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0的鴨式布局設計到底來自何處?說說那些比科幻電影還科幻的飛機技術驗證機

殲10的鴨式布局設計到底來自何處?說說那些比科幻電影還科幻的飛機技術驗證機

原標題:殲10的鴨式布局設計到底來自何處?說說那些比科幻電影還科幻的飛機技術驗證機


謹以此文緬懷自己的童年時代…...


前言:


世事時移,彷彿一陣風吹過,自己長大了。翻著舊日的書籍資料,突然有一種衝動,想把那些遙遠的童年時代了解到的飛機技術驗證機介紹給大家,於是動手寫下了本文。


驗證機之一:HiMAT


高機動性飛機技術遙控驗證機,作為驗證高機動性技術的驗證機,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重點項目,主要用於研究和驗證90年代以至更遠的將來可能用到的戰鬥機設計的新技術。注意儘管重點在高機動性,但是並不僅是高機動性驗證。


HiMAT計劃開始於更遙遠的1973年,這一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空軍(USAF)共同提出了「高機動性飛機技術計劃」,經過招標,1975年選定了洛克維爾公司建造2架縮比為0.44的遙控驗證機。兩架驗證機分別於1978年3月和1978年6月交付給NASA,並且在1979年10月和1981年7月分別進行了首飛。


鑒於這是一款縮比遙控驗證機,HiMAT並不大,其翼展為4.877米(16英尺),機長6.7米(22英尺),機高為1.29米,動力用一台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J85-GE-21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海平面經推力約2268千克(5000磅)。其空重為1200千克,最大空中發射重量1542千克(3400磅),最大平飛速度約為Mach1.6。、


ASA和USAF對HiMAT技術驗證機提出的要求是要如下:


推重比和翼載荷達到全尺寸戰鬥機的標準


機動性上,要求在12000米高空,Mach1.4的條件下進行至少3分鐘的研究飛行;在9000米高空,Mach0.9的條件下能持續做8g過載的盤旋飛行


機體結構上,要求亞音速時最大過載可達+12g和-6g,超音速時也可達到+10g和-5g


HiMAT為了驗證高機動性,採用了很多新技術,如近耦合鴨翼,翼梢小翼,數字式電傳操縱,放寬經穩定度技術,直接側力控制技術,氣動彈性剪裁技術等。在機體結構上,為了適應不同試驗項目的要求,採用了核心結構加可更換單元體的模塊化涉及。其核心結構包括機身,發動機和相關分系統,單元體則包括主機翼,近距耦合鴨翼,發動機進氣道,加力燃燒室和尾噴口等部分,單元體以及其上的部件可以隨時拆除和更換,非常方便。


作為驗證下一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複合材料等是必不可少的。HiMAT使用的石墨複合材料占結構重量的20%,玻璃纖維占結構重量的3%,鋁、鈦、鋼分別佔26%、18%、9%。該機只有用於著陸的前三點式起落架,起飛則由B-52載機帶到空中發射。

HiMAT技術驗證機飛行與控制參數感測器已經研究儀錶感測器共計164個,飛機主要由地面控制設備控制,如果地面控制設備出現故障,則由伴飛的飛機進行控制,如果伴飛飛機在控制範圍外,記載自恢復系統可以使飛機在定常高度上作亞音速盤旋飛行,直至伴飛飛機進入控制範圍接手控制。


截至1983年1月,HiMAT計劃結束了,兩架技術驗證機進行了26次飛行,凈飛行時間(指不包括載機攜帶飛行的時間)合計11小時34分鐘,研究項目涉及到的空氣動力學,機體結構,飛行控制等方面內容,其驗證性能的目標全部達到。HiMAT不辱使命,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在25000英尺(7620米),速度Mach0.9時,持續盤旋過載可以達到8g;高度為30000英尺(9144m米),速度為Mach1.2時,持續盤旋過載可以達到6g。


題外話:從機動性上說,對比同時代的戰鬥機,HiMAT無疑是十分出色,加上當時競標ATF的幾家公司,構想中都使用鴨翼布局,一時間鴨翼布局炙手可熱。上世紀80年代開發了很多鴨翼布局的先進戰鬥機,如歐洲聯合的Typhoon/EF2000,法國達索公司的Rafale,瑞典薩伯動力的JAS39,蘇聯/俄羅斯的MFI,以色列的Lavi,當然少不了我國的J10戰鬥機,很難說它們和HiMAT的影響毫無關係。


驗證機之二:X-29A



前掠翼是一個並不新潮的概念,早在二戰時期,就有德國空軍的Ju-287前掠翼重型噴氣轟炸機的嘗試,當時人們就認識到前掠翼在提高機動性,防止進入尾旋和較好的低速操縱性等優點,尤其是在整個飛行包線內特別是Mach1附近的阻力較小,更是讓人」蠢蠢欲動」,當然,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的確也只是蠢蠢欲動。因為在高速飛行,前掠翼存在致命的氣動發散問題,也就是迎角增加時,氣動增力使前翼外沿向上扭轉,使迎角進一步增加。如此惡性循環,使機翼結構受到破壞。為了加強結構增加的重量,基本上抵消了前掠翼的優點。


好在隨著材料的進步,出現了強度高重量輕的高級複合材料,利用複合材料的各向異性,通過合理鋪層的辦法控制機翼的強度和剛度,解決氣動發散問題,X-29A應運而生。



1977年,國防部先進技術研究局(DARPA)和空軍飛行動力學實驗室提議研究前掠翼概念,格魯門公司並於1981年1月開始設計,到了1981年12月,格魯門公司贏得了NASA高達8700萬美元的合同,製造兩架技術驗證機,第一架驗證機於1984年12月14日首次飛行,第二架於1989年5月23日首次飛行。


為了節省成本,除了需要驗證的部分,X-29A盡量使用成熟的技術,這樣一來,它可謂大雜燴:使用了F-5A的前機身,座艙和前起落架;使用了F-16A的主起落架和舵機;使用了F-18使用的F404-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等。X29A機高4.35米,機長(不含空速管14.66米)16.44米,機翼前掠角33度44分;空重6168千克,起飛重量7983千克;升限15240米,最大速度Mach1.6,繼航時間約一小時。

X-29A採用全動式鴨翼加前掠翼加後機身邊條翼的氣動布局,也算三翼面設計了J。其主機翼內半翼後掠,前半翼前掠,通過鴨翼產生的脫體渦流捲走兩半翼交匯處顫聲的不利氣流,這樣的設計使機翼有很不錯的升力特性。除了驗證前掠翼外,X-29A還採用了超臨界翼型,近距耦合鴨翼,三餘度數字電傳操縱系統,不連續變彎度機翼,三操縱面俯仰控制和放寬靜穩定度等先進技術於一身。X-29A是一架靜不穩定的飛機,其亞音速的不穩定度為平均氣動弦的35%,超音速時可以達到40%。


根據格魯門公司估算,與採用後掠翼相比,X-29A減輕重量5~20%,降低成本5~14%。


由於採用前掠翼和全動式鴨翼,當然還有靜不穩定設計,X-29A在45度的攻角仍然有極佳的操縱性,而試飛中最大達到過67度攻角,性能不可謂不出色。截止1992年X-29A項目中止,兩架驗證機進行了436次飛行,其中包括項目第一階段(1984~1989)第一架驗證機的242次飛行,第二階段(1989~1994)第二架驗證機的120次飛行,渦流控制階段(5.1992~8.1992)的60次飛行,外加12次第一架驗證機和2次第二架驗證機的非研究飛行。



題外話:前掠翼一定要用複合材料的各向異性特徵加上多層鋪設么?魯坦堅定的回答:不!現在提起魯坦,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他獲得X-Prize的傑作SpaceShip One,儘管知道更早環球飛行的飛行者一號,不過還是更佩服他1996年設計的前掠翼家用飛機Boomerang,使用小前掠角機翼,沒有複合材料工藝的機翼讓人不得不佩服設計者的鬼斧神工。



驗證機之三:XFV-12A



小型制海艦的概念,在上世紀70年代曾風行一時。還留下了西班牙和泰國兩艘航母作為墓碑J。與此對應的,相應的飛機,大多數人想起來的,不外鷂式飛機。其實,我覺得XFV-12A也是一種不應該被遺忘的飛機。


XFV-12A是美國洛克維爾公司研製的動力增升機翼研究機,主要用來研究70~80年代小型制海艦上擔任海上防空和攻擊任務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技術。1973年,美國海軍(US Navy)和洛克維爾公司簽訂了約4800萬美元的合同,建造兩架驗證機進行試驗。但是或許技術真的太過複雜,第一架驗證機遲到1977年7月才出廠,比原計劃晚了3年之多,不過試飛於1978年正式開始。

XFV-12A採用鴨翼布局,它真正的創新在於鴨翼和主翼上配備的全翼展引射式襟翼增升系統(俗稱動力增升機翼),來自發動機的引射氣流從襟翼的噴口噴出,提供垂直起落,過渡飛行和懸停所需要的升力並操縱飛行,平飛時襟翼收起變為常規機翼。自1978年開始試飛後,多次試飛基本驗證了其構想的可行性,可惜調節襟翼噴嘴時出現的失速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再加上由於技術複雜造成的資金不足問題,最後,1981年, XFV-12A項目被取消了。


XFV-12A採用一台F401-PW-400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13608千克。其空重6260千克,最大垂直起飛重量8850千克,最大短距起飛重量11000千克(此時滑跑距離91米),最大速度Mach2。



題外話:第一次知道XFV-12A,是在16年前的時候了。更早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想為什麼不能通過噴射氣流提供升力,看到XFV-12A的時候不由的眼前一亮,可惜隨後的文字就告訴我它悲慘的結局,希望有一天它能涅槃重生。


驗證機之四:XV-15



這個就是貝爾301,他就是V-22魚鷹的前生,XV-15是陸軍編號。XV-15傾轉旋翼研究機和魚鷹一個樣子,具體的結構,我想不需要我啰嗦,太多的人知道太多關於魚鷹的信息J。


小時候很吃驚的,是知道早在20世紀40年代,貝爾公司就開始了傾轉旋翼技術的研究工作,當然,XV-15是70年代的事情了,是NASA的項目。XV-15採用萊康明公司的LTC1K-4K渦輪軸發動機(注意是渦輪軸發動機,不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台海平面最大功率1550軸馬力,兩分鐘瞬時功率可達1800軸馬力。旋翼系統是兩副三槳葉萬向鉸接旋翼,槳葉通過張力-扭力條河槳距滾柱軸連接在鈦合金槳轂上,槳葉在旋轉平面為剛性以適應直升機狀態和飛機狀態的飛行。XV-15旋翼直徑7.62米,旋翼中心間距9.80米;翼展10.72米,機長12.83米;其空重為4341千克,設計起飛重量5897千克,最大起飛重量(採用短距起降方式)6804千克。


1973年7月,貝爾公司開始了傾轉旋翼研究機的設計開發工作。1976年10月,第一架原型機出廠,並於1977年5月完成了首次自由懸停飛行,這架原型機於1978年8月交付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同年9月,開始了第二架原型機的地面測試工作。1979年4月,首次進行直升機狀態的飛行試飛,同年7月,完成從直升機狀態到飛機飛行狀態的轉換飛行,飛行中平飛速度大到了297千米/小時,同年11月,平飛速度達到了383千米/小時的速度。1980年3月的試飛中,平飛速度也終於達到590千米/小時的預定指標。


驗證機之五:T-2CCV


對於日本,國人總是一種特殊的感情,尤其是軍事愛好者。曾經多次看到說日本航空沒有積累,大躍進上F2結果處處不順利的說法,其中就有提到日本人電傳操縱系統靠引進美國。


我一直認為,T-2教練機對於日本軍用航空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作為一種雙發超音速高級教練機,一直到現在都是日本主要的高級教練機;由此改進出的F1近距支援飛機加上自產的Type 80 反艦導彈,很長時間就是日本對海打擊力量的中堅;而T2CCV的出現,使日本人完整的試驗了電傳操縱操縱系統,由此得來的經驗,直接匯入F2支援戰鬥機的電傳系統,承前繼後,莫過於如此。


言歸正轉,T2CCV是1982年三菱重工業公司在T2高級教練機基礎上改裝的單座隨控布局技術研究機。事實上早在1978年,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與發展部就選中T2作為試驗機,,用來研究和發展放寬穩定度飛行控制技術,獲取相關的工程數據。1978年4月,三菱重工開始設計工作,到了1983年8月,T2CCV進行了首次飛行。


T2CCV機長17.85米,機高4.45米,翼展7.88米;空重6310千克,起飛重量967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2800千克;其發動機採用兩台國產TF40-801A發動機,最大推力3300千克,T2CCV的最大速度可達Mach1.4。


與原型T2相比,T2CCV的主要不同就是使用了三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飛行控制系統舵機;增加了機動襟翼,水平前翼和垂直前翼,原有的后座艙用來安裝實驗設備。T2CCV只要研究5種隨控布局:控制增益;放寬穩定度;機動載荷控制;直接升力提供和直接側力控制。其中直接升力由水平前翼和機動襟翼提供,水平側力由垂直前翼和垂直尾翼提供。


T2CCV自1983年開始的試飛工作一直進行到1988年,在此基礎上獲得了大量的試飛數據,為進一步開發電傳操縱系統和隨控布局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2在設計上受益甚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巫蠱之禍漢武帝父子互殺時,霍光金日磾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戰鬥民族就算是空戰也喜歡重火力!蘇聯早期大口徑航炮發展簡史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