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美電視大佬齊聚以色列 INTV大會探討行業機遇與挑戰

北美電視大佬齊聚以色列 INTV大會探討行業機遇與挑戰

流媒體平台Netflix的名字像幽靈一樣不時出現在座談會的話題之中,甚至「陰魂不散」地縈繞著整個INTV大會。

從融資到劇集的製作拍攝,再到消費者收視習慣的改變,Netflix的影響力可謂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由Keshet Media Group舉辦的2018 Innovative TV Conference(簡稱INTV)上個月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行。在閉幕座談會上,來自Showtime、特納電視網(TNT)、HBO、福克斯電視集團的高管與好萊塢經紀巨頭WME電視部門的主管瑞克·洛森(Rick Rosen)齊聚一堂,針對電視行業的現狀和可能的未來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

Showtime首席執行官大衛·內文斯(David Nevins)、福克斯電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加里·紐曼(Gary Newman)、TNT總裁凱文·萊利(Kevin Reilly)和HBO節目總裁卡西 · 布羅伊斯(Casey Bloys)就流媒體服務的影響力、隔夜收視率的重要性(雖然其意義已在削弱)以及台前幕後多樣化帶來的挑戰等問題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流媒體平台Netflix的名字像幽靈一樣不時出現在座談會的話題之中,甚至「陰魂不散」地縈繞著整個INTV大會。從融資到劇集的製作拍攝,再到消費者收視習慣的改變,Netflix的影響力可謂無孔不入,無處不在。不過,與會的電視行業的精英們卻一致同意,Netflix激發了觀眾對內容的需求,這對電視行業有著積極影響。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場零和博弈,一方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另一方的失敗上,」HBO節目總裁卡西 · 布羅伊斯認為,「但是在HBO,我們的收入增幅創了歷史新高,訂閱用戶數量也打破了以往的紀錄。流媒體服務對電視行業大有裨益,觀眾看了更多的電視節目,我們也製作了更多的電視節目。」

不過,當大家談及Netflix對電視廣告支持模式的影響時,聲音就變得嘈雜起來。TNT總裁凱文·萊利表示,關於廣告,消費者期望「快進」。瑞利說,明年的一大挑戰可能就是重新調整廣告模式,在依然為觀眾和廣告商提供免費電視服務的同時降低廣告負擔,不過,「電視的廣告支持模式仍會保留,這是不可替代的。」萊利說。

雖然電視廣告會依然存在,但座談會與會成員一致同意,電視收視率,尤其是隔夜收視率,正日漸式微。

Showtime首席執行官大衛·內文斯認為,Showtime只有不到1/4的觀眾還在電視上觀看劇集直播,「75%至80%的觀眾通過流媒體點播或者看重播,」他說,「這明顯是在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商的引導下形成的行為習慣。」內文斯說,這意味著曾經一度被視為電視網「秘密調劑品」的電視節目排期表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我曾對手下的製作人說:為什麼還要在意節目在哪裡播?已經無關緊要了。」他補充。

「雖然周日晚間(直播收視)對《權力的遊戲》依然很重要,但其重要性已經在不斷弱化,」HBO節目總裁卡西 · 布羅伊斯深有同感,他還提到HBO獲得艾美獎的劇集《大小謊言》有50%左右的收視率是通過網路點播或者數字化形式獲得的。

即使是在福克斯這樣體量巨大的電視網,隔夜收視率也不再被視為衡量標準。「就拿《惡搞之家》(Family Guy)和《開心漢堡店》(Bob"s Burgers)來說,推遲而非直播當天觀看的增長率為160%至180%。」福克斯電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加里·紐曼說,「不過,觀眾能在播出之後的3到7天之內觀看,我們也同樣喜聞樂見。」

在這一問題上,TNT總裁凱文·萊利是唯一持反對意見的人。「今年我們視頻點播的數量增長了70%,但是這與直播收視率相比依然只是一小部分,」萊利反駁。不過,他也承認在線點播是大勢所趨,分量只會越來越重。「如果不大力推進這個市場,那就是把賺錢的機會拱手讓給別人。」

如果電視網沒能實現題材多樣化,那也是把賺錢的機會留給了別人。福克斯電視集團的加里·紐曼補充說起福克斯電視台曾經紅極一時的劇集《嘻哈帝國》(Empire)和《芝加哥故事》(The Chi),這兩部以有色人種為主人公的劇集就受眾多樣化而言,取得了極好的「社會效應」。「這是很好的商業機會,」紐曼說,「當我們的劇集更多樣化的時候,收視也表現得更好。」

福克斯總裁 加里·紐曼

福克斯:《美國偶像》回歸表現不錯

「考慮翻拍的話,《吸血鬼獵人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可能是我們目前為止最成熟的一部劇集,只要劇集創造者、編劇兼導演喬斯·韋登(Joss Whedon)認為時機成熟,我們就著手做。」福克斯電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加里·紐曼說:「喬斯·韋登是我們共事過的最具創造力的人。」加里·紐曼的話也讓觀眾對20世紀90年代那部紅極一時的吸血鬼劇集再次登陸小熒屏充滿期待。

紐曼還透露,《吸血鬼獵人巴菲》有著龐大而忠實的粉絲群,他們對喬斯·韋登的這部超自然冒險劇的熱愛從未褪色。而且,這部劇嵌入品牌的識別度也很高,這些元素是成功重啟一部電視劇集的關鍵。「如果沒有強大的粉絲基礎和他們強烈的懷舊情結,根本沒有必要進行翻拍。」紐曼總結。

除了《吸血鬼獵人巴菲》,加里·紐曼還列舉了幾部福克斯可能重啟的經典劇集,包括《X檔案》《24小時》和《越獄》。當被問及近期回歸熒屏的《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紐曼表示「有一點倉促」,不過他也承認ABC「取得了一個不錯的開始」。

在福克斯電視台播出了15季的《美國偶像》在銷聲匿跡兩年後於今年3月11日在ABC電視台「復活」。「復活」當晚,《美國偶像》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中的平均收視率為2.3,觀看人數為1030萬。而NBC電視台的另外一檔選秀節目《美國之聲》(The Voice),新一季第一集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中的平均收視率為2.8,觀看人數1230萬。

HBO副總裁 弗朗西斯卡·歐西

HBO:《權力的遊戲》預算壓力巨大

HBO劇情類節目高級副總裁弗朗西斯卡·歐西(Francesca Orsi)表示,《權力的遊戲》衍生劇的預算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權力的遊戲》最初的幾季。「5000萬美元一季的預算根本打不住,實際上的花費更高。」 歐西說。

鑒於《權力的遊戲》已經取得了現象級成功,「我們感覺要是不繼續做下去簡直就是不負責任。」歐西透露,HBO正在策劃推出「第三部、四部、五部」衍生劇。

去年,HBO曾宣布已經邀請《金剛:骷髏島》編劇麥克斯·鮑任斯坦(Max Borenstein)、《海扁王》編劇簡·古德曼(Jane Goldman)、《黑道傳奇》編劇布萊恩·海爾格蘭德(Brian Helgeland)和電視劇《守望塵世》編劇卡莉·沃瑞(Carly Wray),共同以《權力的遊戲》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所創造的神奇世界為背景,為《權力的遊戲》開發幾部獨立的衍生劇。

歐西也承諾,最後一季《權力的遊戲》絕對不會讓劇迷失望。她在回憶最後一季劇本朗讀會時說:「那真是我們人生和職業生涯極其重大的時刻。演員們在那之前都沒有收到過劇本,然後就那樣一個接一個迎接自己飾演角色的死亡。讀到劇終一集的最後幾句台詞時,大家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最後所有人一起起立鼓掌,掌聲持續了一刻鐘之久。」

HBO節目總裁卡西 · 布羅伊斯也表示,限定劇的回歸在HBO電視台依然「只是破例而非慣例」,儘管HBO已經決定,《真探》將拍第三季,《罪夜之奔》將推出第二季。

歐西說,《大小謊言》第二季的劇本「如果不是比第一季更好,那也至少同等精彩,HBO對這一點很有信心」。不過她也承認,在做出續訂決定之前,需要和劇組演員進行大量的溝通和再談判,尤其是兩位奧斯卡影后級主演瑞茜·威瑟斯彭和妮可·基德曼。

TNT總裁 凱文·萊利

TNT:轉型勢在必行

「當我接手NBC時,我意識到正站在懸崖邊緣,不過特納電視台的情況不同,」TNT總裁凱文·萊利在INTV大會上發言說,「TNT的盈利非常可觀,利潤率高得讓人難以置信,出乎我的意料。儘管它的名氣並沒有很大。」

TNT電視台曾憑藉《妙女神探》(Rizzoli & Isles)和《重案組》(Major Crimes)聲名鵲起——這兩部罪案劇都有相當不錯的收視率,其中,《妙女神探》第七季和2016年最後一季平均收視人數為680萬。但其收視群體偏向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

在逐步淘汰陳舊的節目之後,萊利把賭注押在薩曼莎·比(Samantha Bee)和柯南·奧布萊恩(Conan O』Brien)等更受年輕觀眾喜愛的「網紅」明星身上。此外,他還積極促成特納電視台與世界頭號體育經紀公司IMG的合作,通過TBS和網路平台Twitch共同推出ELeague體育競技視頻遊戲。

萊利最大的一筆賭注則是電視迷你劇《沉默的天使》(The Alienist),預算創TNT近30年來最高。這部充滿懸疑色彩的驚悚劇改編自美國作家卡勒布·卡爾(Caleb Carr)的暢銷犯罪小說,由執導過《黑鏡》第三季的雅各布·沃布魯根(Jakob Verbruggen)擔當導演,由丹尼爾·布魯赫(Daniel Bruhl)、盧克·伊萬斯(Luke Evans)和達科塔·范寧(Dakota Fanning)主演。《沉默的天使》於今年1月22日播出,首播集在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中的收視率為0.5,收視人數209萬;同時,首播集在TNT網站和App上的總共觀看時長超過400萬分鐘,下載超過700萬次,引發超過1000萬條的社交媒體討論量,也收穫了來自評論界的如潮好評。

「如果沒有人談論你的節目,你就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為了把特納電視台打造成為能夠在點播時代同樣擁有競爭力的品牌,凱文·萊利制定了相應的戰略。「這正是我們的方向,」他說,「接下來的3年,我們將做出比過去20年加起來還要多的改變。」

當Hulu、Facebook、蘋果和Snap不安於流媒體、社交媒體的現狀,也加入Netflix和Amazon Prime的行列,試圖分得原創內容的一杯羹時,萊利承認他們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不過,他很樂觀地認為,傳統電視網可以「重整力量」來適應「網路優先」的時代;與此同時,也要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待這些數字新玩家的長期願景。

「如今影視製作已經是資本非常密集型的行業了,」萊利總結,「這些數字新玩家能否復刻Netflix的成功,很難提早下結論。即便是Netflix,也將很快面臨自己的問題和發展瓶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綜藝報 的精彩文章:

4月12日國內外影視娛樂業資訊89條
愛奇藝上市 龔宇:未來10年建立線上娛樂王國

TAG:綜藝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