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誠法師:如何檢驗修行的功夫

學誠法師:如何檢驗修行的功夫

修行是什麼?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習氣,把我們與煩惱相應的種種習氣毛病一點一點磨掉,讓我們的心越來越能夠趣向善法。廣義的修行是指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佛法。現實生活中的境界不外乎 兩種:一種是人,一種是事。面對這兩種境界,正是實踐佛法的時候,也是檢驗自己修行程度的時候。

那我們面對境界時應該如何修呢?對人要自他相換。儒家也講:「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希望大家都尊重你,那你就尊重大家;你希望大家恭敬你,那你就恭敬大 家。我們與人相處時,有時會遇到一些困境,覺得別人不體諒、不信任自己,可能是因為對方的煩惱、問題,但反過來說,是因為自己過去沒有對他人那樣好,這就需要從自身去反省和改善。 這就是因果的道理,很簡單也很實在。

在現實生活中對事如何修呢?就是要歷事練心。當我們擔待一項任務、負責一件事情的時候,把人、事、物凝聚在一起,就會遇到種種問題,面對很多的困難:別人不配合你的時候,你能像菩 薩一樣發心,做別人不願做的事,踏踏實實付出自己的精力、體力;別人說你,就由他說,作消業想,而且自己確實做得不好,很多地方不清楚不了解;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義無反顧、一 往無前地堅持下去。

這時不僅要面對外在的境界,更要面對內心的無知、情緒的起伏和波動,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這就是檢驗自己修行功夫的時候———有沒有戒定慧,有沒有真實的發心,有的話你才能承擔下 來,否則就會被事情壓垮、被境界擊垮。這時再看佛菩薩、祖師大德的行儀,看他們面對剛強難調的眾生時那種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至大至剛、無所畏懼的氣概,以及在複雜多變、千頭萬緒 的境界中能夠不為「八風」所動、平靜如水的心境,就會比較實在地感受到他們戒定慧、菩提心的功德。

心對境的時候,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實際或隨順內涵都在其中,我們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體會和發掘。

關注我們:做正信的佛弟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雨 的精彩文章:

星雲大師:幾種最有效的念佛方法
《正修班》通知:課堂調試

TAG:法雨 |