繼而誘發暴飲暴食的行為。不過,作為一種不斷重複的日常行為,父母對待孩子的餵養方式所起的影響不能被忽視,

更何況賦予孩子吃飯的自主權,其實是讓父母學習尊重孩子、平視孩子的絕佳契機。









說到這裡,也許你會問到底什麼是最好的餵養方式?什麼樣的方式才算尊重孩子?難道是放任孩子的任何要求嗎?對此,我可能並沒有足夠的底氣來回答這些問題,我只能說

在今天這樣一個物質豐裕的時代,我們也許可以減少一些對孩子營養攝入的關注,轉而更注重餐桌上的「資格平等」。




孩子天生會樂意模仿父母吃飯的方式,他們模仿對背後,其實是一種對平等加入吃飯的渴望。

孩子們希望自己可以和大人一樣,佔據餐桌的一個位置,然而津津有味地吃東西,偶爾還可以加入八卦聊天之中。所以,

儘可能在吃飯的時候給予他上桌的權利

,他會更樂意練習吃飯的技巧。如此一來,全家人都可以一起在飯點吃飯,一起加入閑聊,這種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其次,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寬鬆的吃飯環境

。比如孩子剛開始學習自己吃飯,不要大聲催他,父母可以陪他慢慢吃,對他每一次食物成功放進嘴巴進行鼓勵;同時,父母也應該準備更多食物,以防他打翻餐盤。在學習育兒的過程中,我發現西方很多家庭主婦在嬰兒學習吃飯前,會幫他脫得只剩尿不濕。一旦吃完,孩子肯定是滿身都是食物,母親則直接把孩子抱去浴室洗個澡。在這一的流程下,孩子吃飯不會有太多壓力,反而會很樂意模仿、練習和參與。




最後,

如果孩子厭惡某些食物,或者沒有胃口,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

,大可不必擔心孩子餓著。作為成年人,我們也會偶爾沒有胃口,不想吃飯,孩子也一樣,我們應該給他們調整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只有經歷了飢餓,人才能體驗食物的美好。讓孩子餓一頓,未必是什麼壞事,他可能因此會在下一頓好好吃飯,也會逐漸懂的如果這一頓沒有好好吃飯,那麼接下來幾個小時就會挨餓的道理。




必須要說明的是,距離給朋友分享兒子吃飯的視頻又過去了幾個月,已經16個月多的兒子變得越來越有自主性。已經不滿足於用手抓取食物的他,不但想用勺子吃飯,甚至還不斷試圖爭奪我們手中的筷子。此外,最近幾天,他還會故意搗蛋,把腳放上餐桌。面對這些新的「挑釁」,妻子的做法是不抱期待,允許倒退,同時跟他「談判」,鼓勵、引誘他模仿我們,但不強迫他吃;在他伸腳之後,我們將他的餐椅搬離餐桌,剝奪他圍餐的資格,等他平靜了才上桌。




這些做法目前你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他已經不會再把腳伸到餐桌上了,用勺子吃飯的技能也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不過,不管是吃飯、睡眠還是其他事物,我越來越意識到一點,即養育孩子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是充分尊重並理解孩子。孩子的變化一定是驚人的,他們除了睡眠時進入充電狀態,醒來的時間,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新東西。所以,

父母要真正理解孩子,必須經常觀察孩子的狀態,不斷修正自己對孩子能力的低估




從這一點出發,如果父母能夠學會充分尊重孩子吃飯的方式,能夠學會理解他真正的需求,這樣親子關係的模式是可以保留和移植到其他事情的處理上的。例如伴隨孩子的成長,他會更敢於探索外部世界,因為他知道父母會理解、尊重和支持他。反過來,

能夠密切關注孩子、平等看待孩子的父母,更明白孩子的興趣所在,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







因此,餐桌實際上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絕佳的養育場景。在這個場景里,父母可以不斷學習如何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規範孩子的技能。由於吃飯每天都在進行,所以

父母和孩子都有較大的試錯空間,彼此都可以更好地原諒、鼓勵和寬容對方




長遠來看,父母在餐桌上可以埋下孩子自信、自主和自立的種子,也容易收穫和諧的親子關係。儘管孩子自信、自主、自立以及彼此和諧的親子關係本身,並不能確保孩子獲得馬雲式的成功。




原標題:《在餐桌上,埋下孩子自立的種子》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 的精彩文章:

陸波:那些葬在金山口的娘娘們
流沙河講「周易古經」丨大家沙龍

TAG: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