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王家衛發話了,女性電影人的時代已經到來

王家衛發話了,女性電影人的時代已經到來

「希望更多女性用電影書寫她們的故事。」在剛結束的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本屆「天壇獎」評委會主席王家衛發出如此呼籲。

王家衛在北影節上致敬女性電影人

而縱觀近些年來的各大電影節及頒獎禮,女性電影人開始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她們的創作與付出也越來越贏得了人們的關注與尊重,「女性題材=高票房絕緣體」的詛咒似乎也正在被打破。

女性電影成北影節最大贏家

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收到來自6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659部影片報名參評,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15部佳作參與「天壇獎」最終角逐。

而在入圍的15部作品中,有5部均是女性創作者對女性力量的描述,其中兩部還是以處女作亮相。

由喬治亞導演安娜·烏魯沙澤執導的《驚慌媽媽》斬獲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同樣來自喬治亞的瑪麗安·卡琪瓦尼則憑藉《媽媽》獲得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攝影獎。

《驚慌媽媽》獲獎

《媽媽》講述了偏遠山村中女孩迪娜打破傳統禁忌對抗祖父指婚,意圖尋求戀愛自由的故事。

《驚慌媽媽》則講述了一個50歲的家庭主婦,在家庭生活與寫作熱情之間兩難掙扎的故事,影片以無處不在的威脅和監視,體現了女性探尋自我心理時懸疑驚恐、惶惑不安的氛圍。

《驚慌媽媽》是導演安娜·烏魯沙澤的處女作,製作過程頗經曲折。據該影片的製片人(也是一位女性)透露,他們一開始是自己籌集資源拍,後來又得到政府及其他人資助,才「讓這部電影成為喬治亞近十年來最棒的電影之一」。

《驚慌媽媽》

「這是一部歌頌專註和堅持的電影,作為導演的處女作,在編、導、演上都完成得非常優秀。」王家衛對《驚慌媽媽》這部影片及導演烏魯沙澤都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與此同時,王家衛也在呼籲更多人能夠關注女性權利,「望更多女性用電影書寫她們的故事。」

「女性崛起」拿獎不手軟

事實上,在各大電影節、頒獎禮上獲獎的女性影人,近年來著實不少。

在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女性崛起」便是亮點之一。而今年入圍戛納的女性電影人,所佔比例更是連續兩年上漲。值得關注的是,女性影人在表演之外的獨特魅力,更是讓人讚歎。

比如,年過七旬的許鞍華,13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6次奪得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許鞍華

在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作品裡,女性一直都是其鏡頭深入描述的客體。無論是早前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女人四十》,還是後來的《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都是女性題材,內容多數都是關於女人的成長、與生活的磨合、在大時代下的抉擇。

去年的第54屆金馬獎,同樣被認為是「女人當家」。入圍最佳影片的5部電影中,有3部是講述女人的故事;而在入圍最佳導演的5位導演中,有3位是女性導演。

張艾嘉執導的《相愛相親》獲得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七項提名。最終,文晏憑藉《嘉年華》攬獲金馬獎最佳導演。

《相愛相親》

張艾嘉的電影注重於觀察女人,強調對女性情感的表達,以細微的情感特質來展現青春的美麗與殘酷、成年的矛盾與尷尬。由她執導的《念念》、《相愛相親》等影片,無不是圍繞著「家庭、親情、愛情」、「溫暖與感動」來展開故事。

以「女童遭遇性侵」為背景的《嘉年華》,聚焦於未成年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社會惡意和困境問題,本質上也是一部女性青春成長故事。

相比男性電影人執導的影片,女性影人所關注的題材類型,多數都離不開「女性」、「成長」、「情感」、「家庭」等關鍵詞。比如早期的女性電影人,如李玉、薛曉路、馬儷文等所拍攝的影片都免不了明顯的「感情」、「女性」色彩。

當然,青年女導演中也不乏破局者。寧浩「72變電影計劃」的青年女導演曾贈所執導的首部長片《雲水》,便脫離了「女性與感情的糾纏」的怪圈。該片最終入圍第47屆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Bright Future」單元,也是中國大陸唯一一部入圍此單元並角逐最高獎項「金虎獎」的華語劇情類長片。

曾贈在《雲水》拍攝現場

女性影人所執導影片的多元化表現,在國外似乎更為明顯。

凱瑟琳·畢格羅主要專註於科幻、動作和恐怖影片類型。而幫助畢格羅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拆彈部隊》,則主要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雖然影片中少不了一些可能較具女性特色的細節展現,但在戰爭背景、軍事生活及武器裝備等元素的結合中,畢格羅顯然已經掙脫了「女性」必與「情感」聯繫在一起的套路。

凱瑟琳·畢格羅在《拆彈部隊》拍攝現場

由DC娛樂、華納兄弟影業共同出品的《神奇女俠》,是好萊塢12年以來首部女性執導的超級英雄大片,製作預算高達1.49億美元。該片導演派蒂·傑金斯由此成為史上拍攝預算最高的女導演。而憑藉8.21億美元的票房成績,《神奇女俠》在2017年全球票房榜排名Top10中,位居第8。派蒂·傑金斯也因此成為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性導演。

女影人需要更多「神奇女俠」

女性電影越來越受尊重,「女性題材=高票房絕緣體」的詛咒似乎也正在被打破。據統計,2017年好萊塢最賣座的影片前三甲,都是以女性擔任主角。

尤其在《神奇女俠》這樣的破冰者出現後,漫威、索尼、華納DC及千禧年影業都放出消息,要投拍女性題材的影片。

一直強調男子氣概的《敢死隊》系列的千禧年影業表示,「我們正在關注一些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漫威也宣布將推出首部女性超級英雄獨立電影《驚奇隊長》,華納DC則將為《自殺小隊》里的小丑女製作一部獨立電影《哥譚魅影》,索尼開發的蜘蛛俠衍生電影《銀貂與黑貓》將啟動超級英雄雙女主設定……

Cornerstone影業聯合主席馬克·古德表示,「現在無論是觀眾、編劇、導演、演員代理人還是投資方,都已經接受了女性可以在影片中扮演更有權勢、更富有的角色。」

但是有統計顯示,在電影這個行當里,全球範圍內女性只佔22.5%,女性導演佔比只有7%,中國的女性導演佔比稍高,達到了16.7%。

張艾嘉在接受採訪時直言,電影行業到現在依然是一個男人主導的行業,女人要在這裡追求電影夢想的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張艾嘉

「想拍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大概是絕大多數導演的訴求。曾憑《黑處有什麼》拿下FIRST 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獎的王一淳表示,無論是作家還是導演,女性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往往都會選擇自己熟悉的題材,這樣的題材對新導演來說更好駕馭一些。

著名電影人凱西·舒爾曼曾經表示,電影製作在預算最低的時候也最艱難,而這種時候「很多人都相信女製片人可以用她們作為女性的敏銳、細心、體貼和社交能力打理好問題。然而,當預算資金要求很高的時候,男人們就過來把工作都包走了。」

而從好萊塢傳來的消息,或能給更多女性影人尤其是女性導演更大的鼓舞。

日前有消息稱,華納兄弟和DC娛樂目前正在與華裔女導演閻羽茜協商合作,閻羽茜被邀請執導下一部暫定名為《猛禽小隊》的超級英雄電影。如果協議達成,閻羽茜將成為繼《神奇女俠》導演派蒂·傑金斯和《新神族》導演阿娃·杜威內後,第三位加入DC的女性導演。

閻羽茜

這個決定也將意味著相關影片的主要角色和製作人員將都是女性,這對於超級英雄類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個頗具新意的突破。

儘管電影行業仍然為各種男性關係網所把控,但女性的力量不容被忽視,女性的聲音更不能被湮沒。對於越來越成熟的觀眾而言,電影其實無關性別,只關乎好還是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這片又臟又黑,成人慎看!
抱歉,這樣的韓劇我們就是拍不出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