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與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

我與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

至今,我與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只有一面之緣,雖然早聞他的大名。可是,他卻像老朋友一樣、長輩一樣,對我的影響和幫助是非常大的。

去年年底,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年會在安徽合肥舉辦。在年會科普創作論壇會上,卞毓麟先生主講了「元科普」創作迫在眉睫、呼籲更多的優秀的科學家進行「元科普」創作的講堂,並列舉了大量國內外成功的例子。那些國外科學家創作的獲得國際大獎的科普作品,對他們研究的科技領域的科普工作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但是,屬於我們國家的科學家的優秀「元科普」作品非常少。卞毓麟先生始終心系科普事業,於是在論壇上呼籲我國的科學家都拿起筆行動起來。我認為他提出的「元科普」創作的理念非常棒、正當時,意義非凡,像是寶塔塔尖上的明珠,閃閃發光。同時,「元科普」創作的理念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會場上激動不已,回到常州後,我第一時間細細地研讀學習了他發表在《科普創作》刊物上的《期待我國的「元科普」力作》的文章。抑制不住自己,也寫了篇《「俗科普」創作的重要性》的文章,表達了自己淺薄的科普觀。

另外,在年會上,我也體會到了國家對科普事業異常重視的程度和繁榮的景象,可以用心潮澎湃來形容。就想著自己也要為科普做些什麼?於是,春節後就有了籌建科技書屋免費向市民開放的想法。並且,科技書屋的硬體設施很快落實到位。然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科技類的圖書太少,好書更難找,一絲絲惆悵在心頭燃起。為了儘快將夢想變成現實,我帶著問題找到了常州市科普創作協會的副理事長魯玉鳳,看她能否幫著呼籲籌建科技書屋。沒想到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一則捐贈科技書籌建科技公益書屋的倡議書在朋友圈轉發。

我因在江蘇常州工作,卞毓麟先生在上海,就有幸與他同在「長三角科普創作聯盟」微信群里。他在群里看到倡議活動後,很快就與我取得聯繫,誠懇地問了科技書屋籌建初衷、遇到的困難能等。我向他介紹了書屋籌建的進度、規模和未來的一些打算,他對科技書屋抱以希望、給予我無私的幫助。當即表示願意贈送一些科技書,並建議我要為書屋取個合適的名字,可一起好好琢磨琢磨,還鼓勵我要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不要輕言放棄。

卞毓麟先生的部分著作

我頓覺內心暖暖的,在微信對話框里寫上了兩個字——感動,並配了感動得流淚的表情發了過去。很快,他就回信息表示要呼籲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的朋友、會員等一起參與科技書屋的籌建工作:我設想,我們上海市科普作協可以發動會員支持一下程中偉先生,願捐書的可將書送到我們協會辦公室,有一定數量後裝箱發到常州……

在卞毓麟先生的呼籲下,不到一個月,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的江世亮、周昭徳、李喬、李選玲等累計郵贈科技類圖書616冊,涉及醫療保健、中醫養生、運動健身、美容美食、家庭花藝、海洋生物、太空宇宙、動物植物、人物特寫等多個門類,讓科技書屋變得魅力十足,大小朋友流連忘返。

這期間,卞毓麟先生一直微信留言,因身體原因無法及時將科技書郵贈過來,表示歉意。這讓我對他更是肅然起敬。這已經遠遠超出了贈書這件事情、更遠遠超出了圖書的價值,反應了卞毓麟先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和情操高尚的品格。我們素昧平生,卻對我如此幫助,令人直豎大拇指,產生敬重之意。

昨天,卞毓麟先生在微信里對我說:剛給您快遞了兩箱書,箱子不大,共計111本。體力差,比較累了,下次再給您寄。

看到留言,我哽咽了,這是一個何等的老前輩?是德高望重,是的,就是德高望重!我兩眼模糊,回復到:「在你的呼籲下,科技書屋有點像樣子了,上海科普作家協會的會員已經累計贈送了600多冊,感激不盡啊!」他馬上回復:應該的,大家為了科普,不遺餘力……

夜裡,我這個年輕人久久不能入睡,念叨著卞老的話:應該的,大家為了科普,不遺餘力……

今天上午,就收到了卞老郵贈的兩大包科技書,其中還有他本人的部分著作《群星燦爛》《巨匠利器》《宇宙風采》《不知道的世界》等。心想,這兩箱書,我一個年輕小伙搬起來都感到非常吃力,也不知道七十多歲高齡的卞老費了多少力氣才一本一本地收集好、打包好、郵寄好?(2018年4月2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小作傢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愛上科學,充滿陽光,與愛同行!

TAG:科普小作傢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