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瀛,那一片片最後的晚櫻

東瀛,那一片片最後的晚櫻

日本的國花其實是象徵皇室的菊花。作為日本民間本土文化的象徵則是櫻花。早在江戶時代(1603-1867),櫻花已正式成為日本主流文化的標誌。

櫻花盛花期很短,大約一周便紛紛飄零,落下一陣陣櫻花雨。「花為櫻木,人則武士」。以花言志,用櫻花短暫而燦爛的生命來比喻武士精神。

按照去年櫻花季的時間,四月初到達本州。因為暖季,已過盛花期。但還是領略了一片片蔚為壯觀的最後的晚櫻。

東京千鳥淵是日本皇宮的護城河之一。櫻花季時節,八百多株染井吉野櫻和山櫻夾道而開,是僅次於上野公園的東京賞櫻勝地。

雖然櫻花夾道的繁花已看不到,但一片片晚櫻仍亭亭玉立。

按照日本武士崇尚的境界:櫻花最美麗的時刻並非它的盛花期,而是即將凋零的時刻。在短暫的輝煌之後,無怨無悔,飄然而逝。

江戶末期,櫻花已逾三百多個品種。櫻花滲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了一場花事竟然可以做到舉國狂歡。

花見(はなみ)是日本的一種民間習俗。在日文中,花字單獨用時多指櫻花。因此若無特殊約定,花見即指觀賞櫻花。足見櫻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嬌艷的櫻花,從綻放到凋零,短短一周多。風致嫣然,倏然而去。紅顏易逝令人更加回味無窮。

花事已過的東京上野公園櫻花大道。百年古樹遮天蔽日,可以想像盛花期會是何等壯觀。

魯迅曾作如是描繪: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然而世事如夢。「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京都金閣寺(きんかくじ),正式名稱其實是鹿苑寺(ろくおんじ),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包有金箔,故俗稱金閣寺。

金閣寺為日本國寶,世界文化遺產。金閣寺三樓為中國唐朝禪宗佛殿建築風格。寺頂有寶塔,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

金閣寺也是室町幕府足利氏第三代,足利義滿將軍與「聰明的一休」鬥智斗勇的地方。不少四十歲以上的遊客都在這裡找到當年動畫片中難忘的場景和溫馨的回憶。

京都平安神宮是1895年為了紀念桓武天皇遷都到京都1100周年而創建的著名神社。京都三大祭祀之一的「時代祭」每年10月22日在此舉行。

主殿是對稱式木結構建築,紅柱碧瓦。有別於日本神社通常的暗色調,明亮的朱紅為主色,配以碧瓦白牆,顯得十分鮮艷奪目。

平安神宮是桓武天皇採用唐朝的建築樣式興建平安京的再現,由此把中國唐代建築風格保留下來。

奈良公園位於奈良市東邊,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面積廣闊。東大寺、春日大社、國立博物館等奈良的名勝古迹都在這裡。

奈良公園規模雄偉、綠樹成蔭。早在明治21年(1888年)便成為了縣立公園,是日本最早的現代公園之一。

春日大社在奈良建都之時,768年為了日本的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而建造。 作為了守護平城京及祈禱平安的處所。

最為有名的是春日大社的鹿群,多達一千多頭。鹿被當成是神的使者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關照。為討要鹿餅吃,鹿能聽懂簡單的指令,最管用的語言竟然是漢語。

老舍先生《奈良東大寺》:佛光塔影凈無塵,幾點櫻花迎早春。踏遍松陰何忍去,依依小鹿送遊人。

東大寺( とうだいじ )又稱為大華嚴寺,也在奈良公園內,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迹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享有三天春遊假的日本中學生在名勝古迹中處處可見。他們活潑可愛,似乎學習壓力並不十分大。

公元753年,唐鑒真和尚歷盡艱辛東渡日本,在大佛殿前臨時建造的戒壇向聖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至今,鑒真大師在日本佛教界仍享有崇高的地位。

以奈良八重櫻和九重櫻為主,公園內還有一千多株不同品種的櫻花樹。

忍野八海是日本山梨縣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間忍野村的八個湧泉群。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經地層過濾而形成清澈的淡水泉,其中一眼泉水純凈、甘冽,可以直接飲用。

忍野村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聞名。清澈的池水、四季不同的花卉組成絕妙秀麗的田園風光,當季自然是櫻花。

水渠兩岸少不得如煙如雲的櫻花。

本來這裡也是遠眺富士山的絕佳位置,可惜雲層太厚。據說富士山每年只有80多天才會露出真容,大部分日子云遮霧罩,神龍不見首尾。

曾經在車上遠遠望到了富士山。但後來乘車到達富士山四合目,卻突然遭遇狂風暴雨,只好下撤。在山上小賣部拍到了傳說中的富士山空氣罐頭,每筒約合人民幣40元。

大阪古城有兩道城牆及護城河,河水清澈。河岸遍種櫻花,是大阪最大的花見地。

有名的時間膠囊: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上,埋下了一個內徑一米,由每日新聞社和松下電器公司共同製作的不鏽鋼圓球形時間艙。裡面用29個箱子存放了20世紀現代文明標誌的2098件物品,5000年後打開。

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秀麗,色彩淡雅。樓上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 及其遺物。最高的第八層樓上可俯瞰整個大阪城。

豐臣秀吉(1537年—1598):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戰國三英傑之一。豐臣秀吉推行的新法,對於日本由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近代幕藩體制轉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祭奠豐臣秀吉的神廟,院內北側的寶物館存有他的遺物。前來拜祭和許願的日本人很多。

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自古以來就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門戶,幾代天皇曾在此建都。每十多分鐘,就有一架飛機從天守閣上空飛過,大阪不愧為日本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中心。

古老的城牆和護城河與城外現代化的建築和諧共存,彰顯人世間的滄桑巨變。

人們不遠千里來到日本觀賞櫻花,原因想來不外兩點:其一:希望現場感受日本舉國歡騰之櫻花文化的熱烈氣氛;其二:日本櫻花不僅品種多、數量也多。很多樹齡百年左右,復瓣八重櫻、九重櫻,花朵特別大。當成片成林且滿樹繁花時,場景當然也就特別宏大而令人嚮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風瘦馬 的精彩文章:

繞道黔陽只為詩-「一片冰心在玉壺」

TAG:西風瘦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