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好啊 永遠在線的網路靈魂

你好啊 永遠在線的網路靈魂


生活在別處

人們通過移動設備把自己牢牢拴在網路上,從而獲得自我的新狀態。

第一種狀態是「逃離現實世界」:也許他們正在你身邊,但他們的精神已經遊離到了另一個世界;第二種狀態是「雙重體驗」:人們能夠體驗到「虛擬與現實的雙重人生」;第三種狀態是「多任務處理」:人們由於可以同時處理多種事情而贏得了更多時間。


現如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並不取決於他們之間的距離,而是取決於可以使用的交流技術。大多數時候,人們隨身就攜帶著這些科技手段。事實上,孤單也許看起來更像是群聚的前提,因為當你心無旁騖地、不受干擾地盯著你的屏幕時,可能更有利於交流。

在這樣的一套新規則里,一個火車站(又比如一座機場、一間咖啡館、一所公園)不再是一個公共場所而是一個社交聚集之地:人們在此相聚,但並不相互交談。每個人的身上都「拴」著一台移動設備,這台設備就像一扇大門,使他們與更多的人和地方聯繫在一起。

-不在場的人-

當人們在公共場所進行電話交談時,他們一直持有這樣的隱私意識:假設他們周圍的人不僅是匿名的,而且是不在場的。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解釋這件事,也許會更有意義:正是那些在打電話的人,把他們自己標為不在場的人。有時候,人們通過把電話貼在耳朵上來暗示他們不在場,但是這種情景經常以更加微妙的方式發生——在宴會或會議期間,人們可能都在低頭看手機。

「場所」原本包括現實環境和其中的人。但如果人們身體在場,而注意力卻在別處,那麼這個場所是什麼?

顯然,當我們旅行時,會對「場所」有新的體驗。離開家園,是一種重新審視自身文化的方式。但是如果這一過程是被束縛的,如果我們一直攜帶著自己的家園,結果又會怎樣呢?

網路自我狀態二:虛擬與現實的雙重體驗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的發展脈搏與新的社交形態一同跳動。網上出現了聊天室、電子公告等多用戶同時在線的社交場所,然後很快就出現了諸如《Ultima2》和《無盡的任務》(EverQuest)這樣的角色扮演網路遊戲,它們都是《魔獸世界》遊戲的前輩。

在這些遊戲里,人們製造出虛擬化身,這是可以進行自我表達的虛擬自我,而且生活在與現實相平行的世界裡。人們坐在電腦前,從現實世界的電子表格和商業文件里逃離並轉向他處,在那裡居住著他們的在線角色。

在人生的進程里,我們一直在處理身份問題,而且這種努力從未停止。我們的做法很簡單,就是用好手頭的材料。從一開始,在線社交世界就提供了新的材料。在線上,相貌平平的人扮演著富有魅力的角色,上了年紀的人扮演著年輕人,年輕人扮演著上了年紀的人。這些普通人穿戴著製作複雜的虛擬珠寶。在虛擬空間里,跛腳的人行走不需要拐杖,害羞的人也有機會引誘別人。

現在,網路遊戲和網路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了。《魔獸世界》就是最受歡迎的一款付費遊戲,它把你與1150萬玩家一起放在艾澤拉斯的世界裡。在這裡,你可以控制一個人物、一個虛擬化身,它的性格、天賦、獲得的技能都處於持續的發展變化之中,為此,它需要參與交易、勘查地形、與怪獸搏鬥,以及繼續探索。

從歷史角度來看,人們在「假裝另一個人」這件事上並沒有什麼新意。人們總說:人一直都在尋找逃避自我的方法,而無論是從主觀願望還是從客觀可能性來說,互聯網都是一個不算新奇的選擇。

現在人們只須連接移動設備,就能進入「混合人生」。在此之前,人們必須坐在電腦屏幕前才能進入虛擬空間。這意味著經過顯示屏的信息都是經過思考的,並且與你能在電腦前花多少時間有關。而有了移動設備作為媒介,人們可以輕鬆流暢地進入虛擬世界。這讓我們更方便使用虛擬化身來緩解每天的緊張不安。

我們的在線自我發展出清晰的個性。有時我們會認為他們是「更好的自己」。我們為他們投入時間和金錢,希望能因他們而獲得讚揚。

網路自我狀態三:多任務處理

多任務處理曾經被認為是一種缺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似乎已經漸漸被重塑為一種優點了。長期以來,年輕人吹捧自己有同時處理多件事情的能力,關於其優點的討論也變得有些離譜。專家們宣稱,多任務處理不僅是一種技能,而且是你邁向成功和在數字文化中必須學習的一種技能。甚至還有這樣的觀點:老派的教師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這對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現在我們必須驚訝了,因為我們是如此容易被打動。當心理分析學家研究多任務處理時,他們並不關注它有多高的效率,與此相反,多任務處理在任何一項研究任務中都表現不佳。但是多任務處理仍然讓人自我感覺很好,因為身體會回饋一種引起多任務處理「高潮」的神經化學物質。這種「高潮」物質誤導當事人認為他們自己是極具成效和富有創造力的。為了追求這種「高潮」,他們甚至想要同時處理更多的事。

科技容易實現什麼,我們就容易愛上什麼。我們的身體一直在與科技「共謀」。

當一個人在手機上的生活真的成了他的現實生活,問題就來了:手機版本是一個未經編輯的生活版本。它所包含的內容太多,超過了一個人的生活時間。雖然我們跟不上它的步伐,但我們仍覺得有必要對它負責。畢竟,這是我們的人生。我們力圖成為一個能跟上科技發展節拍的自己。

網路設備允許我們在上面同時疊加更多的任務,因而促成了一種全新的時間概念。因為你在做別的事情時也可以發簡訊,發簡訊不僅沒有佔用你的時間反而給了你時間。這不僅是令人愉悅的,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而且,我們找到了許多方法來陪伴家人和朋友,雖然在陪伴他們時,我們很可能心不在焉。

在一個被科技束縛的世界裡,很可能產生過載的情況。然而大多數人都承認,衡量成功的辦法是看一個人處於隨時在線的情況下能做成什麼事。

-加速度的生活-

想要獲得更多思考時間,就意味著要關掉手機。但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因為這些設備甚至比我們自己更能配合我們對身體和頭腦的感知。他們提供了一套社會和心理的定位系統,一套束縛自我的導航系統。

人們在一個用快速回複電話、郵件、簡訊和聯繫來衡量成功的世界裡形成自我。而對於自我的測量,基於科技的訴求變得更容易了。但是在大容量、高速率的科技壓力下,我們發現了一個悖論。我們堅持認為我們的世界越來越複雜了,然而我們已經創造了這樣的一種交流文化,這種文化削減了我們坐下來不受干擾地思考的時間。當我們運用那些幾乎是需要立即回應的交流方式時,我們也失去了考慮複雜問題的足夠空間。

科技賦予我們速度,我們被徹底征服了,並樂於過上加速度的生活。

結語:可是,凡以上此種種,都終究不過是人類的「年幼」狀態,因為,我們的終極路徑還是要回歸到現實,而深度思考我們回歸至現實的意義與方式,才是提升自我生命狀態的不二法門......

《幸福瑜伽 通往終極幸福之路》

北京各大書城及國內其他部分城市書城有售

亞馬遜網、噹噹網、中國圖書網、京東商城等有售

「瑜伽心理學」、「瑜伽哲學」與「中國禪」的相遇

「幸福」與「健康」的終極解密

轉型時期 你不應該錯過的「中國式智慧」……

關注「幸福瑜伽」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瑜伽 的精彩文章:

TAG:幸福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