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通過血液突變,斑頭雁完成每年兩次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極端遷徙

通過血液突變,斑頭雁完成每年兩次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極端遷徙

在青藏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湖泊上,生活著一群「二道杠」鳥類。它們夏季從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地區,翻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進入青藏高原,冬季的時候又翻過去。每年都要進行兩次這樣鳥類中最高難度,也是最危險的遷徙!

要飛躍喜馬拉雅山,它們需要比其他的任何鳥類都要飛得更高,而且要克服難以想像的低溫和缺氧困難,它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又為什麼做這樣危險的遷徙?讓我們一起走入斑頭雁的世界,見識一下這群飛得最高的鳥兒。

1.「二道青年」本事大

成年斑頭雁的外貌特徵很好辨識,在它們的頭頂後部有兩道黑色帶。這也是它被有些人戲稱為「二道杠」的由來。

斑頭雁是一種高原鳥類,夏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藏、青海、內蒙等地,冬季寒冷到來時,會遷徙到印度、緬甸、尼泊爾等南亞地區。

從青藏高原到南亞,一定要越過喜馬拉雅山脈,所以斑頭雁飛得幾乎比其他任何鳥兒都要高。有人甚至說在超過8000米的高度見過它們,甚至有報道稱它們可以飛越珠穆朗瑪峰。

我們都知道,在上千米的高空,一般都會出現缺氧和低溫現象,斑頭雁是怎樣克服這兩大難題的呢?

2.其他鳥兒無法做到的遷徙

為了避免在飛行過程中,出現羽毛結冰和缺氧,斑頭雁進化出「一套裝備和一項特殊技能」。

斑頭雁的羽毛下,有一層特殊絨毛,可以避免翅膀在高空中結冰。有了這套裝備加持,就不怕低溫了。而下一個要克服的問題是缺氧。

在高空缺氧環境下飛行,斑頭雁身體內的血液會發生突變,改變血液中的化學成分,使它們的血液能從每次呼吸中提取更多的氧氣,這樣就能比其他動物更能應對高海拔的呼吸問題。

防凍的裝備加上特殊的呼吸技能,讓斑頭雁擁有了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本事。當然這個過程仍是困難重重,有些體質稍弱的,抵禦不了低溫和缺氧可能就會倒在半路上。而且遷徙過程一帆風順還好,如果遇上暴雪、逆風等惡劣天氣,斑頭雁還不知要吃多少苦頭。

斑頭雁為什麼要做這種看似已經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極端遷徙呢?

3.一切為了孩子

在印度、緬甸等湖泊沼澤上,氣候溫暖,植被豐富,物種多樣。斑頭雁可以在這裡找到豐盛的食物,當然了,它們自己也成了食物!

在這裡,適宜的條件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而斑頭雁的掠食者,比如叢林貓、豺、猛禽等,大部分也生活在這裡。斑頭雁在享受豐厚的水草資源外,也需要時刻警惕掠食者的偷襲。

平時自保還好,畢竟會飛,可是到了繁殖時期需要蹲起來孵蛋,這就麻煩了!動也不能動,掠食者來了怎麼辦?

於是為了孩子,冬季的時候它們奮力進食,在長肥一圈,囤積足夠的能量之後,向喜馬拉雅山發起了挑戰。

青藏高原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上,空氣十分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溫度也幾乎都在零度以下。很多體質差的人,到達那個高度會產生高原反應,體內的氧氣供應不足,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腦水腫,有生命危險。這樣惡劣的環境自然少有動物居住,在這裡斑頭雁幾乎沒有掠食者。

而高原湖泊在夏季也會有豐富的水草資源,讓斑頭雁可以美美的生活。在這裡它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談情說愛,繁殖後代了。

但是到了冬天,天氣就太冷了,超過了它們的承受程度,於是它們又奮力進食,沖向喜馬拉雅山。不同的是,這次它們的身邊多了很多年輕的身影!

孟子的母親為了孩子可以三遷居所,而斑頭雁為了孩子,竟有翻越世界最高山脈的勇氣,而且它們還做到了!在它們那小小的身軀中,在愛的驅動下,爆發出了多麼大的能量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帆求知 的精彩文章:

擊落352架飛機的世界第一王牌飛行員,竟和中國有段淵源

TAG:小帆求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