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素描基礎知識大總結,你知道嗎!還不趕緊收藏

素描基礎知識大總結,你知道嗎!還不趕緊收藏

【基礎知識大總結】

1、明暗

說的是素描關係,素描關係包括亮面、暗面、灰面、高光、反光、投影,在這裡我們為何只說亮暗呢?這主要是受光面與背光面而言,這是兩個對比最強烈的面,把這兩個面畫好了,畫面就不容易「灰」,從物體的明暗交界線著手,亮暗分開,亮面包括亮面、灰面、高光;暗面包括暗面、反光、投影。把每一個物體的亮暗分開,包括襯布。效果就如80年代的老照片一般,只有黑白。

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繪物像立體與空間效果的重要因素。

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呈現一定的明暗關係。光源的強弱,距離光源的遠近及照射角度的不同,都會使物像呈現不同的明暗。光是物體明暗形成的先決條件,也是物體明暗變化的外在因素。

物體在一定角度的光照下,會產生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兩個既相互對比,又相互聯繫的明暗系統。物體的明暗層次可概括為三個大面、五調子,它們以一定的色階關係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就是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

在一定的光線下,明暗變化是由形體的機構起伏、轉折而產生的。因此,明暗在任何時候都只屬於特定的形體結構,回明暗的調子變化也就是在表現結構的起伏轉折變化。結構是內在的、本質的因素,明暗是外在的,表象的形式;形體結構需要通過明暗來表現,而明暗關係中又處處體現著內在的形體起伏和結構變化。

明暗除了表現形象的立體感,在畫面中更是表現整體空間效果的主要因素,明暗的層次處理及虛實、強弱的對比作用,是表現前後五香空間關係和整體氣氛的基本手段。

2、透視

記住透視的幾個重點:

1.近大遠小。兩個體積相同的物體一個在你眼前一個在50米外,是不是近處的看上去大呢?

2.近寬遠窄。例如下圖的立方體透視圖近處的那個邊就比遠處的邊寬。還有你站在鐵路中間往遠處看是不是鐵路會越來越窄。

3.近實遠虛。距離你近的物體相信你會看到更清晰,遠處的就比較模糊。

我們看到的自然界物像呈現近大遠小的空間現象,就是透視現象。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把透視現象準確地表現在畫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間與實景感覺相同,這就是繪畫透視。

在素描中,透視的運用是在畫面上確定物體的深度,即物體及其各部分的形在畫面中的空間位置,是繪畫中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創造空間效果的基本因素。所以說,透視法則是寫實造型的重要依據,掌握透視基本原則是準確觀察,真實描繪物像空間關係的基礎。

透視是一門較複雜的科學,這裡作一些簡單的介紹說明。

視點 畫者眼睛的位置

視線 視點與物像之間的連線

視域 固定視點後,60度視角所看到的範圍

視平線 向前平視,和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視平線與圖像的關係:高於視平線的看到底面,低於視平線的看到頂面,視平線處於物像中間則地面與頂面都看不見。

平行透視

形體正前面的一個平面與畫面平行時所呈現的物像透視關係為平行透視。

平行透視最少只看到一個面,最多可看見三個面,與畫面成直角的形體邊線都消失主點

成角透視

形體的一面與地面平行,其立面與畫面成一定角度,稱為成角透視。成角透視最少可看到兩個面,向畫面縱深延伸的邊線都分別消失於左右兩個余點。

3、比例

把握比例的幾個技巧:

1.橫著比:當你要畫某一個物體的位置時就以此做一條貫穿整個畫面的橫線,看到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

2.豎著比:做一條貫穿畫面的垂線,注意觀察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

3.多看物體、少看畫面:為的是形成觀察的意識,拋棄大腦中的原始概念。看物體5秒,看畫面2秒,眼睛要在畫面和物體之間反覆的觀察比較。

4.總的說就是放長線、看整體、多比較。把這些想像成經線緯線一樣會比較簡單;初學者要多畫輔助線,等功底深厚了你會發現你畫面中的輔助線會越來越少,而你心裡假象的輔助線會越來越多。

在構圖中要注意的比例關係技巧:

1.一般被畫物占畫面百分之八十左右,看上去飽滿。關於構圖之後會有詳細講解.

物像的結構、形體等造型因素體現在外觀形態上必然同一定的尺度相聯繫,不同的尺度關係則表現為一定的比例關係。

任何物像的形體都是按一定的比例關係連結起來的,比例變了,物像的形狀也就邊了。因此基本比例的差錯,必然導致對結構、形體認識和表現的錯誤。在素描寫生的起始階段,比例的意義尤其重要,畫面形象的准與不準往往是比例關係的正確與否所致。

素描中比例的概念還可以指各物像之間的大小比例關係;同一物體中局部與整體、局部與局部之間的比例關係;色調的明暗深淺層次的比關係等。

對形體比例的觀察不應是機械、刻板地比較,應注意立體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視變化中的比例關係。要致意在相互比較中抓住物像的比關係,特別是大的、整體形象的比例關係,而不應停留在局部去過分計較煩瑣細節的比例。

初學繪畫可藉助工具測量方法去求得基本比例的準確,隨著觀察能力的提高,應逐步拋棄這種方法,著重憑感覺、眼力,訓練觀察能力的準確。

4、結構

結構素描,又稱「形體素描」。這種素描的特點是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不施明暗,沒有光影變化,而強調突出物象的結構特徵。 以理解和表達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為目的,結構素描的觀察常和測量與推理結合起來,透視原理的運用自始至終貫穿在觀察的過程中,而不僅僅注重於直觀的方式。這種表現方法相對比較理性,可以忽視對象的光影、質感、體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素描中的形體,主要指物像的外形特徵,結構則主要指物像的內部構造和組合關係。形體與結構是外觀與內涵的關係。結構是形成物像外貿的內在依據,不了解它,就無法準確把握物像的一系列外表特徵。

在素描中,結構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解剖結構或構成結構;二是形體結構

人體和動物的骨骼、肌肉所構成的解剖關係,是解剖結構。熟悉了解解剖,是人物造型的基礎。其他物體的內部構成框架及其構成關係稱構成結構,是物像形體的內在依據。

繪畫中對物體的結構關係的把握,主要在於用面體現其基本形體特徵,這樣便於理解和把握複雜的結構關係,有利於形象體積的塑造。對結構的這一形體化的概念,我們稱為形體結構或幾何結構。

立體是面的集合體,這是現代繪畫表現立體和空間的基本觀點。因此,素描中對立體形象的把握通常是從分面開始的,分面是對物像形體的概括,是對結構的分析。

面的概括構成了物像的立體框架。圓或接近圓的形體,也可以用概括的面來塑造。方的面更能準確地把握圓的整體關係。所謂造型中寧方勿圓也就是為了概括地、準確地塑造立體形象。

5、形體

素描的核心問題是物象的形體。

在現實生活中視覺感受的物象形體是多樣的,為有效地表現它們的真實感,首要的問題是必須採取正確的觀察方法。

我們在觀察某一個物象的時候,應該撇開它的一般特徵,有意識地用誇張的概括的手法,把它歸納成一個簡單的基本形體。

在素描過程中,頭一個環節就是在腦子裡豎立一個基本形的觀念,利用這個基本形體幫助我們去理解和掌握物象的全局之後,然後才去考慮其他問題,這樣塑造物象就方便得多。

形體是客觀物像存在於空間的外在形式。任何物像都以其特定的形體存在而區別於其他物。形體屬於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據和不變因素。

對形體的認識,我們也可以將其分解為外形和體積兩個因素。外形指平面的視覺外像而言;體積指空間的立體體量而言。在素描中這二者既有各自獨立的意義和價值,又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一對統一體。

形是體積的外像,而體積又必須是有形來體現的。所以,我們對形體也可以理解為有體積的形。這就是說,我們對素描基礎造型因素中的形體的認識,要樹立起立體空間的觀念。

任何複雜的形體都可以概括為幾種基本的幾何形體,這就是:立方體、圓球體、圓柱體、圓錐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多種幾何形體按不同形式組合而成的物像。

我們在觀察物像時,應首先注意其整體呈現的基本形。構成物像的基本形不同,則物像的形體特徵就會不同。基本形是物像的大關係,把握住對象的基本形,就抓住了其形體特徵。而準確地把握物像的形體特徵便奠定素描造型的基礎。

—— —— —— 鄭州精銳畫室歡迎您實地考察、實地參觀,畫室承諾接送 —— —— ——

畫室地址:鄭州市金水區經七路緯五路交叉口向北100米

—— —— —— 24小時免費諮詢,歡迎您的致電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精銳畫室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精銳畫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