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攝影入門不一定要有錢 窮人也能玩器材

攝影入門不一定要有錢 窮人也能玩器材

當一個人的物質財富超越精神財富的時候,往往正是悲劇的開始,所以窮人玩攝影是很安全的。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大多數人相信自己能夠透過相機得到滿意的作品。攝影和藝術的確有很多交集,也有很多人認為攝影是藝術的類別。所以學習攝影的初期最重要的是你對於美的判斷(當然後來會轉為對創意影像的理解),器材和技術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迅速入門是最經濟的學習攝影方式

很多初學者後來覺得自己進步得很慢,都是因為技術不過關,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從本質上說,了解器材和技術對於攝影人來講,就相當於文字作者學習的語法和修辭,不懂它,當然不妨礙你寫出別具心裁的句子,但會阻礙你保持長久大量的創作。

我一向強調語法和修辭的概念,攝影的很多步驟和寫文章一樣,需要從組詞開始,好比學習曝光、對焦、景深的概念;然後再開始造句,那時你要了解什麼是構圖、色彩的運用以及一些用光的技巧;再然後是短文章和華麗的詞句,你可能開始了解什麼是空間關係,或者拍出一些美麗的照片。寫作剛開始會學記敘文、議論文、書信體等,意味著在攝影上你要學習各種各樣的拍攝技巧,人物、風景、靜物等。

接著開始從事自己喜歡的創作領域,可有小說、詩歌、散文、劇本、報告文學以及各類彙報總結等等不一而足,而你在攝影上則可能選擇拍報導、風景、廣告或是人像,抑或乾脆就是自己獨特的到此一游?攝影還是要從簡單的技術學起,如果專心地學,這大概需要數個月的時間,你需要鑽研一本不少於200 多頁的攝影書,徹底把它學會,有任何不懂的東西,都要儘快向前輩打聽學習。

只要掌握技術,你就可以開始拍後面的東西,然後在拍攝中繼續學習技術和器材知識,多半這會是長期的過程,在對技術足夠苛刻之後,就能達到隨心所欲的水準。另外要明確的是,苛刻的概念並不意味奢侈和煩瑣。苛刻服務於你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有可能是極度的精緻,也可能是徹底的簡樸。對於器材和技術的了解,是通向攝影自由世界的橋樑。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人在中間會迫不及待,以為用昂貴的器材能直接幫助,其實那是不可能的。希望每當這時你能想起前面的那句話:當一個人的物質財富超越精神財富的時候,往往正是悲劇的開始!學習基礎的技術,看有關的教材就足夠了。如果你是初學者,會有很多東西看不懂,沒關係,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能明白多少算多少,不明白的可以反覆查看,沒必要鑽牛角尖。

剛開始學攝影時,如何選擇你的第一台相機是讓很多人覺得困擾的事情

其實用什麼相機都行,只要是可以調整光圈快門的。考慮到第一次買相機的人90%都是初學者,我通常都會推薦數位單眼相機。數位單眼方便,耗材少,可以立即看到拍攝效果,這對於初學者都是很重要的。而畫素其實多少都行,通常500 萬畫素的相機,就夠你用到一年後完成基礎課程,那時你可以再買更好的相機。

鏡頭可以就從買相機搭配的變焦鏡頭用起,如果還有預算,則再添一支35mm或者50mm定焦鏡頭比較好,定焦鏡頭對於學習選擇光圈,控制景深有直接的幫助。我非常不支持初學者購買更多的相機和鏡頭,當然你的第一台相機不一定非要用數位單眼,我見過很多人是從旁軸相機、中片幅,甚至大片幅起步學攝影的,這也挺好的。但是前提條件是身邊一定要有一個教你拍攝的人,能經常向他請教。

不過,我推薦喜歡旅行的女孩從小型數位相機開始,因為女孩多數在開始學攝影時,對技術不感興趣,對感覺的東西則很敏感。小型數位相機方便攜帶,可以培養和鞏固興趣。說實話,很多女攝影師拍很多年的照片,對攝影技術還是雲里霧裡的,挺正常的。而男生,最好還是從紮實的技術學起。

如果一定說什麼額外的器材,我倒是覺得測光表是挺重要的東西。因為我見過的絕大多數玩家拍攝照片的曝光都有再提高的空間。如果你是初學者,推薦你買便宜的入射光表,或者跟朋友借一個也好。如果你還是覺得有困難,隨身帶一塊18% 的灰卡,經常使用它測光也很有幫助。

對於初學者節省的另一個建議是,可以把你的35mm 相機當成大片幅來拍,拍之前多想想,不按快門則矣,按了就要盡量是一張好照片。的確有很多攝影師按快門像打機關槍一樣,不過那是拍攝工作,和你是兩碼事兒。對認真的初學者另一個重要的建議是,一定要學習使用手動曝光。

曝光是表達攝影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學習攝影的每一個階段,你都應該不時地使用手動曝光。說到初學者,我不知道什麼算初學者。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很多在國內挺風光的攝影師包括得過很多獎的人,都處在應該繼續學習的狀態下。當然實際上我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每提高一點就會知道自己差的更多。

說到學習,必須要提到攝影集是價格比最高的攝影投資

知道別人做過什麼,以及現在在做什麼,非常重要。同時知道什麼是好照片也非常重要,要多看好照片,你才能知道好照片的邊界和突破是怎麼造成的。研究攝影師的作品,從推薦他的文章開始,但更重要的還是透過照片。照片這東西靠文字解釋的太多就不是照片了。

看照片最好的辦法是攝影集,最好能夠整本地看,雖然很多介紹攝影師的文章和書籍里有大師的零散作品,但是強烈推薦你看攝影師本人的攝影集。有些攝影師的作品,甚至要看完整本才能領會,比如羅伯特.法蘭克的《美國人》,我在看到原版畫冊之前,看了太多的介紹文章和零散的圖片,但是完全不得要領,在完整看完攝影集後,就徹底明白了。

很多攝影師的作品都是這樣,現在的照片評價體系還是建立在單張照片的表現上,實際上這是很片面的狀態。國外的網站上經常有賣便宜攝影集,耐心地找一找,經常可以兩折或者三折買到你心儀的畫冊。多跑跑圖書館、書店和攝影雜誌。當然好的攝影集都不便宜,簡單的辦法是上網去找圖片,當然網上的照片質感和攝影集差的很遠,但是那也比看不到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13個手機攝影技巧,隨手拍好照片!
手機攝影作品欣賞-299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