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處荒涼的皖北小村,英雄美人的歸冢,卻改變了2000年中華文化的走向

一處荒涼的皖北小村,英雄美人的歸冢,卻改變了2000年中華文化的走向

原標題:一處荒涼的皖北小村,英雄美人的歸冢,卻改變了2000年中華文化的走向



這裡是被歷史流放兩千年的舊地


滿懷蒼涼,卻壓抑著宿命的輪迴


2210年前,安徽靈璧、固鎮縣,曾有一場刀光劍影的兵家之爭,一段英雄美人的愛情傳奇。

這裡是古垓下,《說文解字》中說八方之極的地方。


兩千年前自刎殉情的虞姬埋骨地;西楚霸王的向天嘶吼的自刎江邊;


軍神韓信在這裡設下了十面埋伏;智謀張良行了一招四面楚歌。


當然,還有,運籌帷幄的小兒劉邦,悲滄的楚國二十八騎。


兩千年之後,一座遺址,兩行熱淚。歷史的聲音已經弱落下去,昔日的柔情和廝殺卻在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心裡不斷上演。



垓下,最有名的一個地方是虞姬墓。


虞姬的故事,史料記載微乎其微,只是在《史記》的「項羽本紀」里,司馬遷對她略有所述。卻將一段傳奇愛情里的兩個人寫得精彩絕倫。


我一直覺得,司馬遷是個驕傲的人,在《報任安書》里,他將自己的驕傲掩埋在字裡行間。


卻在項羽和虞姬身上花下心血,因為悲情的英雄美人更像他自己。

他有英雄豪氣,她有美貌武功。自古以來,英雄美人兩相歡,一見面,便會相知相悅。


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由他人牽線,英雄美人的故事,才是亮人眼球的。


她和他的愛情,在垓下被圍時,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多少次,虞姬隨項王出征,她親眼目睹了項王叱吒風雲、所向披靡的蓋世豪氣。


每當項王征戰歸來,她時而在他的身邊溫柔軟語,時而翩翩起舞。


她用一腔柔情,滋養著項王那顆勞頓疲憊的心。她為夫君自豪,也為他心憂。她害怕失去他,那一天就來了。


在垓下,項羽兵少糧盡。韓信用計,十面埋伏。張良一招,四面楚歌,楚軍聽了,思念家鄉,人人悲泣,紛紛逃亡。


虞姬死了,為項王而死,為忠貞而死。那鮮血飛濺成一道亮麗的彩虹,閃爍在項王的心裡。


他傷心欲絕的看著血泊中的愛妾,不忍將她掩埋。但外面刀光劍影,戰馬嘶鳴,他又不得不將虞姬安葬。


一直到戰馬嘶吼,親信催促,才帶著妻子的屍體到八、九公里外葬下。

從此,這裡多了一處虞姬墓,也成為垓下古戰場唯一讓人心中滴血的遺迹。



墓聯是:虞姬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姬兮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橫批是巾幗千秋。


這座虞姬墓就在安徽定遠張橋鎮二龍鄉譚村 (當地人稱虞姬墩)。


遺憾的是當年埋葬虞姬頭顱的高土堆被開挖通濟渠和新濉河時被挖掉了大部。


後來虞姬墓長成三角狀的墳,墓上生長一種不知名的草,葉子一出來就是紅色,嬌媚可愛,莖軟葉長,無風自動,好似美人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當地傳言,這是虞姬精誠所化,人們便給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叫虞美人。虞美人的花多彩多姿、非常美觀。


如今,安徽省靈璧縣城東的虞姬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側曾建有虞姬廟,廟內塑有項羽、虞姬像,人物造型極為生動。


在唐宋年間,靈璧作為京師通往東南地區的必經之道,文人墨客三五成群到虞姬墓前憑弔攬勝,然後吟詩填詞以發思古之幽情。


霸王別姬,虞姬自刎,對於歷史來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項羽末路英雄的無奈和柔情,虞姬的凄艷絕美,感動了無數人。


所以,在戲劇舞台上,霸王別姬的故事久演不衰。


虞姬橫刀,將一朵摯愛真情綻放成絢爛的彼岸花。


在那一瞬,鮮紅的血流過虞姬雪白的脖頸。壯士掩面,項王泣血,烏騅悲鳴!


虞姬徇情之後,項羽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只剩下二十八騎。


最後,他逃到烏江,烏江亭長把船停在岸邊等他,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也有千里,足以讓你稱王。


但項羽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為由,拒絕渡江,最後自刎而死。


項羽雖沒有贏得天下,但他雖死猶榮,他的氣節,他的操守,他的自尊,都在橫劍一刎中,表現的大氣磅礴、淋漓盡致。


這是何等的蔑視!又是怎樣的死之壯歌!有幾人面對死亡時,能有這樣的膽識和勇氣?有這樣的決絕和無悔?

江山沒了,美人沒了,隨戰的江東父兄沒了,他活著還有多大意義。他橫劍一刎,足以感天動地,足以樹立大丈夫的英雄形象!


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逃亡到烏江時,面對滔滔江水,她慷慨吟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追思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苟且偷安的腐敗弊政。


項羽,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託,他以死殉節。這是何等的英雄豪氣!


這一刎,刎出了太史公內心想要的驕傲,刎出一段傳奇愛情的對應,刎出了中華民族對「死亡文化」和「英雄文化」的鳴唱。


後世的孫悟空,何嘗不是項羽這般的悲情英雄呢?


垓下,本不該是垓下,一段愛情傳奇不是因為太史公的文字,也絕不是一對痴情男女的自刎和遺恨。


在兩千年前,項羽到垓下之前,原本戰場失利的他,實力並沒有到極限。


他本可以回到根據地彭城反攻,而繞路垓下,本就是死亡迷途。

赴死的舉動,只因為那個心愛的女人在垓下被漢軍圍困。


百戰之人,如何會分不清利害?


否則,韓信如何能設下十面埋伏,張良如何能使出四面楚歌?



當八百人只剩下二十八騎兵的時候?


項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拒渡烏江,除了無言見江東父老的自尊和氣節外,虞姬的死去,是否也是促使他自刎的原因呢?


死不足惜,但願和美人相伴!


有些時候,英雄豪傑不是敗在錯綜複雜的戰場,不是敗給了兇猛強悍的敵人,而是被心底那份不舍的柔情所擊倒,被那份錚錚鐵骨的氣節所擊敗!


因為花柔,所以願意捨棄,願意停留。


因為節操,所以不願意苟活,不願意偷生。

虞姬和項羽,這對美人英雄,一個自刎於垓下,一個遺恨於烏江。


曾經的垓下刎別,曾經的楚漢之爭,都淹沒在歷史的雲煙中,只有英雄美人的故事,千古流傳。



於是垓下,終於還是垓下。


從垓下走出輝煌的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自此「漢字」、「漢語」、「漢族」、「漢文化」綿延至今。


從這個角度來說,垓下像一個中華民族的中轉站:承啟了暴秦的一,而開啟一個真正的大一統時代。


這裡更是漢民族和漢文化的拐點,其歷史意義,無法言說,厚重、宏大。


和今天的蒼涼形成鮮明的對比。


一堆黃土,兩千多年的蒼涼,卻展開的是輝煌的文化畫卷。

這樣的垓下,還是你心裡的那個垓下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青陽人心中的「西湖」
安徽特產丨離開寺廟則變異味,只因趙匡胤一句話,成為千年貢品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