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詰問金像獎:香港有冇電影?

詰問金像獎:香港有冇電影?

本屆金像獎有了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成為了本屆金像獎最忙的人,他身後的博納影業拿下了11項大獎,刷新了中國影企斬獲金像獎最高記錄,5部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的影片中,4部都有博納影業的身影。由此產生的一個疑問:如果將合拍片從金像獎中抽走,剩下的港片還能撐得起一屆金像獎嗎?

2017年香港上映電影總量331部,香港電影53部,比2016年又少了14.5%。而在80、90年代,港片產量可是穩定在200部左右。

現在即使是港人都不再將港片作為觀影首選,2017年票房前十全都是好萊塢電影,而在內地市場,港片的影響力也在萎縮,尤其是港產警匪片這些港片傳統優勢項目,都已經難以在市場上取得優勢,內地明星開始更多地撐起本土大片,看上去,不僅港片昔日輝煌不再,甚至對於港片的情懷消費都已經抵達了一個瓶頸,類似《澳門風雲》系列這樣的港片已經從內地市場消失,不復歸來。

當一個時代結束,人們回頭評價的時候,往往會在懷舊中想起最好的時候,港片如此,香港娛樂工業也是如此。當香港娛樂工業整體退潮,港片也難以獨善其身。這一切,彷彿都是港片已死最確鑿的證據。不是嗎?

港片已死,這似乎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呢?

可港片明明還沒死。

1

死唔斷氣的本土港片

最近香港影壇有一枚「票房毒藥」很紅,黃子華。

港片黃金時代,他當年自導自演的《一蚊雞保鑣》只收11萬元票房,另一部由他主演兼改戲名的《人生得意衰盡歡》更差,真的是「衰到只有5萬票房」。

可是當人們都說港片已死,他的新片《棟篤特工》在香港年三十晚、年初二、年初三、年初四四破史上最高華語片票房記錄。香港上映29天後,共收44,310,639萬票房,壓倒周星馳在1991年4380萬票房的《逃學威龍》,打入香港華語電影票房前二十。

這部內地豆瓣上只有不到千人打分,評分僅為6.1分的電影,當然是完完全全的港式製作,除了黃子華的招牌笑料,還有對方麗娟、《阿飛正傳》等經典影片場景角色的惡搞,再加上毒香港宅男文化,最終能讓影片大賣,黃子華才是如今最懂港人的喜劇電影人。

但憑藉土味港片贏的只有黃子華嗎?

GIF

拿下2017年華語片香港票房冠軍的,是彭浩翔回歸本土味道的《春嬌救志明》。

王晶找來甄子丹劉德華,以及黃日華吳毅將等一票港片舊將,重現港產梟雄片的《追龍》,以1千8百萬登上年度票房第四位。

就算是一部余文樂主演的一部文藝悶片《一念無明》,都因為訴說香港人的現實境況引起不少香港人的反思,結果電影以1700萬票房排名第五。這樣的成績,就算是港片市場巔峰期的文藝片也未必能拿到。

也不是只有老江湖才有的贏,彭秀慧自編自導自演,周秀娜鄭欣宜出演的《29+1》,探究港女30歲的心境,照樣收到1500萬。

有笑有淚的《西謊極落》。以喜劇片折射香港近況,從充滿人情味到自私自利再變回守望相助,就算只有周柏豪、張繼聰、Bob一票小咖撐場,照樣收到千萬票房,甚至超過古天樂的《貪狼》。

但2017年香港影壇最令人百感交集的票房贏家,還是28年前《小男人周記》的那個鄭丹瑞。

在香港影壇沉寂了20多年的鄭丹瑞,找來周秀娜、鄧月平飾演下一代,還找來戲中前妻Do姐聲演,一把老古董自把自為,竟然也能收到1600萬票房,不輸巔峰時期的《小男人周記》。

這又說明什麼?

而曾幾何時,香港一地的票房超過整個內地。2000年左右,內地全年電影票房不足10億,低於香港。

十多年過去,世事滄海桑田。只看電影票房消費的話,香港也許已淪為二流城市。

可是電影不只是錢。本土化港片的價值,更非票房可以斗量。

只要港味商業片以本港市場死守不退,只要香港電影本土性尚存,香港觀眾辨識港片的文化氣息尚在,便不會真正死絕。

黃子華鄭丹瑞這樣的港片遺老還在翻紅,你說他們迴光返照也好,死唔斷氣也罷,但這樣的本土化堅守,何其珍貴?而他們電影的票房,不就是對港片一息尚存最有力的證明?

2

合拍片里的香港影人與港片血脈

除了本土港片的堅守,港片還在換種方法活。

回首往事,2003真是對香港電影極為重要的一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正式發布,通過審查的香港與內地合拍片將享受國產電影待遇。香港電影人,從此進入了北上神州的階段。

香港電影人一度為此交出過昂貴的學費。

陳可辛曾拍出過吃力不夠討好的《如果愛》《投名狀》《武俠》,直到《中國合伙人》,才終於吃透了內地電影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電影。

徐克也經歷過《散打》《女人不壞》《深海尋人》那段漫長的探索期,到了《狄仁傑》開始找到門道,才有《智取威虎山》時期的茅塞頓開。

而真正將港片靈魂成功最成功注入內地電影市場的,則是當年誰也沒想到的——林超賢。

2003年的時候,他還在拍英皇的《千機變》,這部集合了陳冠希、twins的喪屍動作片年度票房超過2500萬港幣,那時他自己恐怕也沒想過北上這回事。

但隨後本港市場持續萎縮,林超賢也不得不加入北上神州的列車。

而他早期的那些北上電影,例如兒童卡通片《閃閃的紅星》、卡通版《風雲決》也並不為人注意。

所以《湄公河行動》的成功,才給人石破天驚之感。

但事實上,那是他最終熟悉了內地電影的遊戲規則,將港片時代學到的港產動作片的精髓,那種暢快淋漓的動作快感、打到終場的緊張節奏感注入內地動作大片中之後,必然綻放出的光芒。

別忘了,林超賢的背後,可是有著港產動作片的數十載傳承。

香港動作片,從張徹胡金銓的武俠片為先導,由吳宇森傳承血脈,開創了港式動作片華麗動作的巔峰,加上成龍洪金寶等人的雜耍喜劇和巴洛克式風格融合,又有程小東式飛天遁地的花開一朵,進入新世紀又有劉偉強葉偉信等人接續香火,其間演變,如同《一代宗師》里的江湖鬥法,內部百舸爭流,切磋不斷,但卻在相互的學習與較量中,不斷交融演變,才始終保留了港式動作片凌厲爽朗、不拘一格、善於化腐朽為神奇的洶湧火力,這一切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是在這個時間節點,剛好出來了一個林超賢。

而有了《湄公河行動》的成功,當資本賦予林超賢更多的權力和信任,令林超賢可以更加大展拳腳,便又有了《紅海行動》。

沒有內地主旋律的充沛資源,沒有《紅海》,空有資源,沒有林超賢對動人影像的把握和港式動作技巧的注入,同樣沒有《紅海》,兩者缺一不可。

GIF

歸根到底,不是香港電影人在內地市場虎口餘生,而是內地電影在港片魂魄的注入下虎虎生風。

《打擂台》說的好:不打不會輸,要打就要贏。真打起來,不是每次都能贏的。但不打,不北上,不為港片爭得一片生機,那才是真正的輸。

北上神州的那些香港電影人在哪裡,港片血脈就流傳到哪裡。港片,就沒有死。

3

香港電影人沒死絕,港片影迷沒死絕,說什麼港片已死?

「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

對港片生死的體認,終究需要放棄門戶之見,在中國電影與地域電影關係的視角下,予以理解。

回頭看來,若沒有當年上海電影大量人才的注入,哪來香港電影的根基?若沒有黃梅戲的孵育,何來五十、六十年代李翰祥憑藉黃梅戲開創的國片粵語片一時之盛?只不過是時代斗轉星移,當年欠的,香港電影終究要還。

但與當年風流雲散的上海電影相比,香港電影終究被歷史留下了一道後門,未來並非如此悲觀。我相信未來的香港電影,應該會呈現出愈發多元化的生存格局:

一是以《棟篤特工》、《小男人周記》這樣的土味港產片,守住本土市場;

二是融入內地、但兼具港式風骨的港產商業片,像《追龍》、《春嬌救志明》這樣的港片,兼攻兩地市場;

最後一路,則是周星馳、林超賢這些北上的香港電影人,在合拍片中注入香港電影的魂魄,保存港產片的血脈。

電影,終究是人拍出來的。而香港電影一路篳路藍縷,奔騰不敗,靠的,也從來是這群身段最為靈活、永遠「賊心不死」的香港電影人。

2018年的香港金像獎頒獎現場,一個超級巨星站到了金像獎舞台上,成龍專門飛過來幫她整理話筒,新科影帝古天樂和吳鎮宇為她錄了一個VCR,全場起立鼓掌,這一夜的超級巨星,入行30多年,她參與拍攝了上百部電影,這個茶水工,就是Paul蓮。

Paul蓮入行的上世紀80年代,是香港電影又一個黃金時代的開端,她本名楊容蓮,這個名字是在拍梁朝偉、吳倩蓮主演的《哥哥的情人》時一位製片給她取的,之後便叫開,真名反而沒人知道。電影上映那年是1993年,香港電影達到年產量的峰值242部。由於港片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號召力,各大電影公司忙著搞「飛紙仔」,人人有工開,當紅明星幾組戲同時開工平常事,在那個港片輝煌期,沒人知道港片的轉折點已經在前方等待。

但即使港片今不如昔,本屆金像獎茶水阿姨被全場致敬的一幕,依然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環繞世界影壇,哪有一群巨星大導,為一個茶水阿姨全場鼓掌的道理?

但香港電影人自1909年的《莊子試妻》,興於49年後上海電影工作者南遷之後,經歷邵氏、嘉禾、新藝城群雄逐鹿,直到後來北望神州,甚至是今日的氣息微弱,從來都保留著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人情味。

看到這一幕,就該知道港片再疲弱,這口氣依然在。

GIF

在香港電影全盛時期,徐克讓黃霑給他寫一首詞,改完又改,黃霑不勝其煩,最後丟給徐克一篇最終稿,說用就用,不用拉倒。這便是香港電影音樂的傳世經典《滄海一聲笑》,回頭看,這首歌何嘗不是香港電影的縮影?

港片黃金時代,洶湧澎湃直吞一代人的錄像廳時間,是真正的「滔滔兩岸潮」。如今浪奔浪流已成過往,已然是「豪情還剩一襟晚照」。

但就算還剩一襟晚照,以香港電影之曠世絕倫,依然是豪情猶在,不容小覷。而不死的港片,也在不斷為中國商業電影細胞的再生提供可能。這樣的港片,猶有價值。

作者:肥羅大電影

資深影評人、鑒劇人、娛評人、票房分析師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PEN開腔 的精彩文章:

為何《華盛頓郵報》拿不到奧斯卡獎?

TAG:OPEN開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