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保健,從「粥」說起

養生保健,從「粥」說起

粥,煮穀米使糜爛而成,但濁於糜,古厚曰饘,薄曰酏。自古即用藥物、或諸穀米作粥,養生、祛疾應用甚廣。《韓氏醫通》記:一人病淋,素不服藥,令專啖粟米粥,絕去他味,旬余病減,月余痊。張來《粥記》云: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報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粥能暢胃氣,生津液。晨食粥,可柔潤臟腑。蓋胃津即人之元氣,胃津充盛,即人之元氣充盛。今天就和公安醫院毛喆醫師一起來了解一下:

粥之汁漿稠粘,能留戀腸胃。脾為太陰,乃三陰之長,脾陰足,自能灌溉諸臟腑。《易》:「至哉坤元,萬物資生」,言土德能生萬物,脾胃屬土,乃人身後天之本,為萬物之母,即一身之坤,變化精液,以溉五臟,故能資生一身。脾胃得粥之汁養,臟腑滋潤不燥,而生津育陰,又為生陽之本。

粥可以大米、小米、玉米碴、豆類、籽實類等煮成,或加果、菜、肉類共煮。如近代名醫張錫純方「薯蕷粥」,即以一味生山藥粉煮成,治陰虛勞熱,或喘嗽,或小便不利,大便滑泄,一切虛弱之證。

無論何物作粥,皆能留戀腸胃。山藥汁本稠粘,作粥,則稠粘之力愈增,大有留戀腸胃之功,能滋陰又能利濕,滑潤又收澀,補肺腎兼補脾胃,能壯真陰之源,清上固下,性甚平和。山藥能益氣力,長肌肉,強陰,輕身,增強記憶力,安心神,益腎氣,健脾胃,且能潤肌膚,美容顏。凡下元虛冷,瘦弱無力,小便頻數,大便泄瀉,心神不寧,癇證等,皆宜常食此粥,但應選市售者,不宜用藥材之飲片。

赤小豆粥,用赤小豆,或與穀米同煮成,能健脾胃,堅筋骨,通乳,解酒毒,清利關節,利水消腫除脹,且抽肌肉,久食瘦人、減肥。

綠豆粥,用綠豆,或與穀米同煮成,能補益元氣,和調五臟,安精神,潤皮膚,消腫,止消渴,通行十二經脈,解一切藥草、肉石、酒飲諸毒。宜連皮用。

蓮子粥,用蓮子,或與穀米共煮成。蓮子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脾為土官,交媾水火,會合木金,為元氣之母,母氣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作粥,能補五臟不足,益氣養神,益十二經脈氣血,清熱止渴,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且能益智,令人聰明,久服輕身耐老。

茯苓粥,用茯苓,或與穀米共煮成,能和中益氣,安心養神,補五勞七傷,調營理衛,厚腸胃,開心益智,止健忘。茯苓得松之餘氣而成,久服可令面如童顏,肌膚玉澤,長陰,延年。

粥中加百合,則能補中益氣,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溫肺止嗽;加龍眼,能開胃益脾,強志聰明,補虛長智,輕身耐老;加松子仁,補虛,逐風痹寒氣,潤五臟,澤肌膚,溫腸胃,久服輕身耐老延年;加葡萄,能益氣倍力強志,治筋骨濕痹,久食亦輕身耐老延年;加枸杞子,能補腎益精,強陰,堅筋骨,美容顏、變白,輕身耐老長壽。

小麥為粥,以小麥屬火,兼寒熱溫涼之氣,為心之谷,心病宜食,又能利小便,養肝氣。水淘浮起者為浮麥,能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

大麥為粥,益氣調中,壯血脈,實五臟,化穀食,久食肌膚白滑,美容顏。

稻米粥,溫中,和胃氣,長肌肉,補中,壯筋骨,益腸胃,若合芡實作粥,則益精強志,聰明耳目,通血脈,和五臟,美容顏。

糯米粥,能行營衛中血積,補中益氣,止泄,止自汗,發瘡。

小米粥,補虛損,益氣,養腎氣,開腸胃,去脾胃中熱。

蓮花、李花、杏花、桃花,亦可入粥;冬瓜、南瓜、牛肉、牛乳、羊肉、羊乳、豬雞鴨肉、胡蘿蔔、板栗,及諸果,如梨、桃、蘋果、山楂等皆可入粥,各有所益。

以上即為粥類的養生功效,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津門國醫 的精彩文章:

中藥之 敗醬草

TAG:津門國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