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獨有這艘軍艦,暴露出國產航母最大的不足

中國獨有這艘軍艦,暴露出國產航母最大的不足

如今提到中國海軍,或許有兩個名詞最為引人關注,一個是「下餃子」,另一個是「國產航母」。

所謂的「下餃子」,那就是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里,由於中國軍事科技的發展以及中國軍工產能的進步,中國海軍艦艇數量急速增加。據統計,2007到2017十年間,中國海軍服役的驅逐艦數量從6艘增加到16艘,護衛艦數量從2艘增加到27艘,輕型護衛艦數量增至2017年的37艘。如果把這些數量用「噸位」來展示,那麼中國在這10年時間裡所建造完成的艦艇的總噸位,已經遠遠超過了日、韓、印三國。而且,這種趨勢並沒有停止的跡象,各大造船廠里,正在舾裝和正在建造的海軍艦艇數量之多,更會讓人感到振奮。

而且,中國海軍艦艇的建造已經不是簡單的數量上的增加,噸位上的增加。在艦艇數量上,中國的研製和建造的艦艇也大踏步哦追上和趕超以前的世界強國。比如,中國的055萬噸大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驅逐艦;中國的052C/D系列驅逐艦,雖然只有6000噸左右的排水量,但是其綜合性能甚至比歐洲很多國家的7000噸的戰艦還要強。更別說,中國在艦艇種類發展方面已經和美國相媲美,中國不僅發展驅護艦,更在兩棲艦艇,綜合補給艦,以及航母方面實現了著全面發展。

如今的航母發展,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以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為例,為了節約成本,增加艦艇任務功能,以所謂的「多用途艦」或者「戰略投送艦」,實際就是兩棲攻擊艦,來取代航母發展。而高傲的法國和俄羅斯,只能保留一艘航母,一旦航母進行維護,那麼連正常的訓練都無法維持。英國人雖然勉力維持雙航母,但是目前看似乎連一個完整的護航編隊都湊不起來。印度和日本,雖然在發展航母上雄心萬丈,只可惜一個礙於技術水平,一個礙於「和平憲法」,發展航母都難於上青天。

目前看,也只有中國和美國,才有能力發展大型航母。美國自不待多言,中國目前的發展絕對是讓人刮目相看。還在10年前,中國還是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但是不到10年,中國就即將迎來第二艘,也是第一艘國產航母,002型航母。尤其是目前看,002型航母的進度喜人,很有可能會在近期海試。更有樂觀者估計,會在2019年左右加入中國海軍序列服役。於是,很多人開始興奮於中國即將進入雙航母時代。如果日後003型航母再建成服役,並批量建造的話,那麼中國必然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航母」大國。

這的確很讓人興奮,但是我們又必須冷靜。中國航母的數量雖然增加,但是我們海軍實力真的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嗎?答案或許是肯定的,但是其中還有多少難關需要中國去攻克呢?

首先,航母性能。無論是已經服役的「遼寧艦」,還是即將服役的002型航母,兩艘航母都採用的是滑躍起飛和阻攔著艦的方式,目前看搭載的艦載機也是重型艦載機殲-15。這就造成了這些航母搭載艦載機數量有限,起飛效率低下。而且,在第五代艦載機開始服役的今天,殲-15的作戰能力將會進一步被限制。或許,這需要等003型航母和國產第五代艦載機服役之後才能根除。

但是,今天我們必須面臨這些問題。比如,與「遼寧艦」和國產航母排水量相似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和義大利「加富爾」號,即將搭載F-35B艦載機。而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排水量要比「遼寧艦」少了近2萬噸,但是由於可以搭載32架「陣風M」和3架E-2「鷹眼」預警機,並採用彈射起飛,其作戰效能要遠遠高於「遼寧艦」。

其次,技術成熟性。在中國海軍為航母配備的各類艦艇中,有一艘是世界獨有的,那就是海軍的航母保障船。目前中國在役的一艘是88「徐霞客」號,而且第二艘89艦已經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只待官方宣布。這艘船是用來幹什麼的?既不是像綜合補給艦那樣補充給養,也不是像其他輔助艦艇那樣有專項功能。而是用於航母舾裝後期的一系列海試期間艦員、飛行員、航空機務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居住、休息。從這種功能看,證明中國的航母在技術成熟性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當然,這也好理解,畢竟我們才開始發展航母不久。所以,必須有各種方面的專家隨時進行技術保障。

再次,海洋戰略。海軍本就是一個「進攻性」軍種,「航母」則更是進攻性武器平台。但是,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陸國家」,同時長期奉行的是「近海防禦」戰略。如今,中國的海軍在數量上,質量上的都在發展,但是海洋戰略該如何調整?畢竟,中國與歷史上很多「超級大陸國家」面臨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妥善處理海洋戰略和陸上戰略的矛盾。

這種矛盾,要比單一的採用海上戰略的國家要深刻的多。畢竟,這些國家有漫長的路上邊境需要守衛,有很多陸上鄰國需要打交道。歷史上的法國、德國、蘇聯都曾經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處理的結果,能夠中國帶來怎樣的經驗和教訓呢?

最後,就是人才。不論是風帆戰艦時代,還是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對於海洋人才的是急需的。由於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歷代以來,就缺乏海洋人才。這種人才,除了足夠的海上技能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需要有海洋思維。以「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海軍為例,他按標準化和制度化建立了海軍,使之成為紙面上首屈一指的海軍。但是他的後代,使用這支海軍在與缺乏「系統性」的英國人對決之時,幾乎是每戰必敗。要知道,法國人的火炮質量、數量,戰艦的質量和數量,都比英國人要強。可惜,缺乏對於海洋的認識,讓法國人近似機械的操作,結果等待他們的只有失敗。如今,中國海軍在艦艇的質量、數量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海洋人才,尤其是有海洋意識的人才,有怎樣呢?

或許,此時我們需要從海軍的「下餃子」般的發展中冷靜下來,我們在看到進步的同時,不僅需要居安思危,更需要明白我們現在還有什麼不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觀察匯 的精彩文章:

印度為何明知被宰還買航母?背後的原因值得太我們學習
鮮為人知的殲-14,未出世竟被殲-20擊敗

TAG:軍事觀察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