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何為鬥茶,如何鬥茶,怎麼鬥茶

何為鬥茶,如何鬥茶,怎麼鬥茶

什麼是鬥茶

鬥茶,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鬥茶,又叫「斗茗」、「茗戰」;鬥茶始於唐朝,始創於的廣東惠州,又一說為以貢茶聞名於世福建建州茶鄉。鬥茶是古時有錢有閑文化的一種「雅玩」。鬥茶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茶農、茶人們比新茶優劣的一項茶事活動。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茶農、茶人所關注。唐稱「茗戰」,宋呼「鬥茶」,名異而實同,都具有強烈的賽事色彩。

如何鬥茶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嘗,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俱臻上乘者為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裡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西湖的,便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斗。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斗,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為快。

怎麼鬥茶

鬥茶品。二人或多人共斗,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蔡襄《茶錄》)。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有兩項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兩者的標準是相同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

如果湯花細勻,有若「冷粥面」,就可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會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會成為湯花優劣的依據。

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有時用同樣的水煎茶,最能檢驗茶質優劣。這種鬥茶,必須了解茶性、水質,以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宋代范仲淹有首《鬥茶歌》說得好:「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芝蘭,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茗 的精彩文章:

適合女性養生又美顏的花茶
喝茶論道,自在我心,切莫刻意為之!

TAG:四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