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上了一份奏摺,朱元璋看了一半下令打,看完又表揚了他

大臣上了一份奏摺,朱元璋看了一半下令打,看完又表揚了他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窮苦百姓,他深知坐天下的不易,所以當了皇帝後對眼前的富貴更加珍惜。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不放心手下的大臣,所以對政事極為上心。

朱元璋稱帝以後,事無大小必定親力親為,他死後曾在遺詔中寫道:「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每日勤勤懇懇,不曾有絲毫懈怠。有史料記載他平均每天批閱奏摺多達兩百多件,這還不算其他國事的處理。

尤其是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以後,將原來屬於宰相的權力收歸皇帝所有,這樣一來,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卻也加重了皇帝的工作負擔。

圖為朱元璋中年畫像

中國古代大臣們寫的奏摺往往都是長篇大論,單純的用華麗的辭藻組裝在一起,通篇上下大半都是不必要的廢話,只是等到結尾時才話鋒一轉進入主題。這樣的奏摺,皇帝一天也看不了多少。

其實這也怪不得大臣,中國古代的政治就是如此,說話不說滿,凡是留有餘地。但這歷代通行的為官之道卻在朱元璋這碰了壁。

當時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每次上奏摺都是高談闊論,一篇奏疏至少七八千字,且語句複雜,晦澀難懂。所以朱元璋每次看他的奏摺都很不耐煩。

一次,茹太素又上了一份奏摺,朱元璋命中書郎王敏念給他聽。當聽到一半時,朱元璋還是雲里霧裡,不知所云。憤怒的朱元璋直接召來茹太素打了一頓板子。

打完之後,朱元璋又讓人繼續念給他聽,直到16500個字時,奏疏總算是進入了主題。其實茹太素在奏摺中提的幾個建議都可以施行且頗為重要。

第二天,朱元璋再次將茹太素召來,先是表揚他提的建議切實可行,後又批評他的奏摺太過啰嗦冗長,明明只需500個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事,卻用了一萬七千多個字。

此事過後,朱元璋對奏疏的格式做了明確規定,要求奏疏必須簡明扼要,且按照一定的格式書寫。若有人違反將嚴懲不貸。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寫冗長繁雜的奏疏了。

古代官場有著自己的遊戲規則,一般情況下就是皇帝都會遵守。而朱元璋不同,他是農民的兒子,沒有那麼多顧忌,所以他才敢打破官場幾千年的規矩。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敢於這麼做。說真話需要勇氣,改變比墨守成規難得太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就在那裡 的精彩文章:

為了能去泰山封禪,皇帝竟主動向大臣「行賄」
大臣帶兵進宮,質問皇帝:陛下,你為何要造反

TAG:歷史就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