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活久見!土壤也能成為3D列印建築材料

活久見!土壤也能成為3D列印建築材料

紐約州立大學成功研發可治療口腔內真菌感染的3D列印假牙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牙科設備。這種3D列印的假牙能夠治療佩戴者口腔中可能出現的真菌感染。

與其它治療方式不同,該3D列印的假牙中配有會定期釋放兩性黴素B的微膠囊(一種抗真菌藥物),可以在患者佩戴時進行治療。近年來,3D列印技術在牙科夾具製造領域發展迅速。不少牙科醫院都已經開始結合3D掃描,為病患製作無論是貼合度還是性能表現上都更為出色的樹脂材料3D列印假牙。而新3D列印牙科設備的成功研發則展現出了更強的定製化潛力。假牙中的藥物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解,並釋放到患者口中,起到對抗口腔炎症和感染的功效。

此外,這款3D列印假牙的測試成功,也驗證了將藥物植入像夾板、支架、鑄件和假肢等其它裝置的可行性。

未來,土壤或許也能夠成為有效的3D列印建築材料

近日,美國阿肯色大學土木工程助理教授米歇爾·伯恩哈特獲得了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50萬美元的資助。該筆專項資金將用於擴大對於用土壤作為3D列印材料的研究。

通過研究土壤結構以及如何使其更有效地承受重量負荷,米歇爾計劃開發一種能夠應用於未來建築項目的3D列印土壤材料。米歇爾認為,自然界的許多具有層次結構的物體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強度和韌性,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材料和能源消耗。比如蜂窩的幾何形狀就使其具備了其它材料本身無法提供的強度。如果將3D列印技術和這些結構合併到土壤樣本中,就可以通過優化層數布局來提高其強度。

3D列印土壤材料的研究將有助於未來對於欠發達地區建設項目的開發。此外,將經過優化的土壤作為建築的3D列印材料還將具備較高的成本效益,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明尼蘇達大學成功完成直接在手背上3D列印功能性電子元件的實驗

近日,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完成了在人體手背上直接3D列印功能性電子元件的實驗。在製作過程中,他們還使用了一種特殊的運動感測系統,有效地避免了由於手部抖動而導致3D列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藉助這項技術,人們就可以將臨時感測器放在人體上,通過太陽能電池對電子設備進行充電,甚至還能夠用於醫療檢測。

在實驗時,研究人員首先將獨立的電子元件放置在手背的合適位置,然後完成了3D列印部分的操作。測試完成後,可以直接用鑷子剝離或清水沖洗的方式直接清理。該技術最關鍵的突破就是創造出了一種由銀片製成的3D列印墨水,它能夠在室溫下固化並進行傳導。

為了進一步研究3D列印在皮膚上的應用,研究團隊與明尼蘇達大學兒科醫生進行了合作,完成了用特殊生物墨水將有機細胞列印到老鼠皮膚傷口的試驗。未來,該技術將很可能用於改善傷口癒合和皮膚移植,為皮膚受損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上有綠意,下有流水,還有鮮活的魚兒徜徉 好膩害的水培系統!
3D列印細胞貼片或將成為與人體契合度最高的植入物

TAG:3D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