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拚死吃河豚其實是個技術活

拚死吃河豚其實是個技術活

摘要:中國人對於吃,花的精力遠遠大於科技,比如茅台就是中國的「驕傲」。

清明節的前後時間是河豚魚的上市季節,此物之味美,直讓人言之口水滿津也。河豚與刀魚都是長江流域的洄遊魚種,清明期間北上游至長江流域的揚中島產卵,然後南下游往長江入海口。河豚與刀魚以江蘇揚中的最是味美,而且揚中的烹飪技術也是一流。

2001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每年都會約上一幫朋友,前去揚中尋魚美味。野生河豚比較著名的是黃花豚,每條在一斤上下,身上魚鱗鑲黃,魚嘴鎏金般的突出。一般每桌十人,河豚燒4條,兩條紅燒,兩條白湯。再配上時令的三葉恙草和揚中特有的指節筍,那個味美不可言表。寫至此處,已是滿口生津。河豚之毒,在於血脈。清洗河豚是個講究的活兒,不但要把血水洗盡,更是要把血脈剝離乾淨。河豚毒是神經毒素,在沸水狠煮的情況下,毒素會隨著水蒸汽蒸發而上,所以揚中當地的廚房在灶台的頂部,都會做成斜坡,讓凝固的水汽沿坡而下,有毒的水才不會滴入食鍋。當然,像南通地區又是不同,以前迷信的說法,做河豚時,鍋上要打傘,怕魚之美味引來毒蛇,而毒蛇的口水滴入湯鍋而使人中毒。

刀魚的價格現在越來越貴,現在長江口岸的海刀多被魚飯從上海的三甲港北運至南通/鎮江/揚中一帶,當作江刀出售。但是,對於從來沒有吃過真正野生長江刀魚的人來說,清明時節的海刀也是美味的。刀魚有個特點,因為太嫩,不容易清洗,所以自己第一次洗刀魚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兒。洗刀魚,必須用筷子從魚嘴插入,慢慢的直至魚腹再輕輕轉動,把魚腸從魚嘴中帶出,再清水簡單沖洗即可。其他洗刀魚的方法,都會把魚身弄破,即沒了樣子也少了鮮味。刀魚上鍋蒸,酒姜的比例要比平常蒸魚時的略少,魚身上再放一片豬網油更好。

那段時期,每次清明時節的魚鮮踏青,還能吃到正宗的野生河豚與江刀,只是越來越貴。記得05年之前,一頓十人桌的河豚刀魚宴,一萬4/5才能吃下來的。到了06年之後,吃魚的貨多了起來,魚的價格也是年年見長,直到沒有3/4萬一桌已是不夠的了。

吃河豚的季節,因為每個地方每年都有人中毒而死,所以有些地方吃魚也有了個民間傳統。朋友之間,到吃魚季節,打個電話告訴你,什麼時間在哪個飯店,也不請你吃飯,你願意來自己來。再著,人都上桌之後,請客的主人,把一大把筷子往桌上一扔,你自己拿筷。這樣的方法,似乎是表明了,吃死人不要怨我的意思。

中國的美食,在不同的季節都有,想著每到美食季節,就寫一篇吃食的經歷,以寥看客的思食之心。

中國人的心思大多都用在吃食上,也因此多了許多美味佳肴。

史上吃魚的段子比較著名的,要屬明嘉靖年間的帝師楊慎,因規勸皇帝而逆了龍鱗,被貶雲南時寫下一首名詩。

楊慎被押解至江陵,見一漁夫與柴夫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楊升庵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田野龍寫於2018.0420,並錄入【野舞壇】札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舞壇 的精彩文章:

男人只有一番事業才是英雄
今日新作 春風慣壞了貓

TAG:野舞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