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六年前,著名紅學家、新中國紅學研究第一人周汝昌先生病逝。喪耗傳來,我哐當一驚,如同吊在房樑上的一個碌碡,猝然掉下來,砸在頭上。我怔住了。愣怔半晌,才回過神。

但是我沒法再安心看書了。我的目光暗淡而憂傷,充滿了軫念和哀悼,我一頁書也看不進去了。我合上一本書,又打開另一本書,準備繼續看下去。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然而,這種狀態沒有持續多久。我很快發現,一段文字往往要讀上幾遍才能懂,而這樣簡單的段落本不需要如此。

最後,我放下書,如一片秋霜的黃葉,蔫蔫的,飄出了空蕩蕩的中國現代文學館。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外面,灼白的陽光毒氣一樣把我打垮了。不知怎麼,周老那和藹可親、嚴於律己,講課生動博學、循循善誘,給我莫大教益和慰藉,因而讓我不禁感佩和懷念的,對學生熱情負責的藹然長者的形象,深深地重溫新沐在我的腦海,而且時不時地在我眼前的書頁上晃動,浮出音容。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說來遺憾,我雖然是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常客學生,卻並沒有完整地聆聽過周汝昌先生講《紅樓夢新證》和《千秋一寸心》的課。

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我想,我甚至或許將因此錯過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點化。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2010年,周汝昌先生原本受《百家講壇》之邀,在現代文學館給我們開了《四大名著》和《唐詩宋詞》講座的,但是疾病歘然而至,像城牆倒坍一樣灰黑沉重地壓在他身上,使得他無法邁著素常的穩重步伐,踏著我們鮮活期待、書聲琅琅的目光,輕快地走進教室,走上講台,因而只好作罷。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但是十年前,我是斷斷續續地聽過周老的講座的。——每周五,中國現代文學館,三個小時,那是周先生給全國「紅學迷」開設的《紅樓夢》「求真」「求誠」講座。

我由此開始閱讀周老這一部集大成、大百科全書式的一代鴻儒。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生於亂世,為一介家無藏書的村童。他有著與生俱來的強烈求知慾和過目不忘的聰慧。他從小就醉心文學藝術,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隻字,他都如獲至寶,絕不放過。

對得到的任何一本書,他都精讀細敲,如嘬骨髓,寫讀後感、找錯字……蠅頭小字將書眉空白處填個嚴嚴實實。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後來周汝昌先生在詩詞、書法、戲曲、翻譯等領域樹立造詣贏得名聲,並經過與胡適先生的一段關於《紅樓夢》考證的對話與佳話步入了「研紅」道路。

晚年的周汝昌先生是在怎樣一種身體狀況下完成一部接一部的鴻篇巨著?我無從得知。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但是我知道,從青年時雙耳就逐漸失聰的周汝昌,戴著助聽器,還得別人在耳邊高聲吐字,左眼因視網膜脫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則需靠兩個高倍放大鏡重疊一起方能看書寫字,寫字則是在比一般標準稿紙大一倍的「稿紙」背面任意書寫,那似紅棗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圓桌上兀兀地誕生。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沒過幾年,手稿上的字已經大過核桃,而且常常串列重疊,幾近漫漶,不好辨認。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兒倫玲認得父字,遂逐字逐句將其在電腦上敲出存儲。

後來周汝昌右目僅存的那一絲視力也不復存在,創作方式不得已而改成了口述,女兒一個人忙不過來,幼子提前退休加入進來協助姐姐專事錄音記錄。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2002年,周汝昌曾對採訪他的記者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雖然84歲了,經歷了大悲、大喜,但我很留戀人間事。像我這樣的人積累一點東西不容易,我現在寫作的精力非常旺盛,幾乎每天寫幾千字的文章,我女兒簡直打不過來。我現在靠半隻眼睛拚命干,就是因為我還有沒做完的工作,我積累了幾十年,不就是要把成果留給後人嗎?」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通過網上的各種圖片文章、視頻講座和紅學書籍,我們可以看到--------

  1. 一個衣著無法再普通的周汝昌;

  2. 一個居室難以再簡陋的周汝昌;

  3. 一個京腔略帶天津音調的周汝昌;

  4. 一個記憶翔實細膩、思維敏捷深邃的周汝昌;

  5. 一個出言鮮活生動,謙和可親、著作等身的周汝昌;

  6. 一個於斗室書齋中從容堅韌、筆耕不輟的周汝昌先生。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尤其是周老的講座,我曾經在中國文學館聽過兩次。周老的講座有時講得投入,間或連自己也忘了,常常經學生提醒後才停下,然後用藹然率性質樸的話語,滿臉歉容地說:「諸位吔,對不起,見笑了。」

有時候,我們聽得過癮,看見周老在上面滔滔不絕,旁徵博引,振聾發聵,神采奕奕,風采威威,每一個字都貴如金玉,擲地有聲。

我們陶然其中,竟也忘了做筆記,心想這哪是講課呀,周老是從嘴巴里朝外噴才華,潑學問,從他嘴角掉出的每一個句子都是一本深入淺出、餘韻悠長的百科全書。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我記得,那一陣子陽光很好,中國現代文學館裡的花草樹木,在太陽里散發著溫暖明亮的潮綠潤氣。周老雖然一頭白髮,相貌清癯,然總是著裝樸素整齊,魚魚雅雅。一件日間常穿的中式灰外套和白襯衣,一副舊式文人模樣,坐在黃色的大講桌前,面額涔亮,精神抖擻,聲情並茂,一面口若懸河語妙天下,一面不時地用沾滿墨寶書香的手,在半空做著各種畫龍點睛、恰到好處的手勢。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隨著這些手勢,讓層出不窮的妙語箴言,在燥熱,但安靜的課堂上,如同穿堂風一般四處吹拂,春暖花開。整個看去,宛若翩躚在黃色與黑色之間的一場生動繽紛的白色蝶舞。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那時,從窗玻璃透進的陽光和綠氣羼雜一處就如同碧琉璃一般,周老站著那裡,就彷彿是一副鑲嵌在琉璃框中的一幅活動畫,神采奕奕,睿善明慧,璀璨得如同玉樹銀花。

臉上熾白的才情和金黃的激情,隨著周老蔥鬱的話語和京腔的話音,散落在文學館的白牆上,猶如琉璃寶燈忽散花塢,大放焰火,一下子把整個館室都染成了奇光異彩。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全國來自各個高校推薦的一百多位學生安靜地坐在奇光異彩之中,屏聲靜氣,把耳朵舉在半空,一動不動,目光灼灼且聚精會神、一字不漏地捕捉著周老師的聲音,捕捉著從他嘴裡跳躍而出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字詞……

周汝昌——走向神壇的一代宗師

如今,許是一生的喧囂和磨難太多了,周老選擇了安靜和安逸地離開。

紅樓夢未醒,神壇余空位。

都雲宗師痴,誰解其中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