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友:莫入10大飲食誤區

糖尿病友:莫入10大飲食誤區

誤區1――不能吃、不能喝

分析:不是糖尿病患者認為,一旦被戴上「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帽子後,就要嚴格飲食控制,過一種近似「苦行僧」的生活, 「不能吃肉、不能多吃糧食、不能吃水果,不能……」,糖尿病簡直就成為「不能吃、不能喝」的代名詞。的確,有些患者有超強的「意志力」,不多吃一口,寧可挨餓,可結果是血糖控制並不理想,造成體重下降、血漿蛋白降低、乏力、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使得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生活質量也因此大打折扣。

溫馨提示:科學管理糖尿病患者飲食,就是要讓糖尿病患者既充分享受飲食的樂趣,同時又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在總能量不變的前提下,應用食品交換原則,即營養素含量相似的食物可進行等能量互換,可以大大增加食物的選擇空間,使得糖尿病患者的食譜不至於那麼單調、刻板。

誤區2――主食吃得越少,血糖控制越好

分析: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控制主食攝入,飯吃得越少,血糖就能控制得越好,有的患者甚至連續數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僅吃25~50克,其結果是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其實,糖尿病患者主食攝入不足,總能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出現消瘦、營養不良,甚至飢餓性酮症酸中毒。還有一種情況,糖尿病患者只關注控制主食,而對其他如油脂、零食、肉蛋類等食物卻不加限制,甚至希望藉助這些食物的攝入來填補嚴格限制主食所造成的能量真空,每日大量進食油炸、油煎的動物食品,結果使得每日攝入的總能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要知道,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脂血症和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溫馨提示:主食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和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主食中所含的複合型碳水化合物(多糖)相對於簡單糖(如白糖等),其升血糖的速率較慢、幅度較小。在適當範圍內保證一定量的主食攝入,不僅可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必需的能量,更可防止油脂等過多攝入。

誤區3――「咸」食品不用控制

分析:有人錯誤地認為,糖尿病患者就是不能吃甜的食物,吃飯要控制,但咸麵包、咸餅乾以及市場上大量糖尿病專用甜味劑食品因不含糖,飢餓時可以充饑,不必控制。其實,各種麵包餅乾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下去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

溫馨提示:的確,咸麵包、咸餅乾以及市場上大量糖尿病專用甜味劑食品,可以改善單調的口味,提高生活樂趣,但必須把這些食品提供的能量計算到每日攝入的總能量範圍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還可能伴有高血壓,過多攝入鹹的食物,會造成鈉鹽攝入過多,有增高血壓的風險。所以說,多吃「咸」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也是不可取的。

誤區4――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葯就沒事

分析:一些患者在感到飢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隨後自行加大服藥劑量,誤認為飲食增加了,多吃點降糖葯就可以控制住血糖。事實上,這是將飲食控制和藥物控制的相互關係搞顛倒了。這樣做不但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還加重了胰腺的負擔,而且因降糖葯使用過量,增加了發生低血糖及藥物毒性作用的可能性,非常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溫馨提示:糖尿病患者應做到飲食定時、定量、定餐,保持一定的規律,並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糖葯的用量和用法。

誤區5――吃XX食物降血糖

分析:常聽糖尿病患者說,多吃XX食物,可以降低血糖。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食物都含有能量,只不過有的食物主要含脂肪、有的主要含糖類,也有的食物既含脂肪又含糖類。只要含有能量,攝入體內後就會升高血糖。只是有的食物能量低,或含有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升高血糖的速度不快、力度不大,但總的趨勢還是會升高血糖,而不會降低血糖。人們常說的苦瓜、南瓜等,都屬於此種情況。

溫馨提示:用食物降血糖是不可能的。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利益,在食品中添加了降糖藥物。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在食品中是不允許添加藥物的。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患者食用了含有降糖藥物的食品,會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後果不堪設想。

誤區6――植物油不需要限制

分析:有些患者認為,植物油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只要不吃動物油,平時多吃些植物油不會有問題。的確,植物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健康有好處。但是,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是脂肪,1克植物油和1克動物油產生的能量都是9千卡(37.6千焦)。如果不控制植物油,同樣會造成每日總能量攝入超標,不僅使體重增加,導致肥胖,還會影響血糖的穩定。

溫馨提示: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植物油用量不宜超過30克。對肥胖或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應將植物油限制在每日25克或20克以下。

誤區7――每日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分析:有一種觀點認為,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僅吃粗糧不吃細糧,這樣做有利於控制血糖。的確,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功效。然而,粗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加控制地大量攝取粗糧,也會導致攝入能量超標,對血糖控制不利。與此同時,還會造成諸多問題:①引起胃排空延遲,造成腹脹、消化不良,甚至還可能影響到下一餐進食。②在延緩糖分和脂類吸收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是鈣、鐵、鋅等元素。③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④伴有胃輕癱的糖尿病患者大量進食粗糧,會加重胃輕癱癥狀並導致低血糖反應。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

溫馨提示: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粗糧並非「多多益善」。正確的做法是:粗細搭配,比例為粗糧1份+細糧3-4份。這樣既能發揮粗糧的功效,又避免了粗糧進食過多產生不良反應。

誤區8――少吃一頓,可以不吃藥

分析:有些患者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特別是早餐,認為不吃飯就毋需吃藥了。其實,吃藥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抵消飲食所導致的高血糖,還為了降低體內代謝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不按時吃飯,也容易導致餐前低血糖的發生;少吃一餐,必然會引起下一餐的飲食攝入量超過正常水平,破壞了飲食控制的規律,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影響治療效果。

溫馨提示:遵守醫囑,按時、規律地用藥和吃飯。

誤區9――吃饅頭比吃米飯,血糖值升得更高

分析:有些患者僅憑一次吃饅頭後測得的血糖值(或憑自測尿糖顯示尿糖高)比吃米飯高,就武斷地認為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米飯不能吃饅頭,甚至不吃所有麵食。其實,麵粉、米飯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數都是非常相似的,對血糖高低的影響沒有特別大的差異。

溫馨提示:不要輕易放棄一大類主要食品,否則更容易導致食譜單調乏味,人為地影響飲食治療的順利執行。

誤區10――不能吃糖,但可以吃蜂蜜

分析:有些患者不敢吃糖,就吃一些蜂蜜來代替甜味;還聽說蜂蜜有助於通便,能治療便秘。其實,蜂蜜、蜂王漿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單糖,吃多了同樣會使血糖升高。

溫馨提示:糖尿病患者若喜歡吃甜食,可以在膳食中加入甜味劑,以代替真正的糖。至於通利排便,方法很多,不一定非要用蜂蜜。

於康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醫師;《中華臨床營養雜誌》副總編;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險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家庭調養 的精彩文章:

三分鐘帶你快速揭開胰島素的面紗!(內附胰島素筆使用視頻)
胰島素+飲食+運動控制,血糖控制不好你可以做下這些檢查

TAG:糖尿病家庭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