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晶元彎道超車的機遇在哪裡?

晶元彎道超車的機遇在哪裡?

作者:澳洲梁博士(原創)

美國政府禁止高端晶元出口給中芯通訊,不僅給ZTE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更給曾經高昂的民族自信心澆了一大盆冰水。氣憤者有之,恨鐵不成鋼者當然更多,可也有少數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可以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來一個彎道超車。哪么,究竟有沒有可能會彎道超車呢?本人認為在技術上是有可能的!

大家知道,晶元製作的關鍵設備之一是高端的光刻機,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是由荷蘭的ASML公司生產的,其最高精度可高達8納米(nm),而國產的光刻機最高也只能達到32納米,差了至少二代。按照所謂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晶元的運行速度是每二年翻一番。對於這種中國房地產式的摩爾定律,本人是有所保留的,因為任何井噴式增長都有可能遇到發展瓶頸。哪么,光刻機的發展瓶頸在哪裡呢?這個技術瓶頸其實很可能在於「光」本身。

根據阿貝(Abbe)極限,光學儀器的最高解析度(d)是受限於光的波長(入),其最高解析度約只有光波波長的一半,即d=~入/2。根據這個最高解析度原理,普通的光學顯微鏡,其最高解析度只能達到250納米,即可見光光波波長的一半,對於尺寸小於250納米的物體,如只有100納米的病毒和更小的蛋白蛋,光學顯微鏡則顯得無能為力。

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光學儀器的解析度,唯有將光波波長變得更短。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解析度是8納米,其所用光源必定是波長只有16納米或以下的極紫外光(EUV)。要利用波長這麼短的「光」,不僅對光源有極大的要求,對於光學鏡頭和設備的要求也極其嚴酷。可以想像,若要發展出更加高級的晶元,其光刻機的解析度就要更加強大,其普通的紫外光光源肯定無法勝任,理論上需要波長更短的「X」光了。若如此,現有的材料和設備以及生產工藝需要重新設計和改造,此時,世界上必出現一個晶元低速發展的彎車道。

中國或許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可能出現的慢速發展時機,趁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只要有信心耐心加上恆心,在強大的內部需求面前,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甚至獨步全球也未必沒有可能!

來源:澳洲梁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中的化學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活中的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