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見一個開放自信的中國

看見一個開放自信的中國

4月的匈牙利陽光明媚,春意正濃。25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對話會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來自中國國家部委的10餘位新聞發言人和來自中東歐15個國家的政府、議會和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齊聚多瑙河畔,在「開放與溝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下,探討新聞發言人在國家治理和危機溝通中的作用,共商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發布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暢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為新聞發言人機制帶來的變化。

「去年7月,我們在北京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對話會,在座的很多新聞發言人都出席了對話會,會後大家都表示意猶未盡,希望能把這種對話繼續下去。經過各方努力,中國與中東歐新聞發言人交流機制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我們也希望將這種交流對話機制化常態化。」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在對話會開幕致辭中說。

參加這次對話會的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中,既有高層顧問、外交官員,也有政府新聞發布機構的負責人,他們長期工作在新聞發布的一線,對新聞發布工作都有獨到的見解。

「當前世界新媒體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虛假新聞泛濫難題,在這樣的時代新聞發言人的工作尤為重要。新聞發言人積極介紹本國發展情況,闡釋政府重大政策舉措,及時發布信息回應外部關切,能夠更好地推進了解、避免誤判、互利共贏。」波蘭外交部新聞辦副主任索別斯卡說。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國情各不相同,每個國家新聞發布的方式和重點也各不相同,這樣的交流對話能讓我們更直接了解對方的關切,互相學習借鑒。」愛沙尼亞議會公共關係主任阿德拉安斯克說。

波黑主席團顧問蘇廖維奇對中國特色的新聞發布制度印象深刻。「中國政府推進信息公開的力度和深度都超出了我的想像,中國新聞發言人能夠促進國際社會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

新聞發言人制度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政務信息公開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新聞發布制度發展很快,中國的新聞發言人也都很專業,這次對話會上我認識了很多來自中國政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他們的自信開放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對中國發展的解讀也非常真誠,展現出中國對外開放的信心和姿態。」黑山總理顧問博約維奇說。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媒體的傳播影響力日益增強,新聞發布已經不再是一國之內信息流動,而是成為全球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與中東歐雖遠隔千山萬水,卻能通過互聯網緊密相連。互聯網作為人類共同的活動載體,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在促進開放共享、溝通合作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路新聞信息傳播局局長黃其正說。

「新媒體和社交媒體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媒體環境,改變了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角度,這種變化在新聞發布的工作中也需要更多地體現出來。」保加利亞外交部新聞中心主任迪米特羅娃說。

「這幾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每年都有新的形式,新的內容。2014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先後舉辦投資經貿促進年、旅遊合作促進年、人文交流年、媒體年和地方合作年,明顯能感受到現在中東歐媒體上涉及中國內容在增加。」捷克眾議院新聞局代表樂斯蒂格娃說。

「新聞發言人並不只是一個個人,而是一個團隊,一種態度,一種責任。」在對話會上,中國教育部新聞辦主任續梅的發言引起了各國新聞發言人的共鳴。在自由討論的環節,各國新聞發言人分別結合各自的國情,討論了新聞發布制度面臨的機遇和困惑,討論現場非常熱烈。

「新聞發言人對話交流機制是一個新的合作平台,為中國和中東歐政府間的溝通合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國務秘書毛焦爾·萊文泰說:「『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機製為中東歐國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沒有任何人比中東歐國家自己更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發展。我們很高興能夠通過這次新聞發言人對話會,回應彼此的關切和需求,加強了解和溝通,增進民眾之間的友誼和感情,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創造更好的合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努力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倫敦奧運羽毛球女單冠軍李雪芮霸氣回歸,「消失」的600天她經歷了啥?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