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迅寫「反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不服也寫《反七步詩》遭漫罵

魯迅寫「反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不服也寫《反七步詩》遭漫罵

《世說新語》有云: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做詩,不成者行大法,文帝就是曹丕,而東阿王則是曹植,曹丕當上皇帝之後仍然對曹植耿耿於懷,曹丕自知這個弟弟學識遠超於自己,很擔心曹植以後會威脅到自己,於是就想著法子迫害曹植,曹植知道哥哥想除掉自己,於是按照要求在七步之內應聲成詩,這首詩就是有名的《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完曹植的這首詩後深感慚愧,這首詩後來廣為流傳,還被凝縮成了四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魯迅寫「反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不服也寫《反七步詩》遭漫罵

時間流逝,到了近代,魯迅先生在1925年6月5日發表了一首《替豆萁伸冤》的反七步詩,這首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

魯迅先生為何要寫這麼一首反七步詩呢?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劉和珍君」的事迹,那是1925年的春天,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和段祺瑞政府一同迫害學生,劉和珍和許廣平兩人帶頭組織遊街抗議,最後段祺瑞政府帶來警察鎮壓,劉和珍不畏懼強權,帶領學生展開鬥爭,最終她在這場反抗運動中不幸犧牲。

魯迅寫「反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不服也寫《反七步詩》遭漫罵

而楊蔭榆為了避免輿論壓力,讓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哲學系主任在《晨報》上發表意見書,這篇意見書極力讚揚楊蔭榆的「功德」,並指責劉和珍等人,說「今反楊者,相煎益急」,把學生運動當作「豆萁」,把壓迫說成是「兄弟相煎」,魯迅知道後憤怒不已,他不僅寫了散文《紀念劉和珍君》來譴責段祺瑞政府,還寫下了這首反七步詩。

1925年5月7日,楊蔭榆在北京西安飯店宴請了女子師範大學的教師,席間,楊蔭榆提出要開除劉和珍以及許廣平等六位學生負責人,所以詩中的「辦教席」指的就是這次宴席。

魯迅寫「反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不服也寫《反七步詩》遭漫罵

魯迅先生的這首詩為劉和珍等人平反,愛國人士都紛紛叫好,1943年7月7日,郭沫若也寫了《反七步詩》,結果卻飽受爭議,詩云: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郭沫若為何要這樣些《反七步詩》?他說他是從「萁」的角度來思考的,他認為豆萁其實是富有犧牲精神的表現,豆萁燃燒自己是為了讓豆成為席上的珍品,豆萁的精神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體現了「兄弟」之間的互助友愛,然而這首詩卻飽受爭議。

魯迅寫「反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不服也寫《反七步詩》遭漫罵

後來的很多文學家都認為郭沫若這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豆和豆萁上面,要知道豆也是一種生命,不能因為它是植物就當成物,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豆"又怎麼會認為讓人吃是一種榮幸?豆萁孕育了豆的生命,結果燃燒了自己煮熟了「豆」,這又怎麼會是一種奉獻精神?

此外,郭沫若在肯定曹植文學地位的同時過多地貶低曹植,認為他恃才傲物,驕縱任性,認為曹植的《七步詩》算不上神來之筆,於是他憤憤地寫了《反七步詩》,他在序言中道:「研究歷史人物主要是憑自己的好惡.......」,還說「站在豆萁的一方面說,其實是富於犧牲精神的體現」,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的寫作背景是1943年的7月,不知道郭老這首詩的「豆」和「豆萁」代指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人有三急,可在科舉考試時遇到了怎麼辦?小便隨意,大便卻很痛苦
行軍遇麥田,將軍下令:踐踏麥田者斬首示眾,說完自己就踩了麥子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