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近30家央行發現了哪些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近30家央行發現了哪些機遇?

近日,國際金融論壇與英國《中央銀行》雜誌合作,對來自「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的26個中央銀行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和理解。他們是怎麼看「一帶一路」的?在其中發現了哪些機遇?跟著小編來一起看看吧!

超半數受訪央行態度積極,九成以上認為助力經濟增長

本調查於2018年一月和二月進行,超半數受訪者來自歐洲,亞洲受訪者僅占不到四分之一。中東和大洋洲的央行也佔有重要位置。轉型經濟體在這項調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貢獻了46%的回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佔總數的19%,而15%的中央銀行來自工業經濟體。

調查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沿線國家的積極回應。超六成受訪央行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相當重要,44%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35%的受訪央行認為「一帶一路」正在從一個倡議發展為區域/國際性合作機制。

92%的受訪央行預計,「一帶一路」倡議將在接下來的五年內促進本國經濟增長。其中,67%認為本國經濟增速將因此提高0-1.5%。一家中東央行的受訪者期望「一帶一路」能夠提供凈收益:「該倡議預計將加強與我們現有貿易夥伴的經貿關係,並創造新的機會和新的經濟夥伴。」

此外,六成以上的受訪央行表示他們「積極支持」或「支持」使用儲備貨幣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新開發銀行增資;60%支持使用本國貨幣增資。不過,各央行一致拒絕為「一帶一路」項目使用外匯儲備和主權財富基金。

基礎設施建設成投資熱點

受訪央行認為當前階段的「一帶一路」項目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

調查顯示,兩類投資被視為是最有可能獲得「一帶一路」最大資金支持,一是鐵路、道路、高速公路、工廠和農業水利工程等主要基礎設施,二是發電站、電網、高速鐵路網、城市地下網路和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共有55%的央行選擇了主要基礎設施項目,36%選擇了大型基礎設施。

但這些領域依然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亞洲開發銀行數據顯示,2016年至2030年,亞太地區每年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為1.7萬億美元,而亞太地區目前僅能提供一半左右的投資金額。

法律、資金仍是最大阻礙,受訪央行呼籲「透明」

法律體制、資金籌措及政府部門被認為是本國「一帶一路」項目發展的最大障礙。一家歐洲央行解釋稱,「大多數障礙是由法律規則引起的,這些規則來源於歐盟的法律體制。」不過,受訪央行也指出,「一帶一路」項目面臨著兩大主要政策障礙是政策風險和政治風險。「一帶一路」部分沿線國家政治勢力複雜,給投資項目帶來很大的政治和政策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馬庫斯·羅德勞爾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債務可持續性無疑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目前,部分沿線國家債務增長過快,有些國家的債務水平已經超過IMF認為的可持續水平。對此,羅德勞爾說,「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應堅持在可持續的財政框架下,提高項目透明度、完善項目管理、改進融資安排,從而有助於實現債務可持續性,保護各方利益。

「一帶一路」項目應具有合理道德標準和透明度,有89%的參與央行將其描述為「非常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貴陽共享汽車怎麼用?貴陽網記者親測攻略來了,還有免費券可以領!
SABIC亮相2018年中國國際橡塑展: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定製解決方案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