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詞,你讓我如此痴迷

宋詞,你讓我如此痴迷

GIF

文:簡單

版式設計:湛藍

圖源:堆糖

宋詞,你讓我如此痴迷

月滿西樓

 風華國韻

純音樂 

00:00/05:34

一向喜愛文字,用它們排兵布陣是我最愜意之事。說實話,今天執筆寫此文章讓我感到很是慚愧,宋詞,讓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的膚淺和所掌握知識的淺薄。如果站在詩詞評論的角度,我的水平還遠遠不夠,但站在對宋詞摯愛的角度,也總能和詞人達到深層次的共鳴。在我對宋詞愛到手不釋卷之時,心裡泛起的漣漪總是久久地蕩漾著。

翻開宋詞,暢遊其中,縷縷韻香撲面而來,珠璣一樣的文字,讀起來唇齒留香,生動得像一幅幅雅緻的畫卷。那些或豪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彷彿讓我看到了政治上屢受挫折的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反而樂觀之態。或婉約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似乎又讓我看到了一個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的李清照。沉鬱凄婉,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宋詞的長長短短,色彩旖旎成旋律,成為一首動聽的歌進入耳鼓。驚嘆柳永式痴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感嘆蘇軾對亡妻的一片深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曾對負笈遊學的趙明誠有過一絲埋怨,為何不憐惜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詞中那些燦爛的文化花絮,篇篇的文字溫情,溫潤我的心靈,那平平仄仄的唯美詞韻,那句句字字的文學絕句讓我目不暇接。

李煜一生並無帝王之才,如若一身布衣,活在風花雪月之下,吟酒作賦,本該快活一生。無奈卻生在帝王之家,坐上了自己無法駕馭的龍椅,造成了亡國的悲劇,便也背上了亡國之君的罵名。一首「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道盡了他對後唐之亡無限悲痛與懷念。「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寫盡了這個寄人籬下的亡國之君,對昔曰近臣的失望和對自己愛妾(小周后)任由宋太祖欺辱的無能為力,感到無限怨恨與痛苦!暢遊宋詞之中,感受著每一位詞人的喜怒哀樂,讀宋詞,國文之幸,我之幸!

走進這個宋詞文化的大花園,讓我養了眼,更溫潤了心靈的空白。從古到今多少有才之人寫了數不勝數的離別詩文,而又有誰有柳永至真至切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林逋一生沒有做官,一生未娶。曾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隱居幽深之處。如若不是曾有一段不了姻緣,又怎能寫出「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的感人且悲涼的一句?

驚嘆中國古代的文人是如此的了不起。感嘆宋詞不愧為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辭海。我為有這樣的古代文化而驕傲!我喜歡蘇軾,辛棄疾的豪放,更欣賞李清照的婉約。如果說現在能考出優異的成績算是一個才女,那李清照的才氣是永遠無法超越的。她除了有「人比黃花瘦」的痴情和「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怨,還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活潑,更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情壯志。他們的文學功底,如此令人著迷,並且無人能超越,這是一部怎樣的文化遺產。我在細細讀之且慢慢品之。

宋詞宛如一條河,從一千年前流到我們面前。 讀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彷彿看到了那時的京城開封,青樓畫閣、茶坊酒肆、勾欄瓦子,比比皆是。元宵節燈火通明,繡戶珠簾中飄蕩著管弦絲竹,一曲曲,柔婉纏綿,唱出了痴男怨女的肝腸寸斷。辛棄疾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道出了多少人的羨慕。一首首,字字清脆,聲聲宛轉。

在早上匆匆的上班途中,在下班疲憊的回家路上,戴上耳機,聽一聽宋詞,在似乎打發時間的漫不經心中,焦慮的心情會安靜下來。閑暇時間,一個人,關上門,遠離外邊的世界,靜靜地品讀宋詞,聆聽千年前的文人墨客欲說還休的心事,領悟世間的悲歡離合,與他們心靈溝通,心心相印,應當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宋詞,讓你獲得更多智慧,讓你的生活更加從容。品宋詞便是品人生,品一品他們已經經歷而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有時候會莫名的眼睛濕潤,卻又流露出對他們的同情或是憐惜。

從李煜到柳永,從李清照到歐陽修,從蘇軾到辛棄疾……一首首,一句句。豪放如旭日噴薄 ,若大江東去,婉約似風扶楊柳,小橋流水。我愛宋詞,本想以一首《浣溪沙》或是《蝶戀花》來表達對宋詞的熱愛及對詞人的敬意,無耐才疏學淺,只能以散文的形式執筆倉促成文,以談淺見。

作者簡介

簡單:此生做不了將軍,便做一個靈秀的女子。帶點煙火味卻離「煙火」遠一點。簡單的幸福著!

香落塵外書齋新書訊

五月巨獻:崔加榮個人詩集

《在路上》由詩歌評論家、原詩歌報主編喬延鳳、沈丘縣作協主席王向、廣東園洲詩詞協會會長郭頌游寫序。定價39.00元,歡迎訂購。

聯繫微信:lanerzo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落塵外 的精彩文章:

高燒病人的吟憶
操紅艷 這些年

TAG:香落塵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