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氏三姐妹,在美國留學的第一個」家」 -梅肯小鎮

宋氏三姐妹,在美國留學的第一個」家」 -梅肯小鎮

人生絮語所有的真善美都值得用心去追求

Sound Of Silence

 Colorful Fruit

Simon & Garfunkel 

00:00/03:00

"所有隨風而逝的都是屬於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以後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摘自《飄》

當人們談及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昵稱:桃州)時,可能會很快想到因承辦1996年奧運會而擴大知名度的亞特蘭大;想到小說《飄》中描寫的南北戰爭時期的亞特蘭大;想到電影《飄》或《亂世佳人》中冷艷狂傲、且剛中有柔的亂世佳人郝思嘉,和風流倜儻卻用情至深的白瑞德。

的確,已經擁有500多萬人口的大亞特蘭大 ( Metro Atlanta) 是當今美國的第九大城市,是美東南的交通樞紐,擁有全美最繁忙的機場。不僅是眾多五百強大公司落戶的前三個大城市之一,而且是第三位IT城市,被戲稱為"硅桃"。同時是可口可樂,Home Depot, AT&T Mobil, Chick-fil-A, CNN, UPS等知名大公司的總部所在。

然而,我想聊聊的是亞特蘭大東南邊的另一個小鎮---梅肯。因為這個小鎮同咱們中國人系有一個歷史的情結:中國的亂世佳人---宋氏三姐妹都曾經在梅肯的威斯理安女子學院就讀或畢業。

除此之外,近年來,由於美國電影工業在亞特蘭大的南邊(梅肯附近)建立美國在東海岸的電影基地,給這個小鎮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時,每年四月份,這個地方的櫻花節和狗木樹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尋春佳人,讓這個小鎮慢慢拾回昔日的風采。

梅肯四月花

梅肯始建於1823年,曾經是東南部的交通樞紐,棉花交易集散地,很長一段時間位居喬州最大的城市。1836年,喬州的衛理公會投資在梅肯建立了美國的第一個女子學院---威斯里安女子學院。

1904年,大姐宋藹齡經父親宋耀如在范德堡(Vanderbilt)大學的同窗好友步牧師的推薦進入了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就讀,成為該校的第一個中國學生。

宋氏三姐妹

梅肯的威斯理安女子學院和我國早期的女子高等教育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淵源,解放前上海名媛的天堂---中西女塾就是由美國南方衛理工會的牧師開辦的,第一任校長海淑德正是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的畢業生。當初在上海設立中西女塾,就是為了培養中國上層的女孩子成為有教養的淑女。

當宋藹齡190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時,當地的《梅肯電訊報》誇張地稱她是「未來中國的改革者」,大膽地預言她將成為革命後中國的總統夫人,甚至還評價她的能力和智慧具有作為妻子支持寶座上領袖的真正力量!沒想到歷史卻讓她的兩個妹妹成了總統夫人。

在宋藹齡畢業前一年, 1908年,兩個妹妹到了威斯里安學院。如果說宋美齡因為年齡小,而在學校頗受關注的話,那麼宋慶齡則是因為她嫻靜美好的氣質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兩朵姐妹花,一朵是絢麗的玫瑰花蕾,另一朵則是香味悠長的蘭花。在師友們的印象里,宋慶齡是三姐妹中最愛思考的學生。

宋氏三姐妹在威斯里安學院結交了許多好朋友,還經常去朋友家做客。美國南方人的熱情好客以及歡喜優雅的家庭氣氛給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妹宋美齡因為10歲就到美國留學,所以接受了全盤的美國教育,她自父母而獲得的基督教信仰也是在美國留學期間完全的生根、發芽和長成,直到後來影響蔣先生也同她每日必讀聖經(據說當初蔣先生求婚時,宋氏家母要求他必須變成基督徒後才能夠娶他們的女兒)。

她認為威斯理安對她的人格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她受到的熏陶包括寧靜的高尚氣質;體諒他人、正直為人;鑽研知識,交流和豐富人生所必要的觀念和理想。

宋氏三姐妹的留學生涯,使她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也使她們擺脫了深鎖閨閣的傳統命運,成為20世紀中國政治舞台上的紅顏奇葩!小鎮梅肯和威斯里安學院也因為這三個"中國的亂世佳人"而放異彩。

然而,當年在梅肯小鎮豆蔻如花、手足情深的宋氏三姐妹,日後因為政治立場而逐漸生疏分離,不禁讓人感嘆萬分!

當宋美齡重訪梅肯威斯里安學院時,曾在歡迎會上的致辭里說:"仁慈的聖母,請揮一下你的權杖,讓靄齡、慶齡也一道回來,我知道她們是多麼想舊地重遊,我真希望此刻她們就在我的身旁……。我彷彿回到了久別的家園,見到了久違的家人,我內心的興奮難以表達!"

蔣夫人宋美齡

梅肯這個小鎮,於我而言除了宋氏三姐妹的傳奇故事外,還有不少先生家有趣的故事。先生的爺爺是當年的市政官員,表哥是《梅肯電訊報》多年的主編,還有不少姑嬸叔伯,表親遠親,滿滿的一個熱鬧大家庭。他們的家族墓地就在梅肯著名的玫瑰山園裡,每年先生和家人都會去看在那裡安歇的父母和先輩們。

先生家最早的先輩們是在五月花號之後,1635年從英國的威爾士到達美洲大陸的。他們是在喬治亞州建立的時候遷往喬州的,喬治亞州的奠基人,James Edward Oglethorpe,牛津大學畢業後,受命於皇家,在喬治亞州建立殖民地。因為他反對奴隸制,直到他被皇室召回英國後,喬州才開始允許奴隸。

先輩們因為贊同James Edward Oglethorpe,從來沒有用過奴隸,而是自己生產"廉價勞動力"。記載中,有一個先輩共有24個孩子,第一個妻子生了17個,支撐不了啦,提早進了天堂。第二個妻子上任後,又生了七個孩子。

有一次我看到PBS的一個電視專題節目,介紹梅肯小鎮的百年莊園和幾個對公眾開放的Bed Breakfast(住宿加早餐)莊園,就有意到一個莊園去小住一個周末。可是每當忙裡偷閒擠出一點度假的時間,總是盯著遠方的絢麗而忽略了家門前的風景。

但這個話題總會一不留心就離開我的口,先生的耳朵可能已經被嘮叨長出了老繭,所以為我們的結婚紀念日訂了一個梅肯莊園的Bed Breakfast,看來讓耳朵長繭還是有用的。

位於梅肯市區的伯克莊園(Burke Mansion)建於1887年,是建築商T. C. Burke為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建的家園,被評為Queen Anne Victorian建築風格最好的代表作品之一。

我們到達的那天晚上,主人殷情地在在一個客廳為我們擺上雞尾酒、點心和水果,所有的器具不是水晶就是銀質,蠻有點貴族的氛兒。

坐下聊天才發現那天我們是唯一的客人,這樣正好讓主人可以專心詳細地為我們介紹這個莊園的故事和他自己的故事,主人還介紹了各個房間里的收藏各種傢具古董。

老Burke先生的兩個女兒終身未嫁,當她們在60年代初過世後,她們的律師受託在紐約拍賣了所有的家產,包括這個莊園,將所有的遺產約二千七百多萬美元全部捐贈給了慈善基金會。

莊園的舊主人

"這就是這兩位老處女的照片。"新主人指著牆上兩幅裝幀精緻的照片說。突然屋裡的所有電燈閃滅了一下,我們都笑著說,這兩位舊主人回應我們了。

新主人是加州人,在加州生活了幾十年,因為特別鍾情美國南方的文化,10多年前到梅肯買下了這坐莊園,最近幾個月才將莊園開放,莊園里幾乎所有的傢具和家飾是新主人幾十年的收藏。

"也許我在幾十年前就知道會住進這個莊園了。"新主人打趣地說道。

"看來的確如此,你看所有房間里每一件東西都如此的到位和諧!"我應道。

"這個莊園從建築到室內所有的裝飾太對你的胃口了,對吧?"先生拍著我的右肩說道。

"嗯,你挑選的不錯!"我扭頭給他一個大讚。

從18世紀歐洲精緻的傢具和飾品,到今天的現代傳統精品,把整個莊園陪襯得盡善盡美。

當我在畫冊里看到這個莊園以前的照片時,不停的感嘆,今天的新主人把這個莊園又提升了一格。

古老的家用電梯

儘管他保留了那個古老的家用電梯(當年喬州的第一台家用電梯),古老的電話,古老的傢具,但是他用藝術家的品味和鑒賞力,將新(窗帘、床上用品、沙發、牆壁等)舊(古典精品)配搭,去掉了舊的沉重,同時沉澱了新的漂浮。

每一個房間,每一面牆,每一個窗戶,每一個角落都極致地展示了美國南方的傳統精緻家居,甚至美過Architecture Digest, Traditional Home, Southern Living這些雜誌上介紹的同類型莊園家居。

徵得主人的同意後,我一邊聽主人的介紹,一邊用手機拍照,的確有點小小的激動。

"是否又激發了你設計產品的靈感?"先生問。

"是啊,可惜沒有後備工廠和市場渠道了。"我略帶遺憾地答道。

我們的卧室是Mary Burke Suite,看到那個可愛的18世紀的浴缸,誰能拒絕體驗當年淑女泡浴的享受呢?

屋子裡的任何一個細節,主人都沒有忽略用今天的精緻體現這個莊園南方貴族的生活方式。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當初宋氏三姐妹也有這樣的待遇嗎?

因為我不喜歡在卧室吃早餐,第二天早上我們很早就到了樓下的大餐廳,環視四周只有我們兩人,

先生在我耳邊悄聲問道:"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記得嗎?北京的釣魚台。"他看我一臉詫異,又補充道。

噢,那是許多許多年前,在北京做項目時,因為沾了那個項目里美國前十大公司總裁的光,住進了釣魚台國賓館的18號樓,諾大的餐廳只有我們三個人進早餐,10多個人在守候,讓我們感覺有點不習慣。

那時候的我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還不會欣賞裡面的古董和藝術建築之美。同時忙於工作,也無暇顧及周圍的一切。

如今我這個小小的庶民,再也無法進入那個"大觀園"了,有點小遺憾。

現在有時間和心境品味一下這個"洋大觀園",雖然不能同釣魚台相比,但是她含有的歷史、人文和美國南方貴族特有的風韻,仍然是值得的。

在指定的時間,主人為我們送來了預定的豐盛早餐。並且繼續昨晚的談話。

"你知道宋氏三姐妹嗎?"我問主人。

"當然知道,她們是梅肯小鎮的歷史名人。"主人一邊給我斟咖啡一邊回應道。"她們當年住的房子就在附近。"

"你如此喜歡這個地方,那我們買下宋氏三姐妹的住過的房子,開這樣一個旅店,怎麼樣?"先生開玩笑地說。

"真可惜,那家屋主不願賣,否則你將成為我的競爭對手了。"主人笑著答道,並坐到了靠牆的一把精美的古典椅子上同我們聊天。

"誰知道呢?如果我們在你附近開了旅店,說不定能互幫互助呢。"我也開玩笑的回應。

早餐期間,主人又抱來了幾本關於梅肯小鎮的畫冊,因為他是梅肯歷史文化協會的會長,見我對小鎮的人文歷史感興趣,就特別高興,樂意分享。

了解這個梅肯小鎮的歷史和人文,加上這一段食宿的邂逅,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宋氏三姐妹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同時體驗了所鍾愛的南方莊園家居,感覺一切都是無言表達的恩典!

今天的梅肯小鎮已經沒落了,貴族消失了,保留完整的百年莊園也只有寥寥幾個,曾經支撐小鎮的主體經濟也消失了。有一些老房屋在賤賣,但是我感覺到小鎮的居民們在努力尋回梅肯昔日的風采。儘管如此,這個小鎮昔日的貴族氣息,仍然可以在這樣的百年莊園和宋氏三姐妹的身上尋到一些影兒。

猶如瑪格麗特在小說《飄》中寫道的:"所有隨風而逝的都是屬於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以後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

我在想無論是美國的亂世佳人,還是中國的亂世佳人,當年也許都沒能享受如此精緻的家居和莊園吧。不信你看看下面這些照片:

有些資料和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所有。

其餘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寫得不錯,謝謝欣賞!

別忘了給作者留言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歸伊甸園 的精彩文章:

TAG:重歸伊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