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24歲時擔任總書記,28歲時大家勸他辭職,39歲時成為烈士

他24歲時擔任總書記,28歲時大家勸他辭職,39歲時成為烈士

此人是風雲人物,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在24歲時擔任了總的書記職務;28歲時大家勸他辭職後,他被解除了最高職務;在39歲那年,他成為了烈士。

他就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第32代孫秦邦憲。秦邦憲出生於1907年,早年在蘇州公專讀書時,就是一個思想進步的活躍的學生運動領袖。

1925年9月,秦邦憲進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讀書,一個月後,入了黨。1926年,由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推薦,經中央批准後,秦邦憲乘船遠赴蘇聯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留學期間,蘇聯要求留學生必須有一個俄文名,秦邦憲思來想去就取了「博古諾夫」的名字。從此後,大家就叫他「博古」。

1930年5月,博古學成回國,先是做了一些宣傳工作,後來又擔任青年團書記。

1931年,我黨特科「天字型大小」人物顧順章以及總的書記向忠發先後被捕叛變,他們為了活命,投靠蔣介石後供出了許多高層領導的住址,許多人士人被捕,組織被嚴重破壞。當時,蔣介石的國民黨發出密令:抓住(恩來)、瞿秋白賞銀元2萬塊,抓住王明、聞天、博古賞銀元1萬塊。

1931年9月的一天,周總理(恩來)與王明一起來到博古的住處,王明告訴他:「目前上海形勢緊張,中央決定由(恩來)去蘇區任軍事部長,我(王明)去蘇聯任國際中國代表團團長,你要出來主持中央工作。」

當時,24歲的博古聽了大吃一驚,他說:」我年輕,這……這樣做不符合手續啊。」王明說:「已與國際遠東局商妥……。」就這樣,年僅24歲的博古擔任了臨時中央書記和總負責人(總書記),成了中央的最高領導者。

1934年1月,在六屆五中全會上,博古與恩來、聞天與項英當選為常委,27歲的博古繼續任總書記。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開始長征。博古與恩來、李德組成了「軍事領導三人小組」,博古負責政,李德負責軍,恩來負責督促軍事計劃的實施。

湘江戰役後,紅軍仍按原定計劃,繼續向湘西前進,這時,蔣介石在紅軍前進的道路上部署了數十萬的重兵。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了,在會上,大家對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指揮進行了批評。

會上,有一些同志勸他辭去職務,大家說:「蔣介石文武雙全,知識面廣,又有手段,我們必須要找個比他強的人領導。考慮了很久,這個人是毛主席。中國革命要打倒蔣介石,必須由毛主席領導。現在我們商量由張聞天接替你當總書記,也是過渡的。」

28歲的博古聽罷,才開始時轉不過彎,後來思慮良久後,他認為大家說的有道理,就坦然地把中央委員會的印章、書記處的印章與總的書記的條形章以及兩隻鐵皮箱都交了出來。被解除最高領導職務後,他仍任常委、軍委委員之職。

在延安時期,博古先後擔任了組織部長、新華通訊社社長、中央委員等職務。1946年2月,39歲的博古到重慶參加協商會議憲章審議小組的工作。4月8日,博古在乘美國運輸機回延安途中,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機包括王若飛、葉挺、鄧發等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貓論史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時,許世友得知女兒做了一事,他怒道:開除軍籍
孫殿英盜完慈禧墓後,送給宋美齡一件寶物,溥儀知道後決定投靠日寇

TAG:大貓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