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新書發布座談會在京舉行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新書發布座談會在京舉行

2018年4月23日,作為讀書日的特別活動,新世界出版社在中國外文局舉辦了《方大曾:遺落與重拾》新書發布座談會。同時,《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也是中國外文局在讀書日當天舉辦的「全民閱讀活動」中的重點展示圖書,吸引了參會嘉賓、媒體和讀者駐足觀看交流。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作者馮雪松,《范長江百年誕辰紀念集》主編、中國傑出新聞家、記者范長江之子范蘇蘇,中國記協國內部主任殷陸君,中國攝影出版社原副社長、著名攝影史學者陳申,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主編楊春,中華讀書報副總編輯紅娟,中央電視台資深編輯、製片人袁明久,央視新聞中心評論部記者、青年作家王昱,中國網新聞中心主任李東、方大曾家屬代表及新世界出版社社長李春凱、新世界出版社總編輯張海鷗等出席了座談會,並就《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一書做出了深入的解讀、分析和評價。

《方大曾:遺落與重拾》是新世界出版社此前推出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的姊妹篇,是對盧溝橋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抗戰期間最活躍的戰地記者、新聞工作者方大曾的人生經歷和抗戰事迹的進一步追尋和復現,兩本書互為表裡,一脈相承,《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展示了方大曾的生命輪廓,《方大曾:遺落與重拾》則是豐富了方大曾的人生血肉。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副總監、高級編輯馮雪鬆通過對新史料的梳理、發掘、實地尋訪和對家人的多次深入訪問,首次發現了百餘張方大曾私人照片,方大曾在特殊歷史時期鮮為人知的經歷、師友圈以及社交圈,伴隨著馮雪松尋找的步履一一顯現,呈現了一個更加有血有肉的青年戰地記者、進步青年方大曾,同時在寫作方式上更加符合新媒體時代的閱讀要求。

座談會上,作者馮雪松表示,在新作《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中,他通過追蹤尋訪方大曾的親友圈、師友圈和戰友圈,試圖將方大曾還原成一個豐滿的人物,使他的故事更加鮮活、更具有感染力。同時,他充分肯定了新世界出版社對方大曾系列選題的長線跟進和持續推廣,體現了一家出版機構的社會責任和歷史擔當。過去一年的推廣活動,讓「方大曾」這個名字為公眾所知曉,並得到各方的肯定,2017年,方大曾入選《中國名記者(第六卷)》(人民出版社)及《中國攝影大師》(攝影出版社)。

中國傑出新聞家、記者范長江之子范蘇蘇親自到現場表示對《方大曾:遺落與重拾》新書發布會的祝賀,他表示,方大曾和馮雪松代表了中國兩代記者的長江精神,值得宣傳和弘揚。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參加會議並講話,他充分肯定了方大曾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對新世界出版社所出版的《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和《方大曾:遺落與重拾》所取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給予了肯定。

新世界出版社社長李春凱在發言中提到,新世界出版社在針對《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在抗戰勝利70周年、方大曾誕辰105周年之際先後聯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新聞書店舉行了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社會反響強烈,獲得了包括新聞史學泰斗方漢奇先生在內的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作為中國外文局旗下的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有責任把方大曾、馮雪松這樣的中國故事講好,並傳播至海外。

中國記協國內部主任殷陸君表示,他很欣喜地看到出版社選擇在讀書日發布《方大曾:遺落與重拾》,能夠讓像方大曾、馮雪松這樣的中國新聞人受到各界的關注。《方大曾:遺落與重拾》中,方大曾作為一名記者所展現出的「永遠在現場」的敬業精神,是這個時代應該大力提倡和弘揚的。

中國攝影出版社原副社長、著名攝影史學者陳申認為,《方大曾:遺落與重拾》從內容結構到裝幀設計十分用心,作者和出版方的共同努力,讓公眾對方大曾的認識不斷提升,從一名優秀攝影家到優秀戰地記者,再到國際反法西斯戰士,方大曾的形象不斷立體化。

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主編楊春,中華讀書報副總編輯紅娟,中國網新聞中心主任李東,央視新聞中心評論部記者、青年作家王昱,方大曾家屬代表張建樹也從不同角度對《方大曾:遺落與重拾》做出了解讀。

在發布會現場,新世界出版社外宣編輯部主任李晨曦還宣布,《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韓文版、印地文版、英國地區英文版已經實現版權輸出,預計在2019年與海外讀者見面,以方大曾的故事為載體,能夠讓世界不同地區的讀者更加了解中國的抗戰歷史,以及抗戰時期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面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界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春色惹人醉,楊柳萬千條

TAG:新世界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