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去世,為何不是三十四歲的兒子即位?

皇帝去世,為何不是三十四歲的兒子即位?

在一六四三年八月九日這一天,秋高夜深,四野寂靜。原本身體十分強壯的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毫無徵兆地駕崩在清寧宮的南炕上。後來他的御醫根據他當時的情況,判斷皇太極是死於中風。

問題是皇太極走的簡直是太突然了,他連自己的身後事根本沒有來得及安排,他也想自己的身體還很好,後面的事情慢慢再說,但不光是他,就連他身邊的人也都懵了。到底去由誰來繼位當這個皇上,這到真的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按照他先人們定下來的規矩,不光是大汗的兒子,大汗的弟弟,就連大汗的侄子都有繼承當皇上的權利,而皇帝的繼位人應該由各部落的首領來推薦。但對於這個規矩,在皇太極當了大汗以後,早就不願意受它的制約。皇太極事先已經找機會削弱了為首的三大貝勒勢力,而成了大權獨攬,一堂之言。在後來乾脆於一六三六年稱帝,該國號為大清。

既然已經走向了封建帝制,那就當然不存在由其他人來推薦的問題,而是由皇家自己來定。當然是應該有皇上的長子來繼承皇位。可問題偏偏就出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皇太極只是這麼走了他的第一步棋,還沒有來得及繼續往下進行他的皇家世襲的步伐,也就是沒有來得及該由誰來繼承皇位立一個成文的遺書,那就只有按先人們以前的規矩辦。

就在幾股政治勢力都為自己的代理人爭這個皇位而不可開交的時候,甚至於有可能要打動干戈的時候,有人在有條件繼承皇位的人選中挑了一個各派政治勢力都能接受的人選,他就是當時不滿三歲的福臨來繼承皇位,再由每一派政治勢力中挑選出以為輔佐大臣來共同執政。看來,福臨的勝出也是歷史的必然。當年八月二十六日,福臨登基,是為順治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歲月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一次偶然,卻導致了一個強大的王朝的延續
皇帝的日子也並非是後世人想出來的樣子,提心弔膽也是常態

TAG:千年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