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懂事的你,一定受了不少委屈吧

懂事的你,一定受了不少委屈吧

追夢赤子心

 中國新歌聲 第3期

徐歌陽 

00:00/04:16

01

走在大街上,看到了這樣的場景:小男孩吵著要買奧特曼的玩具,媽媽指著他手裡的玩具小火車說:「剛才不是已經買了小火車嗎,你還沒玩呢,我們下次再買吧。」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還傷心地大哭,媽媽沒有什麼辦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拿到奧特曼之後,高興地笑了起來。

看到這個場景,我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我從來沒有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哭著要媽媽買下來的經歷,相反,我會控制自己的慾望,暗自告訴自己:這個東西這麼貴,買了也沒什麼用,還是不買了。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卻只能認真完成任務,遵守規則,用完美的表現來爭取糖。

他們壓抑著自己的慾望,小心翼翼地去討好大人,卻完全沒有會哭鬧的孩子「哭一下」的效果好。

懂事的孩子,總是乖得讓人心疼。

02

後來,我漸漸長大了,見過經常問家裡要生活費買奢侈品的同學;見過公交車上不給老人讓座的年輕人;見過要求父母買新款手機的同齡人;也見過在男朋友面前撒嬌為自己買口紅買衣服的女生。

有很多詞可以形容他們:自私、任性、無理取鬧、不懂事,雖然他們這樣做不對,但是他們很快樂,肆無忌憚的做自己,而我根本就不敢有這樣的行為。

我不敢問父母要錢買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不敢和人吵架,不敢不給老人讓座……

懂事的孩子就是這樣,什麼都不敢,小心翼翼,畏畏縮縮,越懂事的孩子就越得有規矩。

03

上學期,我參加了一個公益組織,就是和大山裡的孩子通信交流,就這樣,我有了一個筆友,我們在心中訴說著屬於自己的生活與故事,互相傾述,彼此安慰。

她是一名高三的學生,一家五口,她是家裡的老大,有一封信是這樣寫得:「姐姐,有時候我真的好傷心,從小到大,我都是大家眼裡的好孩子,正因為如此,不管什麼事我都得聽父母的,其實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從來不敢向他們表達自己,只能把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默默地吞在肚子里。」

她的這段不到100字的話,差點把我看哭了。

比如我,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擅長從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去分析大人的情緒。在合適的時間,永遠都只做合適的事,壓制自己的慾望,順應大人的想法。

在學校,遇到了好玩的事情,回去想和父母說,卻看見父母的情緒不對,就憋回了肚子里。

補完課很晚了,別的同學都會有父母去接,而我為了不讓家長操心,一個人硬頭皮往回走,還安慰自己說:「不怕不怕,沒什麼。」

出門在外,不管過得怎麼樣,永遠都會說這六個字:「我很好,放心吧。」

懂事是一種毒,一旦形成了這個印象,它就會綁架你堅持下去。因為我很早就知道,一個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會讓人交口稱讚。而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會讓父母大失所望,前功盡棄。所以有時候必須頂著「懂事」的光環堅持到底,不斷地忍讓。

我發現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感覺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對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04

《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段台詞: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我有一個好閨蜜,她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都被「懂事」這把枷鎖綁架著,直到現在,她還是順從著所有。

朋友需要幫助,她總是有求必應,不管這件事情對於她來說有多難。

一起出去吃飯,她總是偷偷買單。

公交車上,不管自己有多累,只要看見老人,她立馬讓座,沒有片刻猶豫。

自己遇到再難的事情,也不會和別人說,因為怕給別人惹麻煩。

每次和人交流,看到對方表情不對,都會先道歉,她認為一定是自己說錯話了。

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最先想到的永遠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她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心疼的孩子,就是因為太懂事,一定也受了不少委屈吧。

05

經過了這麼多年,遇到了這麼多事,我也不想被「懂事」綁架了,我也想任性的做自己,不再畏首畏尾,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和朋友一起聊天,不再像以前那樣隨聲附和,而要勇於表達自己;和父母相處,不再像以前那樣惟命是從,而要吐露自己的心聲;遇到尋求幫助的人,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有求必應,而要量力而行。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願你能吃糖也會要糖,能獨立戰鬥也有人依靠,會照顧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換位思考也堅持內心。

願你們只懂該懂的事。

正能量多到爆棚的姑娘

和你分享生活中的點滴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暖箱小窩 的精彩文章:

TAG:暖箱小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