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小龍女落魄國外「要找爸爸」,為何不再被那麼多網友同情?

小龍女落魄國外「要找爸爸」,為何不再被那麼多網友同情?

原標題:小龍女落魄國外「要找爸爸」,為何不再被那麼多網友同情?


很多人也許並不記得,失蹤多日後,終於落魄現身加拿大說「要找爸爸」的「小龍女」吳卓林,其實已經19歲。所謂的「小龍女」,已經長成為該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成年人了。



可是成長於原生家庭的19歲的小龍女,到底還該不該得到網民的同情?


你應該已經看過相關新聞了:吳卓林去年才與網紅女友公開出櫃兼認愛,甚至為愛搬出家門,與女友同居自食其力生活。可是日前驚傳小龍女已長達近半年沒有消息,讓吳綺莉心急如焚,今年2月求助警方,被警列為失蹤人口案處理。

然而26日網上流傳出一段影片,原來小龍女人正在加拿大,還聲稱:「我要找我爸。」所有人都知道,成龍並不在加拿大。



上一次傳出小龍女的新聞,還是號稱要自食其力的小龍女被吳綺莉報警說拿走家裡價值17萬的財物,最新的新聞又是她和女友落魄加拿大。故事的發展讓人感慨。


最讓人唏噓的還是小龍女的命運。


在新聞里,有一句話特別令人心疼——看起來非常落魄的小龍女說:「我想找我爸,我媽…我知道,但是我…我媽。」


經年累月的相依為命,帶來的不是彼此更深的體恤,而是互相抱怨、互相損傷。



父親缺位的日子裡,她的人生充滿了這些關鍵詞:自殘、自殺、出櫃。也一度對消失的父親充滿憤怒。


肯定有網民再次把這筆賬算到原生家庭的頭上,或者說,算到成龍的頭上。


這可能是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見過的最扎心的被原生家庭損毀的故事。

但對我來說,這更是一個已經成年的原生家庭子女,無法與原生家庭,也無法與自己實現和解的故事。


也許我們真正該問的,不是成龍該不該為小龍女的人生負責,而是原生家庭之痛,該不該為吳卓林的人生背鍋?


小龍女吳卓林被曝失蹤半年落魄現身加拿大,是原生家庭的鍋嗎?


女人生來如戲,有的是一生高潮迭出,有的卻是低潮不斷,到目前為止,吳卓林也許都是後者。


過去常在Instagram上秀恩愛的吳卓林,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發布信息。她的最後一篇博文停留在2017年11月7日,之後便銷聲匿跡,連女友的照片中也不見她的身影,通訊軟體沒上線,身邊親友都不知道她在哪兒。據傳疑似失蹤的狀況讓媽媽吳綺莉很擔心,進而報警尋求協助。



再出現,便是一身落魄現身加拿大。看起來,吳卓林也不是真的去加拿大找爸爸,而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搬出爸爸成龍的名字,希望店家收留,目擊者更稱,小龍女手上還拿著一床破被子。後來店家果真提供了食物,又有當地人表示可以提供住宿,小龍女她們便離開。


監視器畫面曝光,小龍女才終於不再「失蹤」。


而她和吳綺莉的關係,依然是羅生門。


早前吳綺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幾日前,她和我說她不在香港,還是那句最重要安全和身體健康。我有自己的生活,小朋友不在身邊有好多原因,可以去讀書,是一個過程,她獨立沒有問題。」現在看來,恐怕未必。


更早一些,吳綺莉還曾以家裡被盜為理由報警「抓」女兒,後來吳卓林搬離媽媽家,和女性女友同居,更被拍到在外打工的畫面。本以為是自食其力的開始,誰知道故事並沒有向勵志方向發展。


吳卓林和吳綺莉,也並非一開始就如此劍拔弩張,相反,母女也曾有溫馨相依的時刻。


2017年吳卓林自殘,被記者拍到她左手手腕有近數十條傷痕,記者問到可對媽媽有怨氣,吳卓林語氣堅定說:「沒有!從來都沒有!」。



對於女兒開腔表示從來沒恨媽媽,吳綺莉接受受訪時坦言開心到爆:「開心啦!和女兒一起回家,我放下了心頭大石!」


可是時間輾轉,曾經的毫無怨言,變成今日的怨憎相向,網友對小龍女處境既同情又可憐的同時,難免又將原生家庭的理由搬出來:原生家庭太慘,吳卓林一定受到了成龍的影響,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錯。


但所有家庭的孩子,都註定無法找到對的人生嗎?


那些原生家庭的孩子,不是每個人都變成了吳卓林


同樣是原生家庭的孩子,張韶涵15歲就扛起了養家的重任。

洗車,賣牛肉麵,送外賣,擺攤賣衣服,到小店做銷售員。她忙得披星戴月,父親就天天花著她賺到的錢,喝到酩酊大醉。


但她還是憑一已之力,把全家養了起來。



到了18歲去闖蕩歌壇,苦苦煎熬後終於一炮而紅。成名後,賺到的錢全部打入母親賬戶,自己只留少許生活費用。


可是一場嚴重的心臟病複發後,需要做手術的她,卻發現被母親捲走了她的所有錢, 她是借錢做的手術。


卷錢走人之後,母親再回來的時候,是對媒體控訴女兒不養家,不養她。


她的事業,頓時降至冰點。



而母親說這些的原因,不過是想多要點錢。


許多年後,當張韶涵再度翻紅,回望過去,她說:假如沒有苦楚的時辰,我就不知道什麼叫人生。


這是一個原生家庭的孩子。


又比如黃秋生。



她的親戚都跟她說:媽媽是為了你才忍著沒離婚,你欠你媽太多了,要好好報答她。實際上媽媽經常想帶著她去死。


同學都嘲笑他是「異類」、「私生子」、「番鬼仔」。


他說:被欺負死了,像個怪物。


黃秋生的原生家庭之痛,難道不是痛過吳卓林?可是這個從小被人欺負的小孩,後來成為了香港影帝,如今年近60,功成名就。


這個人,也是原生家庭走出來的。


還有一個電影人,也是原生家庭,他就是周星馳。


後來那些童年的悲苦人生,對童話的渴望,對底層生活的體驗,對鹹魚人生的反抗,都被周星馳拍進了自己的電影里。


是,這段原生家庭之痛或許創造了孤獨的周星馳,但也創造了最了不起的華語電影喜劇之王。



這個喜劇之王,也是原生家庭出來的。


真是奇怪啊對不對?怎麼原生家庭那麼多問題,就沒有毀掉她們的人生?


不幸的原生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很難說誰的不幸更多一點,原生家庭的孩子也總能講出很多的故事,但每個孩子面對家庭的不幸,也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有些人會陷進去,比如吳卓林。


有些人會跨過去,比如黃秋生,或者張韶涵。


還有的也許一生都沒有走出去,但把所有的痛拍進了喜劇電影里,比如周星馳。

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很可能貫穿一生,但這是一個人毀掉自己人生的借口嗎?


原生家庭再不幸,也不是搞垮自己人生的理由


黃秋生也好,周星馳也好,他們的人生得以重建的原因是,都從原生家庭的殘骸里,跨過去了。


原生家庭之痛或許永遠存在他們的人生里,但沒有搞垮他們的人生。



可是看小龍女的人生,和母親陌如路人,一再自殘,自傷,彷彿是此恨綿綿無絕期。所有的傷害和背離,沒有因為時間而消失,反倒日益明顯,似乎越是長大,吳卓林越是無法釋然十九年前的被辜負。


但說到底,每個人真是要為自己所有的作為買單。走不走得出去,歸根到底,要看一個人是否能找到自我修復的開關。找到了,那便是自己成就自己的起源。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不能從原生家庭的傷痕里走出來,靠的是自己。


那些走出來的人,後來都對往事有種格外的理解和寬容。


吳綺莉和吳卓林,誰對誰錯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改變吳卓林的人生軌跡。


不管怎麼說,誰都不是聖人,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都是在一步步摸索中、不停地犯錯中,才學會,只不過原生家庭之下,吳綺莉沒來得及學會當一個好母親,吳卓林已經長大,並且更加叛逆,她選擇了自己的人生要走的路。那就要接受自己做出人生選擇後遭受的損毀。


在吳卓林的新聞下面,很多人在評論里詛咒他的父親,認為他不配得到原諒。


但看看黃秋生後來是如何說他父親的BBC 的記者問他,如果真的見到了爸爸會說什麼。


他說:「說英語吧。」


你看, 44 年之後,他終於懂得如何去笑對了。


他們都沒讓自己被這個原生家庭的恐懼控制一輩子。


打破原生家庭創傷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原諒父親或者母親,而在於是否接納了自己。


原生家庭的問題,永遠無法像擦黑板一樣擦去。


但選擇如何面對原生家庭創傷的,永遠是你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也永遠是自己,而不是原生家庭。


關於原生家庭,黃秋生說過一段話:就好像你身上的疤痕,永遠都會在那裡,它們就是你的歷史,所以你根本不必介懷。


這其中的道理,現在的吳卓林還無法明白。或許,也並不在意。


是,原生家庭就像一部恐怖片,可總有恐怖片里的男女主角,能衝破黑暗,見到天亮的一刻。


那一刻,原生家庭之痛,已經被他們打敗了。而還有些人,自己選擇永墮黑暗裡。那不是原生家庭的錯,甚至也不是父親,母親的錯,是自己選擇了自己的故事。



所以,吳卓林,原生家庭再不幸,也絕不是你落魄國外「要找爸爸」的理由。


你要自己走出去。如果你自己不長大,再多人的同情,也幫不了你。


有空的時候,我們聊聊娛樂圈。我的微信公眾號:damovi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肥羅大電影 的精彩文章:

豆瓣7.4急降到6.8!《北京女子圖鑑》是不是對北漂女性有什麼誤解?
首次回應身世質疑的范丞丞,能靠自己摘掉「范冰冰弟弟」這層紙枷鎖嗎?

TAG:肥羅大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