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處異國他鄉,秋瑾拔刀振臂高呼

身處異國他鄉,秋瑾拔刀振臂高呼

1905年,秋瑾在日本留學生會館,拔刀向台下的魯迅等人高呼:「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搞的魯迅等人啞口無言,很沒有面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仇怨呢,要知道他們可是同鄉呀,又都是身在異國留學生,本應該相親相愛為什麼要水火不容呢,這還要從清政府的一直規則談起。

當時,日本是清政府留學生重要的所在地,由於留學生面對清政府的腐朽無能,開始萌發了革命思想,於是清政府聯合日本政府制定一個《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不僅要求留學生所到之處都要登記,還大量限制了留學生的活動自由。此舉一出,引發了留學生的不滿。

規則一出台,在留學生中爆發了兩種聲音,一種是以秋瑾和宋教仁為代表的,主張全體同學罷課回國以示抗爭,另一種則是以汪精衛和胡漢民為代表的,主張忍辱負重繼續求學下去。兩種聲音吵得不可開交,為了抗議,愛國學生陳天華以死抗議,一下子將抗議推向了最高潮。

其實這兩種聲音主要是因為來日本留學的方式,一種是自費留學的,像秋瑾就是與家人決裂,變賣了首飾自費留學的;另一種就是公費留學的,如汪精衛,胡漢民,魯迅,陳叔通等;在陳天華的追悼會上,兩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其中的摩擦是必然的,最終主張回國的秋瑾,拔刀高呼,將爭的不可開交的兩撥人分開而來。

儘管沒有形成統一的聲音,但是秋瑾後來還是踏上了回國之路,為了中華民族的女權和民主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主張留下的並不代表他們對於祖國愛的不深沉,後來魯迅也用手中的筆,解放了一批批人的思想。但是在魯迅的作品中,和人們的回憶中,似乎對於秋瑾的評價並不高,甚至帶有一絲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經東方說 的精彩文章:

父親是蔣介石的近臣,她卻是黨的紅色兒女
沒能找到光明的詩人顧城

TAG:正經東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