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佛,究竟要我們放下什麼

學佛,究竟要我們放下什麼

不是要我們放棄家庭

而是放下對親情的黏著

人生聚散終有時

每個生命的到來 離世

都是獨自一人無人相伴

親情要珍惜 但不要太黏著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一條走出輪迴

回歸菩提家園的路

最終回到三寶的懷抱

與生生世世的親人眷屬

聚會一處 不再因生死分離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財富

而是放下對財富的貪著

財富可能是凈財 也可能是毒蛇

明了因果 廣種福田合理使用

如法求財才不會被財富所累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最寶貴的財富

信仰 慈悲 和智慧

這些才是人生的﹃固定資產﹄

除非我們主動放棄

否則 即使生死流轉

也無法使她們遺失不見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事業

而是放下對名利的貪著

做生命和事業的主人

而非為名利奔忙的﹃打工仔﹄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業

弘法利生 在修學的同時

也能接引身邊的有緣人

與他們分享收穫和感悟

令更多人走進佛法

增長智慧

獲得解脫的喜悅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努力

而是放下對結果的執著

世間的一切都須因緣和合

才能得以顯現

堅持創造善的因緣

功到自然成

學佛

就是追求勇猛精進精進聞法

認真思惟努力實踐

不厭其煩地重複正確心行

最終才能形成對正見的勝解

鬆鬆垮垮 得過且過

終究是﹃入寶山而空歸﹄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世俗享樂

而是放下不健康的消費方式

大吃大喝 紙醉金迷

不逢佳節也買買買

不但不能帶來長久的快樂

反而讓內心更加空虛 躁動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最究竟的快樂

從煩惱中解脫從生死中解脫

從無知妄想中解脫

如此才是究竟的享受和安樂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自由

而是放下會給自他雙方

以及現在 未來

造成傷害的行為

飲鴆止渴非智者所為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善法

生命是由身體 語言 思想的

種種細小行為點滴積累而成

修習善法就是讓每一個點滴

都成為正向的 健康的積累

如此形成的生命才是自由快樂的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理性

而是放下基於迷亂感官

和有限經驗獲得的認識

眼耳鼻舌身意只能接收處理

極為有限的外部信息

如何能保證不出錯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真理

我們所要做的

就是學習佛陀的成功經驗

在善知識的指引下

以自己的內心為﹃實驗室﹄

親身體證生命和世界的真相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尊嚴

而是放下自我的重要感

優越感 主宰欲

擺脫自以為是的貢高我慢

學會恭敬尊重一切人

及天地萬物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最有尊嚴的生命

不為物累 不為欲使

不為情緒所牽引

不為無知所蒙蔽

不以傲慢為高貴

這樣的生命才會被眾人尊敬

學佛

不是要我們放棄世間的一切

而是遠離世俗生活

給我們造成的迷障

一切建立在迷惑

和煩惱基礎上的快樂

都是短暫而有副作用的

學佛

就是積極追求真正的幸福

在任何境界中

都能保有獲得快樂

和自由的能力

並且不依賴於任何外境

這才是最穩固最安全的幸福

學佛

不是 人云亦云 盲目追求或放棄

而是經過反覆思惟較量後

做出的堅定而智慧的選擇

六道之中惟有人道具足理性

且苦樂參半 最適合修行

珍惜寶貴暇滿人身 莫負佛恩

學佛

編輯 | 普秀

圖片 | 李青 谷文浩等

責編 | 慧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唐僧和玄奘,同一條取經路,不一樣的傳奇人生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