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MIC 2018首日:人工智慧成為貫穿全場的話題!

GMIC 2018首日:人工智慧成為貫穿全場的話題!

【TechWeb報道】昨日GMIC正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了帷幕,在GMIC的第十個年頭中,大會圍繞「AI生萬物」為主題,聚集了各領域精英,共同激辯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業的發展。

隨著此前移動互聯網的滲透,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發生改變,而AI、量子計算等新技術的興起,吸引到了大量企業、投資人、開發者及用戶的目光。

在26日上午的GMIC主會場中,人工智慧領域三位奠基人之一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楊樂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 Jordan(邁克爾·歐文·喬丹)、創新工場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等業界大咖就AI的現狀及未來分享出了各自的觀點

Yann Lecun:AI的最新趨勢

Yann Lecun在深度學習研究領域絕對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以技術著稱的Yann Lecun認為,無監督學習是未來AI的變革點,Facebook要打造與類人智商相近的AI,不斷提高計算機視、聽和獨立進行溝通的能力,並與Facebook各個產品間進行融合。

圓桌論壇《AI現狀與未來》

在《AI現狀與未來》圓桌論壇上,被業界稱作「人工智慧先行者」的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將人工智慧的應用歸納成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就是互聯網的AI浪潮,用戶在網上所產生的數據被互聯網公司進行深度了解,從而提供個性化的用戶體驗;

·第二波是商業化浪,誰有大量的數據,誰就能利用這些來實現變現或者商業價值的提升;

·第三波浪潮基於視覺、聽覺感測器收集到的新數據;

·第四波浪潮是自動化AI。

李開復認為:「四波浪潮為中國帶來了巨大機會,尤其在互聯網方面,我們已經佔了半壁江山,在深科技方面,有數據優勢及政策的推動,未來市場將呈現中美領先的局勢。」

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Michael Jordan對AI未來的看法是:「AI應搭建一個智能的網路體系,而不是單個個體的智能,AI技術不應被過分的誇大,而是去更好的連接實現。」

何小鵬:AI改變汽車的原動力

GMIC首日主會場中,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主題演講中提到:「AI是互聯網汽車的新標誌,並非能裝軟體、能上網的汽就是智能汽車,智能汽車最基礎的部分是自動駕駛和互聯網功能的可升級。」

現場何小鵬不僅指明了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更在現場啟動了G3的首批預訂,G3擁有L2.5等級自動駕駛能力,具備自動泊車、遠程遙控等功能,其續航能力為420公里,該車補貼前售價在20-28萬元,限量2000個名額,並於2018年底開始交付。

趙明:乘風破浪總有時

隨著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上的突破,手機與AI也組成了一對默契的「CP」,AI技術的加持,不僅能夠改變用戶原有的交互方式,更能很好的去了解用戶的習慣。

榮耀總裁趙明在演講中指出:「AI分為了三個層次,一是晶元/硬體層次、二是AI智慧系統、三是基於AI理念的應用。企業在其中任何一個層次發力,都能享受到紅利。」

AI作為榮耀手機的核心戰略,意圖是成為人腦的協助處理器,幫助用戶縮短與專家之間的差距。在拍照方面傳統的技術最多區分人像與背景,而現今AI能夠對人、動物、植物、天空等多類元素進行分割。趙明談到:「這樣的技術如果用於自動駕駛,安全性也將大幅度提高。」

圓桌論壇《AI戰略與人才》

在主會場上午最後一輪圓桌論壇環節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科大訊飛公司高級副總裁胡郁就《AI戰略與人才》觀點進行了話題分享。

有意思的是,這是李開復與張亞勤第二次在GMIC上進行該話題的討論。李開復坦言稱:「國內高校不同於美國,沒有那麼多累積的科研的專家,目前來看BAT現在人才累積最多,百度較為領先。是中國人才現在的現狀就是BAT為主,未來如滴滴、京東、美團和其他企業都會豐富自己的AI團隊。」

張亞勤認為:「目前三種人才比較缺失,一是研發、演算法,這類人才即便在美國也相當稀缺。第二是做產品,包括晶元設計,第三則是做各種不同的系統人才。整體來說,看五年以後中國和美國在應用人才,開發人才,基本上會到一個同樣的水準。」

科大訊飛公司高級副總裁胡郁表示:「人工智慧是個非常交叉的學科,一些先進的人才很難自己培養出來,確實需要從各個方面引進。」

—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國產100%真全面屏!看到最後的我笑出了豬叫
北京國際長跑節引入人臉識別:8名替跑選手被勸阻離場

TAG:Tech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