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系溫暖,從社會走入人心

印度系溫暖,從社會走入人心

近幾年在內地登陸的印度片子很多,有引發民眾關注狂潮,票房與口碑雙雙爆表的《摔跤吧,爸爸》,同樣,也有雖然小眾,但是依舊不乏人氣,小有票房成績的佳作《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這部IMDB評分8.1,爛番茄新鮮度高達100%的影片於今年3月2號登陸各大院線,在沒有依靠重磅的前期宣傳與熱度炒作的情況下,卻可以在《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等一眾熱門影片中突出重圍,保持排片與票房的持續走高,可想而知,這部片子到底有多大的魔力了吧!

這部影片故事內容簡單,講述了擁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帕萬(薩爾曼·汗 飾)因偶然結識了一個意外走失的巴基斯坦啞女,所引發的一場「送娃回家」的故事。它以一個巴基斯坦女孩與母親走失為導火索,通過忠實教徒帕萬的一系列故事經歷,以及思想、意識的演變,讓我們看到了在政治、宗教、文化的矛盾與衝突之下,善良與真誠的彌足珍貴。

印巴問題由久以來

送娃路途舉步維艱

影片中,帕萬的送娃經歷異常坎坷,他先是由於巴基斯坦大使館被印度人襲擊,而無法拿到合法簽證;後又因強行混入巴基斯坦,慘被誤認為偷渡間諜。這一系列的「悲催」經歷由導演精心設計,因為他看到了和平年代下印度的政治痛點,所以將印巴矛盾寫入影片,通過兩個不同國家、宗教的人物,向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幅印巴分治後的社會現實圖景,企圖呼喚和諧。

宗教矛盾問題突出

送娃實為修行之路

作為一位印度教的「資深」擁躉者,帕萬從一開始連隔壁穆斯林鄰居家都不敢踏入一步,到後來尊重外教教徒,理解接納兩宗教關係,明悟信仰的真實奧義,深刻揭示了印度宗教問題的癥結。

印度被世人稱為「宗教博物館」,因為教派的差別,人們一出生便被界定了痛恨的對象,宗教的信仰不允許他們與對立面和諧共處,薩爾曼·汗正是看到了宗教的弊端,才誕生了這樣的作品。

大愛感化冰冷人心

煽情畫面暖人心窩

用愛的暖陽照亮冰冷的社會現實,是整部影片的終極訴求。不管是帕萬一次次退縮,又一次次鼓起勇氣攜小女孩走向歸家之徒;還是印巴軍警從開始施暴到後來的無言感激,種種人物,都在歡笑與淚水中,讓我們感受到大愛主旋律的溫暖與美好。

「不相信這個故事

但眼淚不會撒謊」

這是很多網友的評價。

導演卡比爾·汗用煽情卻不油膩的方式,向我們傾吐了一個細膩卻不真實的故事。沒有人會相信,現實生活中的孩子找媽媽需要跨越這麼多社會矛盾,但是面對這樣冰冷的現實主義題材,導演卻可以憑藉如此煽情動人的故事情節觸及我們每個人心靈底層的那份柔軟,不看,實在可惜。

文字 | 蔡溢琪

排版 | 洪雨晴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銳@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新銳@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