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揭秘切爾諾貝利電站核事故原因,在結構設計中就已埋下了安全隱患

揭秘切爾諾貝利電站核事故原因,在結構設計中就已埋下了安全隱患

1986年4月26日,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之一,有超過7萬人因這次事故而遭受嚴重中毒,同時,大約15萬人被迫撤離,受災最嚴重的普里皮亞鎮空空無一人,另外,估計有4000名清理工人因輻射而中毒。

32年後,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和復盤,認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災難的發生是有原因的:

1.切爾諾貝利爆炸的原因是雙重的,專家表示,主要原因是發電站的結構不合理。

2.當核事故發生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有4座設計功率為1000兆瓦的核反應堆,還有5座正在建設中。

3.核反應堆的收容結構不合理為後來的事故埋下了安全隱患,它完全用混凝土製成,實際上應該用鋼筋加固。

4.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的直接原因是電氣工程實驗管理非常糟糕,工程師們想看看他們能否在反應堆關閉的情況下從汽輪發電機中獲取電力,但渦輪機仍在旋轉。

5.工程師為了進行他們的實驗,不得不關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許多自動安全控制裝置,並解除了大部分控制棒,而這些控制棒可吸收中子並限制反應。

6.在時間非常短的情況下,工程師們將反應堆的功率下降得太快。這個錯誤導致了另一系列連鎖性的破壞性選擇,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化學爆炸。

7.最終,燃燒的金屬碎片散落在空中,並引發了火災。由於核輻射嚴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被指定為永久禁飛區。

8.這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三座反應堆的原始控制中心。

9.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災難發生32年後,受核輻射污染的水、土壤、空氣仍然影響著「核隔離區」周圍的人們。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有成千上萬人死於切爾諾貝利事故造成的健康問題。

10.此外,從2012年開始,烏克蘭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受損核反應堆進行了維護,建設了新的安全監禁結構。

12.在這裡,防止核電站外的放射性塵埃擴散到周邊環境,工人們經常用水罐車噴洒附近道路,並清理這些放射性塵埃,以防止被風吹走。

13.儘管核事故發生32年之久,人類依然無法生活在這個地區,但科學家說,現在的動物數量可能比32年前還要多。

14.據悉,工程師們正在有計劃拆除內部損壞的反應堆裝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分鐘學經營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世界最大的郵輪,配有機器人調酒師,其最貴的套房花費達38萬
這家農場使用AI技術優化養殖業,每年培育60億隻蟑螂,年營收達43億

TAG:三分鐘學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