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辣媽養成記——上學路上

辣媽養成記——上學路上

每天接送孩子的寶媽們,在和孩子一起上學的路上你們都會談論些什麼呢?會做什麼呢?別小看了這十幾分鐘的路程,其實我們可以做很多事哦!

1

昨天早上,我們走著走著,看見前方有個沒蓋嚴的井蓋,於是以井蓋為話題我和寶貝展開了對話。

媽媽:寶寶,這井蓋沒蓋嚴,要是踩上去多危險呀!所以,我們走路應該怎麼辦呢?

寶寶:我們應該繞著走,不要踩上去。

媽媽:很棒!那麼,假如有人不小心掉下去了,我們應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是110、119還是120?

寶寶:(想了一會兒),我想應該是119吧。

媽媽:答對啦!消防員叔叔是最有辦法的!他們會用繩子把掉下去的人救上來。那麼,我們還需要打什麼電話呢?

寶寶:120。還需要讓醫生來搶救。

媽媽:非常棒!專業的搶救工作還得靠醫生來做,如果井下缺氧,需要及時通過醫療設備為被困人員輸送氧氣。

寶寶:媽媽,為什麼不打110呢?

媽媽:110是當你遇到壞人的時候才撥打的電話,警察叔叔會來救你的!寶寶,那你知道井有多少種嗎?

寶寶:……

媽媽:井不光有水井,還有天然氣的井,還有移動公司的井等等,所以,有的井下是有水的,有的就是沒水的旱井。

寶寶:媽媽,那這些井都有什麼作用呢?

媽媽:水井是為了在突發暴雨的時候能夠及時幫助城市道路排水,避免造成城市內澇。

寶寶:那這些水將會流到江里嗎?

媽媽:是的。

我們的對話很隨機,但是通過井展開話題,不僅講到了急救電話的用法,還講到了水井的用途,所以這個時間段既達到了親子間的互動,又能夠幫助孩子學到他感興趣的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2

前天早上,上學路上,寶寶說她想要喝豆漿,於是就買了一杯給她,小傢伙做事情總是慢吞吞的,一杯豆漿也是喝喝停停,正讓我為她的磨蹭感到心煩的時候,她卻拋給我一個問題:「媽媽,為什麼如果把嘴鬆開,吸管裡面的豆漿就會流下去?」這個問題真是個好問題,我不僅火氣全消,還發現一個秘密:我的寶寶做事慢是有原因的,那是她在仔細觀察身邊的我們大人認為稀鬆平常然而在她看來卻神秘無比的世界,她是個很有觀察力的孩子!於是我就耐心地給她解答,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媽媽:寶寶,那是因為當你把嘴鬆開,空氣中的壓力就會把吸管中的豆漿擠壓下去。你現在試試,把吸管堵住,看看豆漿還會不會流下去了?

寶寶:(她很認真地試驗了一次,然後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的表情看著我)媽媽,真的沒有流下來呀!為什麼呢?

媽媽:那時因為你把空氣中的壓力阻隔住了,豆漿接受不到壓力就不會流下來了。

寶寶為了證實這個結論,又自己試驗了好幾次才可能因為相信而作罷。然後,她開始迅速地喝起豆漿來。我的心裡也覺得舒暢了好多,感覺知識其實都是來源於生活的,能夠為生活服務的知識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識,而知識的獲取方式是不能夠與生活脫節的,孩子在生活裡面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答是她獲取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所以,不要嫌棄一個總愛問為什麼的小孩子哦!他的問號里藏著對這個世界的愛和好奇,藏著對知識的渴求,如果想要做一個好媽媽,就從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開始吧!

3

今天早上出門,陽光特別明媚,我寶也是心情特別愉快,跑著跳著還嫌不夠,她想作詩!這個想法有點誇張了,她剛聽了兩天聲律啟蒙,再說辭彙量有限,根本不會作詩啦!但是,她真的特別想作詩,好吧,那就作吧!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打擊一個充滿熱情的小朋友,你一定要相信她可以,並且要時刻準備著記錄她的「經典名句」。等了半天,她只是亂說一氣,後來,直接編上了自己的名字,為了迎合她,我把我們倆的名字都編上了,接著,她又編上了班裡小朋友的名字,說了一串,後來,我告訴她:「寶寶,作詩是要講究押韻的。」她根本不懂什麼是押韻,我就說了幾個字,「比如說,昂,房,忙,王……,這些字都發ang的音,就是押韻的」,她只是覺得好玩,笑得特別開心。快走到學校了,她非要我編幾句押韻的詩,我說等下午放學的吧,她不肯,於是被逼無奈整出幾句:

小鳥在天空飛翔,

小魚在水裡徜徉,

風兒吹著白楊,

太陽發出光芒。

這幾句詩不要緊,讓她樂得前仰後合的,她問我:「媽媽,羊怎麼能被風吹起來呀?」噢,原來,是她不知道「白楊」不是「白羊」,於是和她解釋,止住笑,正好進校門了。一個晴朗的早上,跟她簡單地講了點押韻的知識,雖然她可能並不理解,但是卻讓她有了一個開心的早晨。

其實,上學路上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很多事,不要說時間太短,不要說孩子太小,時間的容量其實是很大的,孩子對知識的欲求和接受力也是超出你的預料的,以知識為媒介來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ainyleaf 的精彩文章:

興趣不一定在興趣班

TAG:rainylea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