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大型作死工程:三次改道黃河,金兵來之前就淹的差不多了…

北宋大型作死工程:三次改道黃河,金兵來之前就淹的差不多了…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30137203/answer/373404107

我國從古至今就以喜好集中力量辦大事而聞名於世,這些大工程大多成功了,並遺澤後世,如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等等。

但也有一些大工程由於各種原因失敗了,並貽笑千年。

這裡就提一件這樣的馬鹿工程

北宋的三易回河

在金兵滅宋之前,遼國最遠也只打到澶州,還沒到黃河,更何況當時河北兵強馬壯,足以禦敵(北宋曾經在河北地區一次買進三百萬軍糧,置辦三百萬馬料)。但是宋朝偏偏因為黃河改道北流而大為緊張(黃河由於泥沙沉積,河床抬高的原因,在歷史上多次改道),本來一個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讓宋朝大為緊張,以為黃河如果繼續向北,萬一流到了遼國境內,到時候沒有了黃河天險,宋朝就要完蛋啦。

於是宋朝為了人為的讓黃河改道東流,開始了瘋狂作死。

【第一次】

在宋仁宗年間,宋朝開始第一次作死,想引黃河改道六塔河東流。

當時歐陽修看出來這個計劃完全是在作大死,勸阻無用。

負責具體實施的河北轉運使周沆也發現如果:「全河東注,必橫潰泛濫,齊、博、德、棣、濱五州之民皆為魚鱉食矣。」

周沆提醒上面人「此五州者,素號富饒,河北一路財用所仰」,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糧倉開玩笑。

定州位置大概如上圖

但是無所畏懼的宋朝還是完成這個坑爹工程,於是1056年,宋朝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複決,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

這次六塔河決堤直接沖廢半個河北。

河北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定州路,仁宗年間兵額十萬,六塔之役放完大水,神宗重造兵籍後只有兵額兩三萬了。

【第二次】

但是如此慘痛的教訓卻制止不了宋朝繼續作死的決心。

宋仁宗一死,宋神宗繼續在王安石的慫恿下搞回河工程。

常人都知道黃河改道是因為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導致,話說水往低處流,現在想恢復黃河古道已經不可能,但是宋神宗非要試試看。

奪淮入海

大概在藍箭頭的位置

結果這次直接導致黃河奪淮入海,凡灌郡縣四十五,而濮、齊、鄆、徐尤甚,壞田逾三十萬頃。

這次曹村決堤一口氣衝掉了三十萬頃田地(3000萬畝田)不說,還直接玩壞了黃河的下游水系,黃河開始亂流。

後人感慨:黃河奪淮入海自宋始。

當年蘇軾也在徐州,差點也餵了魚鱉,之後罵主張回河的人說:「汝以有限之材,興必不可成之役;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橫費之財,猶可力補,而既死之民,不可復生。」

這次人為改道還給宋朝留下了一個地獄級難度的任務:治理黃泛區。

由於水系被破壞,黃河亂流在北方製造一個龐大的黃泛區,此地大河行流散漫,河內殊無緊流,旋生灘磧。

【第三次】

面對如此慘狀,宋神宗認慫了,表示老子再也不搞什麼回河了。

但是宋神宗不搞了不代表別人不會繼續搞。

宋神宗死後,宋朝本著「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原則又開始搞回河工程。

宋神宗的兒子宋哲宗這次幹了一件比他老爹、他爺爺都作死的事,直接讓黃河迴流故道!

當時黃河故道的河床因為非常高了,這幫宋朝君臣竟然又把這條地上河引回來,太TM有種了。

於是,在1099年,黃河又決堤了,河決內黃口,東流斷絕。

這次水災有多嚴重,超巨型的特大洪水啊。

黃河從高聳的河床上衝下來,居高臨下,連山上的禹廟都給衝掉了。

宋哲宗哀嘆:元符二年之水,三門開元所建「聖德頌」並大曆年重修「禹廟」皆在山頂,悉遭漂沒。蓋自開元、大曆以來,水未有如此之大,非堤之過也。

經過這三次折騰,河北、山東、蘇北等地基本上被沖成了白地。

如圖藍線框所示

宋哲宗死後,宋徽宗即位,曾經有十萬兵額的河北重鎮定州,現在盡數不及六七千人。

不僅定州,曾經富饒的河北都是千里蕭條無人煙,有人提出河北是宋朝邊防最重要的基地,現在河北廢了,拿什麼抵擋外敵呢?

「自永靜以北居民所存三四,自滄州以北所存一二,其他郡大率類此。千里蕭條間無人煙!去年雖豐無人耕種,所收苖稼十不一二!河北朝廷根本,密邇強敵,居民流散倉廩空虛,城郭不修甲兵不利,萬一有警何以為計 !」

幾十年後,金兵南下,如入無人之境。

如果宋朝沒有三易回河這樣的瞎折騰,河北保持宋真宗時期的狀態,估計北宋沒那麼快玩完。

第四回 慘慘慘

宋朝寧可在三易回河這樣的工程上耗費那麼大的人力物力,也不願意花錢養軍養民。

這樣的鐵血強宋滅於來自白山黑水的原始落後的女真部落,一點兒都不冤!

補充一下:北宋三易回河的背景和動機:在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植被被人為破壞以後,歷經千百年沖刷使得黃河故道堆積的大量泥沙,將原來的河道堵塞住從而成為了地上河,黃河也因此改道。

這場改道發生在宋朝初年,並造成了若干中小規模的水災。

然而,大宋朝廷看到這種現象後,產生了一個令現代人感到詫異的腦洞:

首先,黃河如果維持原本的河道,也就是流經汴梁城北。這樣的話黃河就成了汴梁的護城河,倘若契丹南下,到達汴梁前就會被黃河阻攔。

然而現在黃河改道,那麼北方沒有黃河,契丹人一旦看到宋朝出現變故就可以大膽南下,那時候我們怎麼辦?

趁我們現在有錢有人力,一定要改變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事關生死存亡的嚴肅事情。

最可怕的還在後面:黃河現在北上,我們都已經看到了;倘若它繼續北上,繼續到進入契丹境內怎麼辦?

啊呀這太可怕了,契丹人就會沿著黃河,飛流直下,大宋可就要完蛋啦!

北宋人擔心如上圖,就開始瞎搞

這就是持續了數十年的三易回河事件的指導綱領: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黃河北流!利用黃河天塹保衛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倒霉不要緊,要緊的是一輩子持續的倒霉,比如嘉慶
肚臍眼裡的泥能摳嗎 摳了又會怎樣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