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到處撒尿的是只小蟲子

到處撒尿的是只小蟲子

說明一切的漢字。

一、

標題帶有強烈的輕蔑和鄙視,這個我不否認。

至於在鄙視什麼,低一下腦袋想想就會明白。

低腦袋的人不一定總在沉思,也可以是在干別的。

我們小區邊上橫著一條樹木緊密的小道。小道樹木緊密,就會讓人有意願去散步休閑,但同時,樹木緊密還會驅使人們在那兒低頭干點兒別的。我就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每次這種場景都讓我很惱火,因為他們這樣的姿態實在是不美,他又不是小柯基,小柯基翹起它的短腿還是很可愛的,他們的姿勢,真是讓人覺得有種不懷好意的醜陋。

按一些人的說法,現在這種情況還是有所好轉的。在以前,廁所還沒有這麼高級、普級的時候,大夥隨處撒尿的情況更是普遍。據說,之前很多市長新到一方上任,先提的不是經濟展,而是怎麼改善衛生情況。在更更更早之前,城市裡的衛生狀況是由警察管的,可見形勢有多緊迫。

據《成都通覽》記載,「穢物之堆積,惡氣觸人」,若是陰雨天則道路泥濘,外加「屎酸糞汁及一切髒水」瀰漫。一位到成都的法國人抱怨,他曾「誤入不通之巷,時須跨過垃圾之堆。跌撞不止一次」。「在白日偏巷或夜間大街上,隨處有溺屎尿之人。」

民國時期新聞界也對這種狀況大加批評。一些報紙的生活版,有專門的漫畫專欄來批評這一現象。漫畫家們富有想像力的構圖和幾近刻薄的語言,讓這一話題一時成為社會的熱點。「品屎尿而當談資」,也是一個奇葩現象。

在一幅漫畫作品中,作者用了一隻小蟲子來諷刺隨處撒尿者。很快,小蟲子成了專門代指,指某種做壞事的小物件。上流社會尤其愛拿小蟲子開玩笑,貴婦和名媛說到小蟲子,會掩口失笑。

後報紙上專門有文章調侃小蟲子,說」蟲子身軀小,大哥管不了。夜裡不頂事,白天往外跑。因此又把隨處尿尿的無賴漢叫做小蟲子。

從這一場景,可以看出人們對隨處撒尿者的態度和看法:帶有輕度的鄙夷和適度的調侃。這和外國人深惡痛絕的態度不一樣。

二、

這一點,從尿字的造字之初就可以看出來。

漢字解釋一切。

到處撒尿的是只小蟲子

甲骨文"尿"

甲骨文尿字,是在人的下腹部位加一虛線,表示從人體飛瀉的「水」。 這是很寫實的說法。(順帶說一句,在甲骨文中,排泄物在人體前面為「尿」,排泄物在人體後面為「屎」,結合上圖看,把那兩點移到後面來就是。)

到處撒尿的是只小蟲子

小篆「尿」

到小篆階段,尿字有了大的改觀,上邊部首變成了尾,尾在古字體中是生殖器的意思。這一改變,略去男性特徵,強調體液由生殖器官排出。這是更寫實的一種做法。

之後的隸書,直接將水省去,成為之後的尿字的造型。

到處撒尿的是只小蟲子

行書「尿」

從這一變化可以看出,造字者對尿的態度堅決與生殖器關聯在一起,而生殖器在古時的話語運用場景,多是蔑視性的罵人場景,再加上尿字的一些其它運用場景,比如,屁滾尿流,連屎帶尿,等,都不是什麼好話。可見當時對撒尿的態度是怎麼樣的。這也可以理解,在先前,公共廁所體系更不發達,隨處撒尿者會更為常見,這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引出了對「尿」字的使用語境。

三、

以北京為例,北京是在晚清時期衛生狀況才有所改觀。八國聯軍逼迫北京人建公共廁所,街邊上的大大小小的「尿坑」被填平,這樣才開始了中國公共廁所的歷史,之後各城市進行改良運動,公共廁所才普及開來。

修建公廁的標準還有新的規章也隨之公布:在街上小便就會被處以50文的罰款,付不起罰款則要勞作一天。不久,罰款由50文漲到一元錢,勞作一天也改為坐監一天,不可謂力度不大。

但是效果仍然不佳。相反,引發了一個新的社會矛盾,當時負責街道清掃的清潔工是由警察局僱傭的,他們的工作是負責把各家庭的垃圾運送到指定地點。「清道夫」穿著制服,制服前後都寫著標明他們身份的「清道夫」三個字。他們是被警方僱傭的,所以認為自己是「官方僱員」。這些「官方僱員」有時態度不會好,他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家庭沒有在截止時間把垃圾送到指定地點而破口大罵。很多社會名流家庭也沒能倖免,他們常因為「屎尿的事」被罵得面紅耳赤,深以為恨。

《國民公報》注意到這一社會現象,便加以關注。終於被他們找到一個機會。一次,一個清道夫推著垃圾車在街橫衝直撞,撞倒了一個婦女和小孩,不但不道歉,反而還破口大罵。《國民公報》以此為題,作了《清道夫之惡焰》的系列報道。報道中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評論句子,「清道夫何人?不過巡警部分之走卒耳。」,可見這些記者編輯們的家庭平時也沒少被清道夫欺負。

因屎尿問題引發的矛盾引起社會各界的注意。警察局方面終於採取行動,他們在各街道頒布訓令,強調警察責任制,並增加警力,加強執法力度,對出警的警員也有了更嚴厲的考核機制,「倘仍漫不加意,一經查出,定將該管署所員警等,並予處罰不貸。」

一人撒尿,上下並罰,這又成為當時新聞媒體的熱點。

一些報紙派記者掃街,捕捉「撒尿」的故事,豐富報紙版面。其中《國民公報》的文體最為豐富,版面還配有漫畫和圖片,讓報紙上尿水飛濺,濕漉漉一片。

(書法 劉探花)

關注微信公眾號「漢字探花」,了解更多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AngularJS中的MVC模式
500天後,再說江歌案中的一個細節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