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4月新魚快訊

4月新魚快訊



【  標

簽:

市場新品

 


-------------------


文字 / 攝影:王忠敬(台灣)






1



魯迪可拉燕子

 


Pseudomugil paludicola





業者譯為「

魯迪可拉燕子(

Pseudomugil paludicola

)」的藍眼類彩虹魚是首次輸入的種類,因此去年德河海洋生技所出版的彩虹魚專書並未收錄該魚種。種小名

paludicola

的拉丁文原意為「沼澤居民(

swamp dweller

)」所以英文俗稱

Swamp Blue-eye

,中文商品名我覺得其實可以直接稱為「沼澤燕子」就可以了,不需要再音譯或另取拗口的名稱,以方便此魚在商業市場上的流通。








此次輸入的沼澤燕子體幅略高,身體呈半透明狀,體色略呈淡黃色,但是在情緒亢奮時,會在體表、各鰭鰭緣、尾鰭前三分之一處,以及胸鰭基部、背鰭及臀鰭後方基部等處,出現明顯的橫向黑色素分布。沼澤燕子分布在新幾內亞西南部以及西巴布亞等地,由

Allen

Moore

1981

年所描述,關於這種燕子的相關圖片非常少,除了彩虹魚著名網站-

Home of the Rainbowfish

Gunther Schmida

所拍攝的圖片外,幾乎找不到關於此魚的圖片,但是如果把這次輸入個體拿來與前者對照,會發現有些詭異,因為網站上的圖中個體幾乎沒甚麼體色,且體高也較低,反倒是和水族探險家

Heiko Bleher

於鳥頭半島上發現的近似種-

Pseudomugil cf. paludicola

Pama

」表現如出一轍。另一方面,從彩虹魚網站上所描述的該種許多特徵來看,卻與此次輸入個體相符,包括體色、鰭條數(沼澤燕子擁有該屬最多的

14

根臀鰭鰭條)以及背、臀鰭相對位置等。有鑒於本種的分布範圍十分廣泛,各產地不同族群之間也形成了一些外觀差異,甚至不排除當中有顯著的遺傳分化,因此目前個人仍傾向暫時將其視為沼澤燕子的一型。本種以

pH 7-8

的中度硬水來飼養即可。










2



紅鰭斑馬大企鵝


Hemiodusquadrimaculatus




半齒脂鯉屬(

Hemiodus

)這類的中型南美加拉辛,常俗稱為「大企鵝燈」。該屬雖然包含多達

20

個種類,但較常出現在觀賞魚市場的種類頂多就只有紅尾大企鵝(

Hemiodus gracilis

)和黑尾大企鵝(

H.unimaculatus

)而已,但是近年來拜蘇利南產地線的魚種大量輸入所賜,這種體側有著四條橫帶的珍稀魚種得以現身水族市場。斑馬大企鵝除了擁有獨特的橫帶條紋外,穩定狀態下的個體還會在頭頂及各魚鰭間都會出現鮮艷的亮紅色,十分具觀賞價值。雖然體長可達

15cm

,不過個性平和,且不具食草性,可以和小型燈魚、慈鯛、七彩神仙等魚類一同飼養在大型水草缸中。









3


 



電光紅腰蝦虎

 


Sicyopus discordipinnis








首次輸入水族市場的電光蝦虎類魚種,後半身的桃紅熒光色帶會讓人想起紅唇紅腰蝦虎(

Sicyopus exallisquamulus

),不過這次進口的這種來自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的盤鰭瓢眼鰕虎魚並無紅唇特徵,且身上具有兩條平行黑紋,體型也較為細小,最大僅

3-4 cm

而已。和其他同類一樣,喜歡生活在清澈、高溶氧的溪流中,以石頭上的藻類和生物薄層為食,在水族箱中可以投喂富含螺旋藻的沈底飼料,並佐以冷凍紅蟲或豐年蝦苗餵食,僅適合與個性溫和的小型魚類混養。









4



桔紅枝牙鰕虎

 


Stiphodon surrufus




這種模式產地位於菲律賓的罕見枝牙鰕虎,也曾在台灣少量發現過,全身會呈現十分美麗的橘紅色。不過不像其他常見的枝牙鰕虎雄魚擁有尖長的第一背鰭,桔紅枝牙蝦虎的背鰭顯得相對圓短許多,據說這樣的形態是為了適應更為湍急的水流所演化而成的,而背鰭尖長的種類則喜歡生活在較為平靜的水域。本種的體型相較更為迷你,常見體型僅有

2-3 cm

,體色會依據環境而有深淺不同的變化,在筆者的飼養經驗下,如果水溫較為溫暖(超過

26

℃以上),體色似乎會變得比較桔紅?但有鑒於它們生活在水流快速、溶氧充足的水域中,因此仍不建議將它們飼養在過高的水溫下。







 


5



芝麻牛奶燈

 


Moenkhausia simulata




體側擁有數條鋸齒狀縱帶的南美小型加拉辛魚種,除了秘魯的紅線牛奶燈(

Moenkhausia agnesae

)、罕見的草莓牛奶燈(

Moenkhausia sp.

)和近來熱門的愛瑪燈(

Hyphessobrycon hexastichos

)之外,前陣子又有一種牛奶燈系列的新魚種自秘魯輸入。由於身上有著

7-8

道由黑色細點連成的縱紋,而被戲稱為「芝麻」牛奶燈;其底色及魚鰭帶有粉黃色調,成熟個體背部會覆蓋著銀藍色光澤,在誇示時脂鰭會顯得特別深黑,是頗具質感的燈魚。體長可達

8 cm


 







6



野生女王短鯛

 


Apistogramma hongsloi Wild




女王短鯛在短鯛迷的心目中可說是一種標準的「人工品系」了!為了迎合人們的審美觀,經過多年來不斷的選育改良,市售的女王短鯛身上的紅色部位越來越多,才出現了所謂的女王

2

型或

3

型,也因此讓人逐漸淡忘了女王短鯛原本的模樣。野生的女王短鯛很少輸入,雖然紅色紋路相較於人工品系少了一些,不過體態卻相對飄逸優雅,吃慣重口味的玩家們不妨改吃清淡一點吧!


 









7



六線美人塔布比爾產


Melanotaenia sexlineata

Tabubil




由於體側具有六條左右的紅褐色縱紋,因此這種馬克羅奇家族(

maccullochi group

)中的小型美人被以

sexlineata

(「六條線」之意)命名。它們分布在新幾內亞島中央地帶的飛河流域(

Fly River

)中,隸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境內,距離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僅有數十公里;通常被發現在具有輕微水色的淺水小溪中,水質為弱酸至中性。六線美人比其同家族的近似種來說體幅稍高一些,體色呈檸檬黃,背部具水藍色光澤,魚鰭則為橙色;此外,雄魚的吻部會呈現紅色,宛如塗上口紅一樣,也是與其他近似種的辨別依據。





 




8



森格爾美人


Melanotaenia

sp. Sungguer




這種尚未被描述的黑帶虹銀漢魚屬(

Melanotaenia

)彩虹魚,分布在新幾內亞西巴布亞省鳥頭半島上的森格爾(

Sungguer

)地區,主要特色有:魚鰭鰭面以淺橘色為主,背鰭邊緣鑲有一條白邊,體側下半部會呈現黑色陰影,攝影體長約

6 cm

。本種連同其他一些還未描述的同屬魚種,皆已經由印度尼西亞繁殖場成功培育並進入觀賞魚市場。









文字 / 圖片:王忠敬


審校:混水摸魚


編輯:ifish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fish水族觀賞魚 的精彩文章:

埃及神仙已經沒有秘密了嗎?| 新書推薦
Aquarama「藍色星球」海洋主題節魔都2018強勢來襲!

TAG:ifish水族觀賞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