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經典的木結構建築——華夏篇

那些經典的木結構建築——華夏篇

文/式微微信公眾號:建筑前沿)

在翻閱各類建築相關書籍時,我們大體有著相同的觀點,那就是:我國古時建築多用木而歐洲多用石。的確,早在石器時代,我國便出現了以木結構為主要承重構件的建築——半穴居式建築。這種建築多出現於中國北方地區,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經過漫長的歲月,演變為穿斗式和梁架式建築。在華夏發展的浩渺長河裡,木結構建築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一起走進木結構建築的世界,探索那些經典的木結構建築。

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築群—紫禁城

紫禁城為古時天子居所,居現代世界五大宮之首,至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琉璃瓦,白石底,九千餘間房屋,七十多座宮殿,這片古老莊嚴的木建築群沿中軸線對稱分布,佔地面積達七十二萬平方米,高約10米的城牆和寬約52米的護城河將其圍繞在內,四座城門規劃嚴整,氣勢雄偉。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後寢組成了這片宏偉的建築群,南部的三大殿建立於三層工型基台上,繁複的漢白玉裝飾著三台,不僅具有排水作用,更是為三台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感。三大殿的屋頂形態各異,自成一派又相輔相成。北部的內廷多為皇室成員居所,這裡曾承辦了許多莊嚴而重大的皇室活動。

紫禁城裡的全部建築都是木結構建築,是世界上現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寶。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應縣木塔

筆者作為一個山西人,對於應縣木塔並不陌生,而作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應縣木塔,並沒有另外兩座奇塔——埃菲爾鐵塔和比薩斜塔那樣聞名於世。但在中國恢弘的建築發展史上,應縣木塔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千年第一塔。

應縣木塔,全稱佛光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內,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歷史。塔高67米,建設用木料2600餘噸。應縣木塔的精妙之處在於全塔無一釘一鉚,斗拱連接著樑柱,榫卯連接著各類構件,剪力撐的設計保證了其構架的穩定性。其設計的精巧與複雜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至今仍沒有人能夠完全弄清楚塔的結構,這使得木塔的修葺變得困難重重。屹立近千年,這座古老的木塔部件多有損壞,歪斜程度也超過了比薩斜塔,修繕的方案一直難以確定,經專家組數次討論,只能沉痛放棄大修,將干預降到最小,試圖讓這座木塔繼續留存一段時間。

純木結構的釋迦塔,見證了澶淵之盟,經歷了馮閻大戰,遭遇了連年戰亂與震災,中彈兩百餘發,折損兩根立柱,解放前期又受到十二發炮彈重創,而今依舊巍峨聳立。風雨飄搖近千年,應縣木塔,在我國木建築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國現存的最早的木結構建築—南禪寺

在五台山眾多的寺廟當中,小巧的南禪寺並不十分顯眼,而這座小巧的寺廟,卻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南禪寺具有唐代建築的典型風格,構造簡潔,設計精巧。台基、屋頂和屋架三部分構成了大殿,檐柱共12根,殿內無天花板與柱子,梁架設計簡練,並與柱子共同負責承重,牆身不承重,只做隔擋之用。柱子與橫樑連接方式獨特,穩固著這座古老的木塔。

這座古老的木結構寺廟在唐代只是一座位於村落中的小寺廟,避過了會昌滅法,經歷了風雨飄搖,數件文物被盜,至今杳無音訊。而今隔欄遠眺,仍能感受到歲月的刻蝕和歷史的積澱。

建築業發展至今已碩果累累,我們在探索中前行,也不能將過去的經典遺忘。縱觀華夏建築發展史,那些經典的木結構建築於無聲的歷史長河中散發著奪目的光芒,雖飽經風霜,仍不屈屹立,在充斥著鋼筋混凝土的都市一隅,有如一個和善而睿智的老者,安詳的注視著這個世界。怎樣保護這些遺留的文明,使其不至於湮滅於歷史的軌跡中,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系原創,作者式微,來自上海攀成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筑前沿 的精彩文章:

日本建築業浮沉錄——從戰後復甦到泡沫經濟

TAG:建筑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