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佛系」:一種自媒體專門為中產階層生產的慾望!

「佛系」:一種自媒體專門為中產階層生產的慾望!

自2017年11月下旬,「佛系」開始大面積刷屏:「佛系青年」、「佛系少女」、「佛系粉絲」、「佛系員工」、「佛系乘客」、「佛繫戀愛」、「佛系購物」……一夜之間,「佛系」成為社交網路上最為流行的修飾詞。

原文:《「佛系」:社交網路的符號表演》

作者: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生 李飛

「無慾望」作為一種慾望

在這一場符號狂歡中,「佛系」的基本所指是「無所欲求,順其自然」。「無慾望」成為「佛系」的理想形態。但是,「無慾望」表面上是和資本主義相衝突的。

法國思想家德勒茲認為,慾望的生產和再生產是資本運作的核心秘密。正是因慾望被不斷地生產出來,「幸福生活」才總是被延宕,人們才有充足的動力進行生產活動。因此,在資本社會中,人的生存所需固然容易得到滿足,但是,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多。借用一下德勒茲的概念,資本社會其實是進行慾望生產和再生產的「慾望機器」。

在當下,「慾望機器」毫無疑問處於生產過剩的狀態。關於「主體成就」的慾望不斷地被製造。在中國的影視劇尤其是青春、都市劇里,主角很少受到經濟限制,生活中的問題似乎只在於沒有碰到「真愛」。甚至有人戲稱,國產電視劇是「沒有窮人的烏托邦」。一個月薪八千的女白領,卻和頭等艙、高爾夫、頻繁出國、豪華公寓融為一體,這在電視劇中絲毫不成問題。通過在影視劇中虛構都市白領的薪水根本無法企及的生活狀態,物慾在暗中成為觀眾移情的前提。在網路小說中,慾望的生產更為明顯。網路小說大多遵循以下模式:一個弱小的個體(中間階層的自我隱喻),通過克服困難,變成一個極有權勢/物質的強大主體(慾望中的自我)。其中,「克服苦難」這一環節並不具備展示困境的功能,而是為了給讀者提供「爽感」。

另一方面,媒體也在不斷地製造慾望。在「佛系」剛剛流行起來的時候,《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幾乎是立即分別發表了評論文章——《也說「佛系青年」》《「佛系」生活實為逃避》,前者鼓勵青年要做「斗戰勝佛」,後者教導青年應該「發現奮鬥的方向」。總體而言,這表達了「擼起袖子加油干」這樣一種慾望敘事。這一點,只需要追蹤《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就可以發現。

當下的慾望敘事,有一個假定存在的前提條件:這是一個公平、流動的社會,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實現你的慾望。但是這樣一個前提條件掩蓋了社會的分化。在馬克思看來,越來越大的財富分化是資本社會的根本矛盾。事實上,當下的社會分化和階層固化問題,一直纏繞中國社會。只要在互聯網上沉浸一段時間,就會發現焦慮和不安才是青年人的真正的心態。毫無疑問,現實和慾望的鴻溝非常大。

因此,「佛系」根本不是青年人的真實生活狀態,而僅僅是社交網路上的符號表演,用以想像性彌補現實和慾望的差距。既然「慾望中的生活」在現實中難以實現,那不妨直接拋開慾望。更為值得注意的是,「佛系」在內容上是「無慾望/低慾望」,但是在形式上仍然是一種慾望。也就是說,「佛系」隱含的渴求「無慾望」的慾望,慾望的對象就是「無慾望」。正因為「佛系」仍然是大眾文化機制生產的慾望形式,而非真實的主體心態,我們才能理解這些「佛系青年」依然容易被民族主義所召喚,依然沉溺於大眾文化的慾望敘事。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理解,「佛系」為何採用一種分裂的形式。比如,「佛系乘客」僅僅指的是打車時的片刻幻覺,「佛系購物」僅僅指的是購物時的片刻幻覺。這些片刻幻覺並不是主體對於佛教的認同,恰恰相反,這些僅僅是「無慾望」這種慾望的象徵性滿足。

「佛系」慾望是社會結構的投射

因此,以「無欲無求,順其自然」為特點的「佛系」是當下最時髦的慾望形式。拉康認為,慾望是將主體組織起來的重要手段。實際上,慾望也是社會結構的投射。「無慾望」這樣一種慾望形式,就典型地體現了資本社會的階層結構。

我們發現,在社交媒體上,富豪們既不是腦滿腸肥的壓榨者,也不是雄心勃勃的野心家,更不是一身銅臭的暴發戶。相反,他們是一種飄然世外的形象,一種擺脫了慾望糾纏的形象。在社交網站上,有一則視頻廣為流傳。此視頻將中國富豪的採訪視頻剪輯、拼貼在一起,並被配上頗有反諷意味的背景音樂和人物裝飾。在視頻中,馬雲說「他根本不會花錢」,「身上也不帶錢」;馬化騰說自己家是「普通家庭」,就是「房子大一點而已」;王健林說先「完成一個小目標」,「先掙一個億」;劉強東說自己「臉盲」,不知道「愛人漂亮不漂亮」。視頻中的富豪們,說這些的時候都非常瀟洒,非常雲清風淡。這個視頻的反諷效果,在於內容和形式的張力。在內容上,幾位富豪用非常輕鬆的語調談論一些觀眾永遠無法達成的慾望,而在形式上,配樂和人物飾品卻採用短視頻直播中的「裝B」風格。正是內容和形式之間的張力,帶來了觀看的快感。

擁有「無慾望」這種慾望的更多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中間階層。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李春玲教授認為,教育的分化將中國的當代青年分裂為兩個群體:青年農民群體、大學生及大學畢業生群體。李春玲教授團隊的調查顯示,在16歲-35歲的青年人口中,青年農民工佔45%,大學生及大學畢業生佔40%。雖然青年農民工在數量上比例更大,但是在媒體上他們卻是「不可見」的,同樣也沒有「佛系」的准入資格。換句話說,出門打車,下班去星巴克的碩士學歷的女孩子才會在社交網站上自稱「佛系少女」;富士康的輟學女工,恐怕不會知道什麼是「佛系少女」。因此,「佛系」雖然是一種慾望,但卻是自媒體專門為中產階層生產的慾望。而作為符號的「佛系」,此時起到恰恰是法國思想家布爾迪厄所說的區隔(distinction)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果地建立起中產階層區別於青年農民工的符號身份和自我想像。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05期第6版,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今日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文化尋根:是尋找文化傳統的內在活力,而不是詐屍表演!
元宵節,答題免費送報紙啦!你能答對幾道題?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