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干傑:去年PM2.5降6.5%,但臭氧超標問題日益顯現

李干傑:去年PM2.5降6.5%,但臭氧超標問題日益顯現

4月2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受國務院委託,就2017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

李干傑介紹,過去一年,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生態環境質量的積極變化。

去年京津冀、長三角區域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9.9%、4.3%,珠三角區域PM2.5濃度連續三年達標。此外《大氣十條》也圓滿收官。

李干傑指出,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生態環境保護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超標的約佔71%,部分流域水污染仍然較重。產業結構偏重,產業布局不合理,煤炭消費比例偏高,散煤用量大,深層次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因此,還需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付出更多艱苦卓絕的努力。

全年PM2.5濃度同比下降6.5%

大氣環境方面,李干傑介紹,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9個城市達標,佔29.3%;全年優良天數比例7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2.5%;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超標22.9%;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75微克/立方米,超標7.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年均濃度均達標。

與全年相比,PM2.5、PM10、SO2等主要污染物濃度明顯下降,達標城市數同比增加12個,全年PM2.5濃度同比下降6.5%。

重點區域方面,京津冀、長三角區域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9.9%、4.3%,珠三角區域PM2.5濃度連續三年達標。但李干傑指出,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東5省(市)優良天數比例仍不到60%,汾渭平原優良天數比例逐年下降,仍需加大治理力度。

此外,臭氧超標問題日益顯現。在顆粒物濃度逐年下降的同時,全國O3濃度同比上升了8.0%,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汾渭平原等升幅較大,成為下一步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淮河、黃河、珠江流域Ⅰ-Ⅲ類水體比例下降

水環境方面,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67.9%,劣Ⅴ類水體比例8.3%。開展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中,平均達標率90.5%,其中,地表水型水源地達標率93.7%,地下水型水源地達標率85.1%。

與去年相比,Ⅰ-Ⅲ類水體比例略有提升,松花江、遼河、長江、海河流域同比上升,淮河、黃河、珠江流域下降。劣Ⅴ類水體比例同比減少0.3個百分點,海河、松花江、長江流域改善明顯,淮河、珠江流域基本持平,遼河、黃河流域有所反彈。總磷成為影響地表水水質的首要污染物,贛江、饒河、信江等個別流域的總磷濃度同比呈上升趨勢。開展監測的112個重點湖庫中,總磷仍為首要污染物。

土壤環境方面,李干傑指出,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局部地區不容樂觀。部分重有色金屬礦區及周邊耕地土壤環境問題較為突出,化肥、農藥、農膜等使用量仍處在較高水平,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長江經濟帶化工污染整治等騰退地塊的環境風險管控壓力較大,土壤污染防治任務艱巨。

2100個黑臭水體已開工整治1980個

李干傑還介紹了《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進展情況。

其中《大氣十條》圓滿收官: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0%左右、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黃標車淘汰基本完成、重點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削減、重點地區重污染天氣應

對實現統一聯防聯控。

《水十條》正深入實施:全國2100個黑臭水體已開工整治1980個,基本完成全國地下水禁採區、限採區、地面沉降控制區範圍劃定。

《土十條》正在組織實施:發布了實施農用地、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啟動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通過印發實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開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和固體廢物集散地專項整治行動,實現限制類固體廢物全年進口量同比下降12%。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項行動:1100多人被追責

李干傑還介紹了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情況。環境部去年開展「綠盾2017」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調查處理2.08萬個問題,1100多人受到追責問責。

國務院批准新建1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陸域面積佔全國陸域總面積達14.9%。完成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寧夏等15個省(區、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荒漠化及石漠化綜合治理、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積736.2萬公頃,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新增5.56萬平方公里。著力保護和恢復草原生態環境,落實禁牧面積12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6億畝。開展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藍色海灣」「生態島礁」等重大生態修復項目。

今年要打好長江保護修復等重大戰役

李干傑指出,今年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明確目標任務,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要打幾場標誌性的重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要堅持源頭防治,調整「四個結構」,做到「四減四增」;一是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後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二是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三是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四是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李干傑指出,2018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79%,全國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2%,地表水達到或好於栿類水體比例提高到68.4%,劣桋類水體比例下降到7.3%,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2%、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P2P網貸驗收備案最終期限或延長,嚴控標準是備案核心
越劇小鎮的雄心:120個需拯救的劇種將實現365天輪演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