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張春海:以學術自覺推進中國史詩研究

張春海:以學術自覺推進中國史詩研究

史詩,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學樣式,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獨特價值和重要地位。每一部宏偉的民族史詩,不僅是一座傳統文化的寶庫,也是一個民族精神標本的展覽館。近年來,中國史詩學界在學科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績,並與國際史詩學界積極展開對話和交流。

中國少數民族史詩蘊藏量豐富

中國少數民族史詩蘊藏量豐富,《格薩(斯)爾》《江格爾》《瑪納斯》等少數民族史詩均是世界史詩寶庫中的瑰寶。

史詩學在國際學術界有著悠久傳統。中國學人對西方史詩的介紹和研究已有百餘年歷史,而對我國少數民族史詩的研究主要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國史詩學則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建立。有學者認為,中國史詩學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國外史詩理論的影響是重要因素之一。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馮文開認為,幾代中國學者對《吉爾伽美什》《荷馬史詩》等域外史詩的翻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增進中國讀者對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而且為中國史詩研究提供了必要資料。

在研究過程中,學者認識到,研究中國史詩,既需要重視和借鑒西方史詩理論,也需要重視域外史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以《荷馬史詩》為代表的西方史詩作為標尺衡量中國史詩,進而抹殺中國史詩所具有的豐富類型;而側重文本,忽視中國史詩的基本特徵,也會讓本應多姿多彩的史詩研究走向「削足適履」的尷尬境地。

在眾多從事史詩研究的中國學人心中,已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敬文被譽為「中國民俗學之父」,對中國史詩學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曾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對中國史詩學的學科構建和理論研究發表過眾多建設性意見,這些意見深刻影響著當時乃至當今中國史詩學。他還為中國史詩學培養了一批研究者。到20世紀末,中國史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已經走過了近50年歷程,在資料搜集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理論研究仍相對滯後。有感於此,鍾敬文曾表示,「各民族的前人能創造那麼偉大的史詩傳統,如果我們不能說明它,不能作出相應的學術闡釋,那就慚愧了,也對不起前賢的努力」。

從口頭傳統理論視角展開研究

在文本形成之前,一些史詩曾作為口頭藝術長期流傳。20世紀60年代,一些西方學者開始著手口頭傳統理論的系統建設。至今仍以活形態的口頭演述方式傳承和傳播,也是我國少數民族史詩的重要特徵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朝戈金等中國學者,開始依託中國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尤其是形態多樣、活態傳承的口頭史詩資料,以口頭傳統理論視角研究中國史詩,進而作出了眾多理論建樹。通過長期不懈努力,中國史詩學學科建設成果顯著,在海內外學界影響力也日漸擴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巴莫曲布嫫認為,口頭傳統理論和方法論的引入及其本土化實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深化了中國史詩研究,不僅為學科化的制度建設和理論創新奠定了基礎,也為學科整體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學術支撐,進而對相鄰學科產生了影響。

馮文開介紹說,中國學者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對口頭詩學理論進行吸納、轉化和本土化,在研究路徑上給中國史詩研究、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研究帶來了一種範式性變革,使中國史詩觀念和研究範式由書面轉向口頭,進而延及中國民間文學和民俗學領域研究範式的轉換,為創立口頭傳統研究的「中國學派」打下了基礎。他還表示,對中國少數民族史詩研究的歷史經驗和發展歷程的總結與反思,能夠為今後中國少數民族史詩研究提供有益啟示。它能夠有效促進中國史詩學的學科建設與發展,以及中國史詩學學術自覺的建立,推進中國少數民族史詩研究與國際史詩學更好展開對話與交流。

在田野中,《格薩(斯)爾》《江格爾》等史詩是「唱不完」的。根據這些史詩演唱的性質,學者認為,通過理論構建,探索這些唱不完的史詩表演背後的法則特別重要。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傲東白力格提出,構建科學的中國史詩理論是目前中國學者的歷史使命。

原標題:以學術自覺推進中國史詩研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李志強等:建設中國特色國際化高端智庫的三個途徑
思想原創力是打造智庫的關鍵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